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與孫皓的對比
其實,這個時候曹魏天下的氣數(shù)也快要完了。促使西蜀投降的是在曹魏的權(quán)臣司馬昭手里的事。劉禪(阿斗)投降以后,還曾經(jīng)發(fā)生過歷史上最有名的趣事,看來比起西漢高祖劉邦當(dāng)年的豁達大度還要豁達。我想大家都知道,不過,再講一次輕松一下也好。 劉禪投降以后,“舉家遷洛陽,大臣無從行者,惟秘書令郤正及殿中督張通,舍妻子,單身從行?!彼谖簢环鉃榘矘饭?,有一天,曹魏宮廷公宴,演四川戲,人看了都很傷感,但是阿斗卻嬉笑自若。司馬昭看了,就對賈充說:“人之無情,乃至于是。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況姜維耶!” 有一天,司馬昭又問阿斗說:“頗思蜀否?”阿斗說:“此間樂,不思蜀?!编S正知道了,便對阿斗說:“若王(指司馬昭)復(fù)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zāi)梗h在岷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果然,有一天,司馬昭又問他想西蜀嗎?阿斗便照郤正所教的演答一番。司馬昭聽了說:你今天怎么和郤正講得一樣的話?阿斗聽了,就很驚奇地說:“誠如尊命?!边@等于說,你都說對了,正是郤正教我要這樣講才對啊!惹得左右人等都哈哈大笑不止了。 讀了漢魏之間的歷史,看來古人所說“天道好還”的話,確是一點不差。有關(guān)劉漢末代降王,如劉協(xié)、劉禪的結(jié)局,就好像劉邦初到灞上不殺子嬰一樣,總算自然很公平地還他一個仁厚的結(jié)案。 講到這里,順便一提三國時代的結(jié)束。東吳孫權(quán)的后人孫皓,被晉室司馬炎所敗。孫皓也和劉禪一樣,投降晉朝,被封為“歸命侯”,兩年后自然死亡,司馬氏并沒有使他受辱受罪。這正如孫秀所說:“昔討逆弱冠(東吳孫權(quán)的父親孫堅,還只是二十多歲的少年時,漢末與曹操等舉兵共討黃巾),以一校尉創(chuàng)業(yè)。今后主舉江南而棄之,悠悠蒼天,此何人哉!”但當(dāng)晉主司馬炎接見孫皓時,便對他說:“朕設(shè)此座以待卿久矣!”孫皓便說:“臣于南方,亦設(shè)此座以待陛下?!边@個對話,完全不同于劉禪的假糊涂真圓滑。孫皓表現(xiàn)得也真有骨氣。晉室的權(quán)臣賈充又問他:“聞君在南方,鑿人目,剝?nèi)嗣?,此等何刑也?”孫皓就說:“人臣有弒其君,及奸回不忠者,則加此刑耳!”賈充反而被他弄得很慚愧,沒有面子。因為他是幫司馬炎謀殺曹魏后主曹髦的主犯,所以孫皓對他很不客氣。孫皓這種性格,充分代表東吳孫氏后裔“南方之強也,強哉矯”的表現(xiàn)。但孫氏幾代,數(shù)十年來雄踞東吳,除了割據(jù)封疆,擁兵自重,北拒曹魏,西抗蜀漢外,也并無太多的大過,有此結(jié)局也算是很好了。 從秦漢以后,把天下國家完全看做家天下的財貨,所謂政權(quán),只是為家天下財貨經(jīng)營管理機構(gòu)而已。這種現(xiàn)象,到了魏晉一百年間,更為顯著。因此,當(dāng)曹操培養(yǎng)的兒子曹丕(文帝)篡漢踐位以后,短短做了七年的皇帝便死了。由他的兒子曹叡(明帝)繼位,做了十三年的皇帝也就死了。但在這二十年的曹魏政權(quán)中心,早已隱伏著另一個專以陰謀起家的家族——司馬懿父子、兄弟、叔侄的集團,又要取曹魏的政權(quán)而代之,變成司馬氏的家天下了。所以當(dāng)曹叡死后,便由他的養(yǎng)子曹芳繼位,勉勉強強維持了十四年的“五馬同槽”的曹氏王朝局面,弄得曹芳忍無可忍,謀劃除去司馬氏。因此,司馬昭干脆地廢了他,另立了曹丕的孫子曹髦,也只做了六年的傀儡皇帝,他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甭暑I(lǐng)左右進攻,被司馬昭的手下殺死。再另立曹操的孫子曹奐,做了六年有名無實的皇帝,就被司馬炎徹底廢黜,封為陳留王了事。從此便變成晉武帝司馬炎的晉朝天下了。算來曹氏祖孫三代,先后只占有權(quán)位四十六年,所謂“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是絲毫不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