溫暖、寬松、舒緩:Oriolus「褐鸝」平板單元耳塞音質體驗

【前言】
時隔半年,老人家又出新鳥塞,名為「褐鸝」,售價¥5680。與之前的黑黃鸝定位同檔次。
采用平板+動圈+動鐵,三種發(fā)聲單元混合構架。三單元、三分頻。在目前同價位HiFi耳塞中,這種搭配比較少見。
那么褐鸝本身音質體驗究竟如何?與黑黃鸝,以及其他鳥塞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值不值得買?接著往下看

【開箱】
1.外形
褐鸝的面板外形和以往的鳥塞差不多,都是類似“腎形”的。因為內部也使用了一個動圈單元,所以面板上也有一個透氣孔,和其他采用圈鐵結構的鳥塞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褐鸝這次的藍色配色搭配亮片面板,顏值還是挺高的。
如果你有自己的審美喜好,褐鸝也可以定制外觀、配色,加錢就行了。

腔體部分變化比較大,褐鸝的腔體應該是目前鳥塞中最大的,腔體內側有一個明顯的凸起。畢竟使用了1個10mm動圈,還有1個14mm平板單元。

褐鸝的導管部分也經過了重新設計,2大1小,不知道最大的那個導管是給哪個單元用的。

2.做工材質
褐鸝同樣采用樹脂腔體,光滑無毛刺。不知道是3D打印,還是手工制作。
腔體也不是透明的,沒有辦法看到內部做工,能否達到以前銀黃鸝、白黃鸝那么好的做工不好說。
褐鸝可換線,母座規(guī)格繼續(xù)沿用0.78mm 2Pin,并且?guī)О伎凇:锰幨怯泻芏嗌壘€可供選擇;缺點是這種母座耐久性比較一般,會越用越松,所以建議不要頻繁換線。

3.包裝配件
褐鸝的包裝設計風格、配件和白黃鸝都差不多。有保修卡、耳塞套,沒有耳機包。
標配線材插頭規(guī)格是4.4mm平衡,無需額外購買平衡線。
只能說配件比較實用吧......

【聲音】
1.總體概述
褐鸝受煲機的影響比較明顯,官方出廠前統(tǒng)一煲機200小時,頻響曲線也能看到變化,7kHz附近整體拔高了3dB。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
盡管官方煲了機,但個人感覺,實際用一段時間之后,聲音還是會有一些變化。主要的差別在三頻銜接順暢感,高頻量感、細節(jié),以及低頻的量感、寬松度上。

-整體聲音溫暖、舒緩、寬松,人聲情感充沛表現(xiàn)力非常好。適合聽歐美、華語流行、民謠、Live、House舞曲等等。
-三頻能量感都比較強,對比同價位單單元耳塞,差別會比較明顯。單單元耳塞聽起來會顯得單薄。
-整體能量分布偏低、中頻,金字塔型能量分布。高頻不暗不亮,比較自然。
-低頻量偏多,速度不快,有包圍感,不轟頭,聽流行樂氛圍感強。搭配推力大的前端低頻下潛、動態(tài)會更好。如果橫向聲場再大點,聽古典大編制、OST也都是可以的。
-人聲居中略靠前,口型不大,不貼臉。有血有肉,細節(jié)表現(xiàn)力很好,聽音質不好的音源時能明顯感覺出人聲的質感變差。
-高頻比較“正?!?。亮度足夠,沒有明顯拔高,所以聽起來沒有刺激感、躁動感。相對的聽起來也沒那么通透感。相對以前鳥塞“嘹亮”、富有色彩感的高頻,正常了許多。
-聲場大小中規(guī)中矩,立體感明顯,有點小型現(xiàn)場的感覺。
總的來說,褐鸝沒有以前鳥塞那種“嘹亮”的感覺,更加音色偏向“動圈”感,調音耐聽,音色也更“正”。雖然推力需求不高,但是對前端的有一定的要求。

