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安全科普|洪澇地震如何預防?
近期洪澇、地震災害頻發(fā),江西、福建等多地發(fā)生洪澇災害,江西強降雨已導致49.7萬人受災,直接經(jīng)濟損失5.2億元;福建龍巖更是遭遇60年以來最大降水。同時強降雨還會導致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發(fā)生。

洪澇或地震發(fā)生時,其傷害程度之大,所達威力有摧毀一座城市的力量,而往往人們在這種環(huán)境下的反應能力僅幾秒鐘,若沒有把握好這個時間,帶來的傷害便是無法逆轉的。

面臨洪水災害時,人們該如何自救?當?shù)卣鸢l(fā)生時,又該如何快速應對?由于人們對自然災害的認知太少,不了解自然災害在瞬間爆發(fā)的危害。當洪水或地震發(fā)生的那一刻,沒有完整的自救認知,就算是僅存的一點認知,也會被處于災害中的恐慌情緒所淹沒。每年發(fā)生的特大自然災害中,死亡人數(shù)都高居不下。

自然災害不是人為造成的,無法像安全駕駛那樣控制速度,守護規(guī)則就能保障一定的安全,自然災害沒有規(guī)則遵循,它需要人們居安思危,將災害應對方案牢記于心。如何讓人們深度了解自然災害的危害并學習應對方案呢?
中天科普在自然災害科普領域已深耕多年,通過VR虛擬技術,結合實訓設備,從而讓人們實現(xiàn)在虛擬環(huán)境中,身臨其境體驗自然災害發(fā)生場景,以及科普知識與應對方案。
雷雨天氣知識科普
在雷雨天氣,十分容易引發(fā)雷電,潛在傷害很大,所以人們一定要對天氣標識有一定認知,了解在雷雨天氣,什么地勢會引發(fā)什么危險。天氣標識認知知識初步學習,還要切身感受雷電帶來的危害,并學習應對方案,在面臨這種情況時,才會有生還的機會。

中天科普推出的天氣標識識別認知系統(tǒng)與預防雷擊互動認知系統(tǒng)可讓體驗者快速了解雷雨天氣危害,不僅可以將枯燥的標識學習變得趣味十足,還可增強認知過程的互動性,知識更容易被吸收消化。并且人們還可以通過VR虛擬場景感受不同的雷電天氣,體驗者可以通過虛擬場景去判斷雷雨天氣的躲避位置,虛擬設備會根據(jù)體驗者選擇的位置判斷是否正確。在這種寓教于樂的虛擬場景中,人們可以深度學習雷雨天氣躲避知識與求生技能。

地震災害知識科普
地震發(fā)生時,人們該如何應對?針對這種情況,中天科普推出多款地震科普體驗設備,如地震科普動感體驗平臺,通過音效與震動模擬地震場景,語音會播報相應的急救措施并配合教學內容,學習地震發(fā)生時,讓人們如何快速判斷安全區(qū)域的方法及正確安全避險的其他注意事項。
9DVR地震科普動感影院不僅融入震動、墜落、吹風、噴水、撓癢等特技,還根據(jù)影片的情景精心設計出煙霧、雨、光電、氣泡等效果,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體驗,讓人們更深度的認知地震以及相關知識。

自然災害是人們對災害認知的薄弱區(qū)域,可通過以上設備提高認知,并學習相應的逃生技能與知識。中天科普推出的自然災害體驗設備與解決方案遠不止于此,更多詳情,等你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