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號坑-KR】阿爾巴尼亞近代歷史人物簡述

阿爾巴尼亞先鋒黨(Partia Vanguardiste e Shqip?ris?)
哈利姆·希洛(Halim Xhelo,1894~1937):
社會主義者,曾參加1924年六月革命,后流亡法蘭西公社,擔任威廉·皮克的助理。1937年病逝。
澤夫·馬拉(Zef Mala,1915~1979):
斯庫臺社會主義小組的創(chuàng)始人,王國復辟后從事反奧活動而被判刑。1945年因意外導致失明,后長期在國家圖書館工作。
圖克·雅克瓦(Tuk Jakova,1914~1959):
阿爾巴尼亞人民軍陸軍少將,在游擊隊擔任第一突擊旅旅長。阿爾巴尼亞解放后擔任副總理,1955年被指控為叛徒并開除黨籍軍籍,數(shù)年后逝世。
瓦西爾·尚托(Vasil Shanto,1913~1944):
阿爾巴尼亞先鋒黨早期領導人之一,1944年在和奧軍的戰(zhàn)斗中犧牲,追授人民英雄稱號。
希斯尼·卡博(Hysni Kapo,1915~1979):
阿爾巴尼亞先鋒黨領導人,在游擊隊擔任過團政委,解放后擔任過外交部長和農(nóng)業(yè)部長,官至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后在巴黎療養(yǎng)期間去世。
國家革命委員會(Komiteti Nacional Revolucionar,KONARE)
奧梅爾·尼沙尼(Omer Nishani,1887~1954):
社會主義者,曾參加六月革命,后流亡海外并參加KONARE,1939年后參與主持民族解放委員會,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建國后一度擔任人民議會主席團主席。
里扎·達尼(Riza Dani,1884~1959):
社會主義者,1924年參加六月革命,1939年從流亡中回國參加民族解放運動。1947年因反對霍查而被開除黨籍,1997年平反。
康斯坦丁·波斯尼亞庫(Kostandin Boshnjaku,1888~1953):
阿爾巴尼亞最早的社會主義者,參加過俄國十月革命和第二次巴黎公社起義,回國后又參加六月革命。他雖然支持土改但反對全面國有化。阿爾巴尼亞解放后他在都拉斯從事翻譯工作。
里扎·切羅瓦(Riza Cerova,1896~1945):
阿爾巴尼亞革命家,1924年六月革命和1935年起義的領導人之一,同時也是KONARE的早期負責人。1945年8月被反先鋒黨的游擊隊殺害。
科爾察小組(Grupi Kor??)
拉扎爾·豐多(Llazar Fundo,1899~1944):
社會主義者,1928年建立了科爾察社會主義小組。在法蘭西公社期間反對雅各賓統(tǒng)治而逃回阿爾巴尼亞建立游擊隊。1944年9月被扣上安那其帽子處決。
科科·塔什科(Koco Tashko,1899~1984):
美國阿爾巴尼亞移民社會主義運動的領導人,1943年回國參加民族解放戰(zhàn)爭。1947年開始從事外交工作,后在政治運動中失勢,六十年代以后退出政治舞臺。
穆罕默德·謝胡(Mehmet Shehu,1913~1981):
阿爾巴尼亞人民軍陸軍上將,恩維爾·霍查最得力的助手,長期擔任總理(部長會議主席)。他在凱爾門迪去世后維持了國家政權的平衡。
塞伊弗拉·馬利紹瓦(Sejfulla Maleshova,1900~1971):
阿爾巴尼亞溫和派社會主義者,著名詩人。曾經(jīng)擔任范·諾利的秘書。1930年前往法蘭西公社,不久后返回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解放后擔任文化部長和作協(xié)主席,以文化寬容聞名,接納不同政治意見的藝術家。
納科·斯皮魯(Nako Spiru,1918~1987):
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者和游擊隊員,解放后擔任經(jīng)濟部長。他在經(jīng)濟問題上堅持獨立自主,不過度依賴任何國家。
聯(lián)盟黨(Partia e Bashkimi)&阿爾巴尼亞社會民主黨(Partia Socialdemokrate e Shqip?ris?,PSD)
蘇萊曼·德爾維納(Sulejman_Delvina,1884~1942):
