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分冊和洋紫荊的歌詞解釋
????今天聽了首歌,特別抽象,隱約感覺到作者有在表達(dá)什么,但寫的太抽象了,我只能從曲子里聽出一些情緒x? ?我感到,作為聽眾,聽不懂歌詞實在是有點遺憾。
????乘興而來,我來解釋一下我的部分歌詞。有些地方,我不說的話各位估計永遠(yuǎn)也看不懂,因為大家不了解我。
????我寫歌詞很有趣,一般人寫古風(fēng)曲子,歌詞一般是用各種典故,詠物、詠人、編故事。我寫歌詞,永遠(yuǎn)是離不開我本人,笑。

《消失的第二分冊》
????先解釋一下這個第二分冊,它是高中歷史第二分冊。上海市的高中歷史課本和我們用的不一樣,我是福建人,我們用的是必修一/二之類的稱呼,他們叫第x分冊。我買了一套上海市的高中歷史課本,一共七本,其中第二分冊當(dāng)時網(wǎng)上買不到了,所以我其實根本沒看過這本第二分冊。最初計劃的歌名是叫“缺失的第二分冊”,后來才改成“消失的”。
? ? 這就是我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笑。一般人是絕對不會在畢業(yè)后去看高中歷史課本的,因為考試不考、求職也用不上,不是嗎?
????但我就真的會為了上下求索而去讀書、做一些旁人覺得毫無意義的奇怪的事,并且念著“烏龜有烏龜?shù)浇K點的方法”。
? ? 古風(fēng)/國風(fēng)歌的題材有千萬種,詠唱歷史的也不在少數(shù)。但是唱高中課本的人,估計是沒有,笑。
????實際上,這兩年多來,我讀了很多的歷史書。我經(jīng)常感受到這首詞里很多句子寫的很漂亮,比如“這世上,無數(shù)賢良在前;興亡間,各書功過幾卷”。只要讀歷史書,就會感受到這種畫面的美,有許多人會在書里輪番登場,留下幾段功過,然后悄然退場。
????第二分冊這本書,我其實并沒有真的看過。我是根據(jù)一三冊的內(nèi)容推測,第二分冊是中國古代到宋朝建國之前,一共二十朝。所以是“轉(zhuǎn)眼間,翻過二十朝詩篇”。
????第二分冊這首歌承載了我的世界觀,也承載了我對世界的承諾。
????我會用一生去踐行。

《洋紫荊》
????洋紫荊是我家前街邊的花。
????寫詞的時間是22年的9月,那段時間,我每天清晨都會去沙溪河邊晨跑、走路。于是有“踱步于九月長街,望沙溪水光粼粼”。
????有一天,我突然看見一棵樹,昨天還在這兒好好的,今天就被徹底砍了。“曾立于此地的老樹,如今化作樹樁 可有恨?”
????“懸索橋摘一片月,鳳凰山取三寸土”,這里又是個故事。我去年在讀高中地理課本(又來了,笑),然后課本上有一些實踐練習(xí)。其中有一個是月相觀測,我連續(xù)兩周每天晚上都跑到懸索橋上,對著月亮測什么高度角、偏轉(zhuǎn)角。還有一個是土壤采集,我只身提著小鏟子,跑到鳳凰山上去挖土,還挖到了電線。這兩個實踐就成了被我摘進(jìn)歌里的風(fēng)月。
????我從去年開始,對這個世界就充滿了深深的悲觀,于是詞也寫的非常痛苦。但還是要向前爬,因為我是愚公、是烏龜。我經(jīng)常鼓勵自己,“中國人要有中國人的胸懷,不為失敗找原因,只為成功找方法”。上個世紀(jì)的中國是那樣絕望,前人不也頂著傷痛站起來了么。
????就像鼓起勇氣對心愛的女生表白的男生一樣,我也鼓起了勇氣對這世界表白,“不負(fù)歷史,不負(fù)時代,不負(fù)人民”。
????這句話寫進(jìn)了這首歌里,我也會想辦法把它寫進(jìn)我的人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