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火掩蓋太多秘密,落難皇帝不知所蹤,迷案真相如何?(三)
第一種說法是出家為僧,被人剃度,化妝成和尚,從鬼門逃走。在明朝萬歷年間,就一本書叫智深路,寫了一段非常傳奇的建文帝逃跑的過程。清朝時候的呂安世,包括晚清的蔡東藩,就開始把這件事情寫的更是有鼻子有眼了,尤其是蔡東藩寫那本中國歷史演義當中。寫的更是神乎其神,當時的少監(jiān)王悅呢就告訴他,當年太祖給你留下一個鐵箱子,說你有難的時候,就可以打開它,我一直把它藏在奉獻殿內(nèi)。
現(xiàn)在我看能用得上了。周圍幾個近臣,立刻把箱子翻出來,直接上面已經(jīng)寫好了建文帝的名字,而且把跟他出逃的兩個人的名字都寫好了,一共是三張文牒。也就是僧人的身份證,還有三件僧衣,一把剃刀,十兩白金。更重要的是還有一封信信中寫的非常明確,說建文帝從鬼門出。其他人呢從水關(guān)御溝走,這就是皇宮當中的下水道。
建文帝為首的三個人剃了光頭,帶了九個人來到了鬼門。這個鬼門在哪?鬼門呢在太平門內(nèi)是一個非常小的門,這個門呢僅容一人進出,連接著外面的水道。現(xiàn)在您到南京還有水門西水門東。所以那個時候從水道逃走,大家也普遍是認為比較現(xiàn)實的事情。出了鬼門之后,就在水道上停了一艘船,有個僧人就在那里等候??吹竭@一行人之后。僧人就主動上來打招呼,扣手說萬歲。
結(jié)果朱允炆就奇怪,說你怎么知道我出來?結(jié)果這僧人講了,我叫王生,是沈樂觀的主持。昨天晚上太祖皇帝給我托夢了,說他本是出家之人,讓我在這里等候接你出家為僧。從此建文帝就繼承祖業(yè),遁入了空門。但您聽這段故事,不論描寫的多精彩,他跟歷史事實一定相去甚遠。朱元璋怎么可能給子孫后代準備到這種程度?
而且明末清初的錢謙益還專門考據(jù)過。非常明確的講,這件事百分百是假的,因為從鬼門也就是下水道逃走是絕對不可能的。我就是禮部尚書,我專門考察過下水道。不可能從下水道逃走,但是不從下水道逃走,別的地方就沒有生路了?當然有當時的史書上有非常清楚的記載。陸地的大軍剛剛進入南京城,還沒有接管所有的警衛(wèi)在寧辰路當中記載的人當中就有四十多人翻墻逃走,抓到的只有二十幾個。逃跑的這些人,據(jù)傳是跟著建文帝一起消失了,順著城墻被人救走。
這種可能性不但存在,而且可能性很大。那我們就要多問一句,在這起案件當中說,建文帝化妝成和尚逃走這件事是怎么來的?最主要的記載來自于明史姚廣孝傳。說朱棣當時進入南京城的時候,就有人私下里來跟他告狀,說建文帝化妝成僧人逃走了,普洽就是知情者之一,或言匿溥洽所。
普洽這個人是建文帝的主路僧,他有點類似于姚廣孝跟朱棣之間的關(guān)系,他不僅知情,而且很有可能是藏在他的家中被偷偷送走的。朱棣馬上就把普洽關(guān)了起來,但是普洽什么也沒有說,也沒有明確的證據(jù),朱棣就一直給他關(guān)押,關(guān)押了十幾年,為什么沒有殺死?主要是姚廣孝跟普洽關(guān)系非常好,他幾次建言說,能不能不莎普洽,而且朱棣也希望這個人關(guān)著某一天突然間開竅了,來告訴他建文帝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