六月革命領導者之一,社會民主主義者,范·諾利政權的得力干將。在沃爾拉齊統(tǒng)治和斯坎德培二世復辟統(tǒng)治下堅持不與政府合作,因貧病交加去世。
阿里·謝夫克特·什庫皮(Ali Shefqet Shkupi,1883~1953):
阿爾巴尼亞愛國主義者,陸軍中校。曾參加六月革命,革命失敗后多次組織起義武裝對抗沃爾拉齊和索古,王國復辟后又多次組織反奧運動。被阿爾巴尼亞先鋒黨看作民族英雄典范。
路易吉·古拉庫奇(Luigj Gurakuqi,1879~1945):
阿爾巴尼亞社會民主主義者,長期反對地主統(tǒng)治和沃爾拉齊-索古政權,在阿爾巴尼亞被占領期間于海外進行聲援活動。他在經(jīng)由意大利回國的途中被刺客殺害。被追授人民英雄稱號。
巴伊拉姆·楚里(Bajram Curri,1862~1945):
科索沃國防委員會領導人,一直強烈反對沃爾拉齊-索古政權,長期在科索沃進行武裝斗爭,從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者轉(zhuǎn)向社會主義革命,去世后被追授人民英雄稱號。
約西夫·帕什科(Josif Pashko,1918~1963):
農(nóng)民出身的小學教師,阿爾巴尼亞被奧地利占領后投身抵抗運動,加入阿爾巴尼亞先鋒黨,長期從事游擊隊政治工作。1950年開始多次擔任建筑部長,1963年英年早逝。
人民黨(Partia Popullore)
喬治·菲斯塔(Gjergj Fishta,1871~1940):
方濟會修士,阿爾巴尼亞著名詩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短暫擔任議會副議長,后長期出任各類外交使節(jié)。
杰馬爾·布沙蒂(Xhemal Bushati,1880~1941):
阿爾巴尼亞政治家,雖然是六月革命的支持者但反對世俗化和其他改革。革命失敗后長期受到索古監(jiān)視,并且拒絕了范·諾利和魯斯特米的拉攏。
凱末爾·卡拉奧斯曼尼(Qemal Karaosmani,1875~1949):
阿爾巴尼亞獨立宣言簽署人之一,在共和國和王國都擔任過許多職務。阿爾巴尼亞解放后他沒有遭到迫害,但他死后數(shù)年他的家庭被劃為地主,地產(chǎn)被沒收。
托馬·奧羅洛格(Thoma Orollogaj,1888~1947):
阿爾巴尼亞政治家和法律專家,從事民法典編輯工作并擔任司法部長。阿爾巴尼亞王國復辟后他起初拒絕合作,卻在1943年加入國民陣線并擔任偽政府領導職務。1947年被阿爾巴尼亞先鋒黨處決。
新民主黨(Partia Demokrate e Re)
切諾·克雷祖(Ceno Kryeziu,1895~1937):
索古的支持者,曾擔任內(nèi)政部長和駐奧地利大使,和索古的姐姐結婚。1937年他被政治反對派刺殺。
??死啄贰じチ_拉(Eqrem Vlora,1885~1964):
阿爾巴尼亞親奧政客,1942年主政科索沃并采取激進的反斯拉夫政策,引起當?shù)厝罕姺纯埂?944年底流亡奧地利。
菲里特·沃科波拉(Ferit Vokopola,1887~1969):
阿爾巴尼亞獨立運動家,盧什尼亞大會召集人之一,民法典的奠基人,三十年代后期完全放棄政治而投身穆斯林社區(qū)建設工作。解放后因其歷史學術水平而被歷史研究所聘用專門翻譯奧斯曼歷史文獻,先鋒黨為他特別提供津貼。1969年在都拉斯去世。
阿卜杜勒拉赫曼·迪布拉(Abdurraman Dibra,1885~1961):
阿爾巴尼亞政治家,曾擔任財政部長、教育部長、內(nèi)政部長。阿爾巴尼亞王國復辟后拒絕擔任偽政府部長而被逮捕,1943年才被釋放。由于他并未和侵略者合作,先鋒黨沒有打擾他的生活。
巴赫里·奧馬里(Bahri Omari,1888~1945):
阿爾巴尼亞政治家,1924年建立民主黨。范·諾利政府被推翻后他離開阿爾巴尼亞,1942年回國并加入國民陣線,1943年11月起擔任阿爾巴尼亞王國外交大臣。1945年4月13日被先鋒黨處決。
穆斯塔法·梅爾利卡(Mustafa Merlika,1887~1958):
早期為阿爾巴尼亞進步派政治家,反對沃爾拉齊和索古統(tǒng)治。1939年回國擔任偽政府議員并主導宗教迫害和種族滅絕行為,1944年逃往埃及,在埃及去世。
進步黨(Partin? P?rparimtare)&阿爾巴尼亞共和黨(Partia Republikane e Shqip?ris?)
