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文章小修,被接受的概率有多大?
一般來說,如果文章是小修狀態(tài)的話,問題應(yīng)該不大了。只要按照審稿老師所提意見進行修改就可以,后期文章會順利上線。
面對審稿老師所提出來的審稿意見可能需要注意的:
1.無論是小修還是大修,都要認真對待審稿人的審稿意見。
對審稿人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進行精讀,徹底理解。對不懂的問題要尋求老師、朋友以及論壇戰(zhàn)友、甚至專業(yè)論文編輯公司的幫助,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合理地回復審稿意見并寫好回復信。
2.審稿意見的全面回復
作者回復審稿意見時,避免遺漏或回避某些審稿意見,建議作者全面回復審稿意見,即使有不同意或不接受修改,也要說明原因,在每一點意見后面提供清楚詳細的回復,一定要確認編輯和審稿人所有提出的點都回復了。
3.將審稿意見與回復內(nèi)容區(qū)別開來
按評審意見編號、問題順序一一回復。將論文中的修改處標示出來或是指出論文修改前后的個別行數(shù),可以將審稿意見加粗,與回復內(nèi)容做區(qū)別。
4.新資料的添加
若添加任何新的數(shù)據(jù)或圖片,要提及它們在論文的什么位置:如果在修改過程中加入了新的數(shù)據(jù)、表格、圖片等資料,記得指出它們的所在位置,必要的話,夾帶補充資料給審稿人和編輯,如此他們可以直接對照,不用一個一個搜尋。
最后提醒,千萬別被審稿人幾十條的修改意見嚇怕,意見越多,說明審稿人看的越細致、越用心,只要認真去改,希望就很大。反倒是寥寥幾句,不冷不熱或大批一通,才讓人更為無從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