2.褐鸝與黑黃鸝的區(qū)別
與黑黃鸝適合亞洲流行人聲、女毒的風格相比,褐鸝的風格更偏向歐美一些,人聲適應面更廣。沒有黑黃鸝明亮抓耳,但更耐聽。
黑黃鸝被人所詬病的問題,是那顆負責低頻的動圈單元,聽久之后聲音會明顯變得松弛,于負責中高頻的動鐵單元之間會產生音色銜接問題。
這一代褐鸝則基本基本沒有這個問題。整體的味道都比較偏向動圈的味道,動鐵音色的存在感不強。如果不告訴你,甚至都不一定能聽出來這是一個平板+動圈+動鐵混合的耳塞。

【驅動&前端搭配】
1.易驅性
褐鸝阻抗10Ω,110dB/mW靈敏度。中阻中敏,不難推。達到120dB這種極限聲壓級響度也只需10mW的功率,甚至比森海塞爾IE900這種只有一個動圈的耳塞,推力需求還低很多。
考慮到褐鸝本身標配4.4mm平衡線,還是建議搭配有平衡口的大推力播放器,這樣兩端的延伸、動態(tài)、聲場、空間感都會表現(xiàn)更好。對聲音還是有正向幫助的。

2.搭配方向
推薦搭配“大推力科學機”前端。揚長補短,發(fā)揮褐鸝調音長處。同時釋放10mm動圈單元、14mm平板單元的素質潛力。也彌補一些人可能會覺得褐鸝調音“膩”,不清爽的問題。
如果你非常喜歡這個味道,可以搭配一些暖聲、動態(tài)強的播放器,讓整套搭配更加溫暖,有情感。
如果你不喜歡這個味道,建議你直接換別的牌子的耳塞,比換什么前端都管用,強扭的瓜不甜。
3.推薦搭配前端
(1)小尾巴:
iBasso DC06——補短,“科學機”型的小尾巴,推力大。增強細節(jié)、動態(tài)表現(xiàn)。
乂度Link2Bal——揚長+補短,Link2Bal本身就是“科學機”型的小尾巴,推力、動態(tài)范圍大,能釋放褐鸝的素質潛力,中和調音“膩”的感覺。同時開啟增益后,可以讓褐鸝的瞬態(tài)更好,減弱速度慢帶來的“黃昏感”。
凱音RU6——揚長,聲音更舒緩有情感,同時增加細節(jié),自然流暢,聲場縱深立體感強。
(2)便攜解碼耳放:
Jaben Oriolus 1795——揚長,1795的人聲明亮突出,搭配褐鸝聽流行人聲樂感非常好。
(3)播放器:
Oriolus DPS-L2——揚長+補短,彌補動態(tài),同時暖聲可以提升聲底厚度,提升雜食度、樂感
Lotoo 鈦墨菊——補短,墨菊的控制力比較強,能讓褐鸝整體的聲音更加收斂耐聽
樂彼P6Pro——揚長,發(fā)揮味道、細膩的優(yōu)勢,素質比Sony WM1Z更高,更適合古典
【總結】
褐鸝定位中端。¥5680的售價,可能讓很多人都有點出乎意料。畢竟之前推出的旗艦朱鸝售價高達四萬多,讓很多人拉高了對褐鸝的售價預期。
這次褐鸝的“平板+動鐵+動圈”混合構架,在加上這個價格,調音完成度,不能說是誠意滿滿,至少也是有些“性價比”的。同時標配的銅鍍銀線材,對聲音的完成度貢獻很大,后期不去升級也完全可以。
按照個人觀點,褐鸝這次不再是“品牌信仰”型的產品,即使不沖著Oriolus這個牌子。單純只是找個比較適合聽流行樂,追求溫暖、愜意、氛圍感十足的人,也完全是可以選擇的。
當然買之前還是建議試聽,主要是試試佩戴,褐鸝的腔體確實比較大......
推薦人群
1.主要聽流行人聲,風格偏歐美,追求溫暖、舒緩、寬松
2.已經嘗試過一些知名品牌的中端動圈耳塞,喜歡那種風格,但又對素質有更高要求的
3.Oriolus鳥塞系列粉絲,想嘗試不同風格鳥塞的
不推薦人群
1.喜歡通透、干凈、明亮、快速,現(xiàn)代風格HiFi耳塞的
2.喜歡大動態(tài),磅礴氣勢,主要聽器樂的人
3.耳朵比較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