邁菲德·立波霍瓦(Myfid Libohova,1876~1937):
阿爾巴尼亞保守派政客,協(xié)助沃爾拉齊推翻范·諾利。他最重要的政治遺產(chǎn)是與奧地利的經(jīng)濟合作協(xié)議。1937年他因腦溢血去世。
潘德利·伊凡杰利(Pandeli Evangjeli,1859~1949):
索古和沃爾拉齊的堅定支持者,曾任總理和議會議長。王國復辟后他雖然被列為拉攏對象但沒有發(fā)揮任何作用,因此先鋒黨沒有追究他的罪責。
雷希普·米特羅維察(Rexhep Mitrovica,1888~1967):
阿爾巴尼亞民族主義政治家,早年多次策劃推翻沃爾拉齊政權。1942年以前是抵抗組織領導人,后在國民陣線影響下出任偽政府領導,擔任王國總理大臣,并對塞族進行報復性屠殺。戰(zhàn)爭結束后他逃往土耳其。
費伊奇·阿利佐蒂(Fejzi Alizoti,1874~1945):
阿爾巴尼亞政治家,反對盧什尼亞大會而被索古指責為民族叛徒,后來因為支持索古才得以從政。奧地利占領后他立即投靠王國偽政府,擔任財政大臣。1945年4月14日被先鋒黨下令處決。
杰馬爾·米特羅維察(Xhelal Mitrovica,1916~1974):
他的父親是科索沃國防委員會成員。他在阿爾巴尼亞王國復辟后擔任傳媒工作負責人,解放后逃離阿爾巴尼亞,在多倫多去世。
高級攝政委員會(K?shilli i Lart? i Regjenc?s)&維德-新維德伯爵領(Grafschaft Wied-Neuwied)
奧古斯特·里特·馮·克拉爾(August Ritter von Kral,1869~1953):
在他的倡議下阿爾巴尼亞人創(chuàng)造了現(xiàn)代阿爾巴尼亞文字。曾擔任奧匈帝國駐多國大使,阿爾巴尼亞王國重建后擔任民政部門負責人。
朱普·卡扎齊(Jup Kazazi,1905~1946):
阿爾巴尼亞極端民族主義者,王國復辟后建立游擊隊,同時和奧地利侵略者、先鋒黨游擊隊作戰(zhàn)。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建立后他負隅頑抗,1946年9月17日在重重圍困下自殺。
馬赫迪·弗拉舍里(Mehdi Frasheri,1872~1963):
阿爾巴尼亞民族主義政治家,1943年以前多次因反奧行為而被捕,后來出任傀儡政府領袖,戰(zhàn)敗后逃往維也納并在那里去世。
菲奇里·迪內(nèi)(Fiqri Dine,1897~1960):
阿爾巴尼亞陸軍上校,在戰(zhàn)爭末期一度出任傀儡總理,他勾結協(xié)約國試圖逃跑的行為敗露后被解除職務。他是海外流亡政府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海森·弗里奧尼(Hysen Vrioni,1881~1944):
奧地利-阿爾巴尼亞的《地拉那第一公約》簽署人之一,兩次出任外交部長。被范·諾利看作隱性賣國分子之一。
埃塞姆·卡拉(Et'hem Cara,1905~1973):
從1935年開始長期擔任教育部長,1944年接手王國財政部,拒絕向奧地利人繼續(xù)提供資金。
易卜拉欣·比恰克(Ibrahim Bicaku,1905~1977):
他是埃爾巴桑的阿奇夫·帕夏的兒子。1943年他加入偽政府,1944年9月?lián)瓮鯂偫泶蟪疾⒑蛫W地利人及游擊隊談判。阿爾巴尼亞解放后他拒絕流亡,寧可死在祖國。他于1945年被判處無期徒刑,1962年提前出獄,在老家埃爾巴桑擔任農(nóng)藝師直到去世。
