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潛質(zhì)車手周冠宇:12歲 ,家有冠軍初長成

新浪體育訊 在山東濰坊有一個冠宇汽車公園,在冠宇汽車公園內(nèi),有一條卡丁賽道,被幾間4S店眾星捧月般圍著。賽道于2008年建成使用,這恐怕是中國建設速度最快的賽道,原址是汽車公園內(nèi)的綠化帶。
關于這條賽道的由來,還要從一個叫周冠宇的小朋友說起。2008年,9歲的上海曲陽卡丁車俱樂部的小會員周冠宇開始參加全國卡丁車錦標賽(CKC)的8-12歲組別的比賽,即NCJ-A組。而他的父親,冠宇汽車公園的建立者,為了給他提供一個專屬練車道,鏟平了綠化帶,造了一條卡丁車道。賽道建成的第一場比賽,是在2008年4月,濰坊風箏節(jié)期間。
周冠宇是一個11歲的熱愛賽車的小孩,他的偶像是阿隆索,只因為“他快”。周冠宇獲得2009全國卡丁車錦標賽NCJ-A組年度冠軍,2010年全國卡丁車錦標賽NCJ-B組年度冠軍,首屆中國賽車金香檳獎--新人獎得主。
從2008年算起,他已經(jīng)參加了三年全國卡丁車錦標賽了,隨著比賽經(jīng)驗的增長,他的腳步也開始踏出國門。2010年,他在英國度過了一個充實的暑假,跟著英國車隊訓練并參加了幾場當?shù)刭愂?。此外,還去日本跑了比賽。
? ? ? ?他說,英國的經(jīng)歷,令他難忘。因為,他第一次感受到“很累很累”,他第一次和三十個人一起比賽,而且,有一次在搬卡丁車時,他還扭了腰,不得不忍痛跑比賽……不過,這不是他第一次展露“忍者”精神——
時間過得總是匆匆,他參加第一場月賽的情形仍然歷歷在目。第一次月賽時,他就撞傷了胳膊,但他一直堅持比賽,直到倒數(shù)第二圈鏈條掉了才退賽。從賽場上下來,他跟媽媽說,“媽媽,就是我的鏈條不斷,我也開不動了,太痛了……”賽服上看不出傷口,可是手臂上傷口滲出的血早已和賽服連在一起,看得人心酸,到了醫(yī)院,需要把賽服和傷口分離,那種痛,可想而知。縫針時,沒打麻藥,但他一聲不吭,只是有淚珠從眼角靜靜的滑落……他從一開始就是勇敢的,賽車,則給了他展露勇敢的機會。至今,在他的手臂上,仍有明顯的疤痕,所以,夏天他不穿無袖T恤,因為不想別人看見這處痕跡,正如,他不想談論太多他內(nèi)心深處那些豐富的想法一樣。
比賽間隙,他總是沉默,情感不外露,和小對手們的交流也比較少。他說,因為“他們比較幼稚”,的確,他看上去成熟內(nèi)斂,不過,他仍然是個孩子,仍然會在每個周末離家返校前,和媽媽靜靜的躺一會兒,感受家人的支持。為了培養(yǎng)他的獨立生活能力,父母把他送進了一所寄宿初中,每一天,他會打電話回家,不為別的,只想要聽聽家人的聲音……也許,正像他父親說的那樣,小孩子長大是很快的,也許不用太久,他就不愿意跟父母勾肩搭背,更愿意按自己的節(jié)奏生活。
一個只有十余歲的孩子,內(nèi)心對賽車卻已經(jīng)有了堅定的信念,在被問到愿意為賽車付出什么代價時,他說,“全部?!币苍S他還不明白“全部”的外延有多大,他只是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他對賽車的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