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新授課方法
一、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闭Z文是人與人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為廣泛,我們可以將語文教學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以培養(yǎng)和刺激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辭優(yōu)美的文章,讀著那些文章,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
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放映西沙群島美麗的圖片,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各式各樣的珊瑚、海參、大龍蝦、成群結隊的魚、有趣的海龜、棲息在茂密樹林中的各式各樣的鳥。再配以悠揚的古錚音樂,讓學生在視覺、聽覺上都有美的感受,把學生帶進一個如詩如畫的情境。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語文感興趣,使之想學、愛學,進而好學,最終達到學好語文的目的。
二、,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
素質教育是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全體學生能力的教育,作為語文老師,在授課時應面向全體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語文課堂教學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這要求老師在課堂上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和諧的氛圍,采用靈活多變的形式,使學生在愉悅中完成知識的學習。其具體施行辦法如下:
1、形式靈活,發(fā)動全體學生參與活動。要讓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就要認真設計和安排活動形式,安排好學生活動的內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設疑點,激發(fā)學生靈感,促使人人思考,個個踴躍發(fā)言。針對學生年齡特點,為了促使學生人人有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老師也可采取小集體活動的方式,安排同桌及前后桌討論,選一個代表發(fā)言。
2、依據教材、設置各種活動。課堂上,老師可根據教材的具體情況安排各種活動。如講授一些小說題材的文章時,一些精彩部分可改編成課本劇片斷讓學生表演。讓學生改編、演好由課文內容改編而成的戲,既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寫作、表演、交際能力。在安排活動時應考慮教材難易和學生的理解程度,以保證活動質量。活動要定位于全體學生都敢于、樂于參與的形式上,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各個活動層面上各盡其能、各得其所。
三、要讓學生學會質疑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耙伞痹从谒?,它是學習的開端、思維的引線、進步的向導。
我們在教學中,應逐步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使學生的發(fā)問能體現(xiàn)學習語文的“個性”特點。在教學中,努力培養(yǎng)學生凡事問個為什么的習慣,使他們明白多疑多問是好學深思的一種良好學習品質。凡是學生能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鼓勵他們大膽發(fā)問;凡是學生有可能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引導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學生有了疑問,凡是通過努力能自己解答的,要啟發(fā)學生自己去解決。由于學生理解力、知識面不同,他們質疑的層次也存在差異。質疑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個性化,我們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作恰當?shù)墓膭?、肯定,保護他們樂于發(fā)問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提出的問題初步具有深刻性和理解性。
四、要講究提問的方法和技巧
上好語文課,要注意合理運用提問。漢語是一門充滿趣味的語言,不同的句子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語調、語氣不同,表達的效果也不一樣。提問的方式直接影響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學習的興趣。一定要結合課文內容給學生設置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認真讀課文,認真思考,踴躍發(fā)言。其實,課堂提問很有講究。抽誰回答呢?抽學習成績最好的和最差的,都沒有意義。
抽中等程度的學生,他們所了解的信息比較豐富,回答有差異,能顯出課堂的真實性。在教學中,什么時候需要提問題,提什么問題,怎樣提問題,教師都要在把握教學目標、學生素質的基礎上,科學巧妙地設計,以起到檢查學習效果、鞏固已有知識、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知識遷移等作用。有時還要對課堂情況適時進行調整。教師在提問時要注意到全體學生的情況,根據課堂教學實際和問題的難易程度,給每位學生發(fā)言的機會,讓他們都能充分展示自我,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精神。精彩的提問,使課堂教學魅力四射,能吸引每一位學生聚精會神地聽課、思考,快快樂樂地掌握知識、增長才干。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課堂依托互聯(lián)網和信息技術,基于101智慧課堂,以智慧教學為核心,為學校提供信息化教學整體應用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