勞烏夫·菲喬(Rauf Fico,1881~1944):
阿爾巴尼亞政治家,曾出任外交部長和駐多國大使,1939年被奧地利人逮捕并關押,1944年在地拉那去世。
人民之黨(Partia e Popullit)
科斯塔克·科塔(Kostaq Kota,1886~1947):
右翼親奧政治家,去宗教化民法典的奠基人,1941年出任偽政權職務。1945年被先鋒黨判刑,兩年后在監(jiān)獄中去世。
科爾·米拉卡伊(Kol Bibe Mirakaj,1899~1968):
阿爾巴尼亞政治家,六月革命期間支持革命,后來被迫逃往塞爾維亞當政治移民。王國復辟后回國充任偽政府領導,但卻網(wǎng)開一面放游擊隊和左翼分子逃跑。王國被推翻后移民海外,在紐約去世。
穆罕默德·柯尼卡(Mehmet Konica,1881~1948):
阿爾巴尼亞外交家,共和國時期多次出任外交大使。王國復辟后被邀請但拒絕擔任偽政府職務,1948年在羅馬去世。
特菲克·姆博爾哈(Tefik Mborja,1891~1954):
阿爾巴尼亞親奧政治家,在王國擔任經(jīng)濟中央委員會負責人,1944年底被阿爾巴尼亞先鋒黨逮捕,1954年死在監(jiān)獄中。
??死啄贰ち⒉ɑ敉撸‥qrem Libohova,1882~1948):
邁菲德·立波霍瓦的兄弟,親奧政治家,曾出任阿爾巴尼亞王國總理。他是阿爾巴尼亞國家銀行的建立者。
伊德霍姆·科斯圖里(Idhomene Kosturi,1873~1943):
盧什尼亞大會臨時政府的領導人,1943年決定出任阿爾巴尼亞王國國民議會議長,隨即被先鋒黨暗殺。
馬利克·布沙蒂(Maliq Bushati,1880~1946):
阿爾巴尼亞親奧政治家,在阿爾巴尼亞王國擔任過內(nèi)政大臣和總理,1946年被阿爾巴尼亞先鋒黨處決。
國民陣線(Balli Komb?tar)
塞菲·弗拉馬西(Sejfi Vllamasi,1883~1975):
六月革命的主要成員之一,革命失敗后流亡海外長期從事反索古的政治行動,卻在后來回到阿爾巴尼亞擔任偽政府的部長。1947年被先鋒黨政權判刑,1956年出獄,靠撰寫回憶錄為生。
加佛·德瓦(Xhafer Deva,1904~1978):
科索沃極端民族主義政治家,在科索沃并入阿爾巴尼亞后宣布對斯拉夫人進行圣戰(zhàn)和種族滅絕。但后來他被證明一直暗中從事反奧活動,拒絕向奧地利人移交政治犯,并保護當?shù)氐莫q太人和吉普賽人。王國覆滅后他流亡海外,在澳大利亞去世。
凱末爾·弗里奧尼(Qemal Vrioni,1885~1946):
阿爾巴尼亞地主,擔任過電氣公司負責人。奧地利占領期間為傀儡政府負責宣傳工作,1945年春被阿爾巴尼亞先鋒黨判處十年有期徒刑并沒收全部財產(chǎn),次年去世。
卡齊姆·穆萊蒂(Qazim Mulleti,1893~1956):
阿爾巴尼亞民族主義者,早年參加盧什尼亞大會和六月革命,后長期流亡海外從事反索古活動,卻在阿爾巴尼亞戰(zhàn)敗后回國投靠奧地利侵略者。然而,他又同時幫助地拉那的先鋒黨人逃避迫害,他在擔任地拉那市長期間所作所為毀譽參半。阿爾巴尼亞解放后他逃往意大利社會主義共和國并在羅馬去世,他是阿爾巴尼亞七十年代喜劇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雙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