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男人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探尋人性與誘惑


1 進化論
這幾年塌房的男藝人太多了,我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會因此產(chǎn)生一個疑問。
那就是:為什么男人總是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呢?
經(jīng)過這些年不少自媒體的科普,很多人都知道,這主要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
那些喜歡沾花惹草,到處散播自己的子子孫孫的男人,自然能有更多的后代。
如此循環(huán)往復,這樣的男人就會越來越多。
而當這樣的男人占絕大多數(shù)時,他們就會形成「男人就該多找?guī)讉€」的氛圍。
然后這種氛圍會反過來鼓勵男人們的行為。
在這種環(huán)境下,連那些少數(shù)不沾花惹草的男人,也會受到影響。

2 人性
以上這個解釋,的確是站得住腳的。
但我們要知道,這只是這個問題的多個因素之一。
并且,其實管不住自己的女人也不在少數(shù)。
在無數(shù)男人被爆出不當性關系的同時,也有無數(shù)女人被爆出不當性關系。
那到底是男人更容易管不住自己?還是女人更容易管不住自己?
我們能不能拿點數(shù)據(jù)來說話?
拿數(shù)據(jù)說話,基本就是問卷調(diào)查。
而很多有不當性關系的人,是不會在問卷里說實話的。

而通過調(diào)取賓館記錄等方式獲取信息,是違法行為。
實際上,就算我們能得到這個所謂的大數(shù)據(jù)結(jié)論,其實參考意義也不大。
因為我們面對的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的人,不是那個「平均人」。
這句話比較抽象,我們舉個例子就好理解了。
比如假設我們得到結(jié)果,男人整體發(fā)生不當性關系的概率是七成。
那你面前這個男人不忠的概率就是七成嗎?
顯然不是。
因為他要么不忠,要么沒有不忠。
七成不忠是什么東西?
你可能會說,這代表男人「更容易」不忠。
那如果一個人告訴你,自己「更容易」發(fā)財,你是不是覺得很滑稽?
你要么行,要么就不行,對吧?
你即使是八成可能會行,那也還是不行。
概率這個東西,在具體的個體和事件上,沒有多大的意義。
所以討論到底是男人更渣還是女人更渣,意義真的不大。
但是很多頭腦簡單的男女,都熱衷于討論這個話題。
于是男女對立也成了獲取當今互聯(lián)網(wǎng)流量的關鍵。
這段時間電影《消失的她》熱映,大家再次感受到了這波鼓動男女對立的勢力。
其實我們把電影中的男女主角互換,這個電影也完全可以成立。
所以其實這根本不是男人壞還是女人壞的問題,而是人性的惡的問題。
這個事情里面,性別的因素根本不多,它描繪的就是人性本身。
而人性惡的一面,才是我們看到聽到的無數(shù)令人產(chǎn)生生理性不適的事件的根本所在。

3 惡的土壤
那么,人在什么條件下,會被激發(fā)出惡的一面呢?
要么是很好的情況下,要么是很差的情況下。
比如饑荒時會出現(xiàn)人吃人,比如人富裕時不把人當人,或者放任自己的惡。
其實人在本質(zhì)上,一直就想追求放浪。
不然為什么在糧食并不充足的古代社會,我們的祖先就開始用糧食釀酒?
酒這東西,除了少量用于祭祀或者治病,大部分時候都被用來娛樂消遣了。
所以人在恰當?shù)臈l件下,都可能「變壞」。
另外,處在某種濃厚的群體情緒或者社會氛圍中,人往往會失去道德和底線。
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所謂「男人就該多找?guī)讉€」的氛圍。
說了這么多,我們似乎很容易得到一個結(jié)論,那就是「人性本惡」。
不過,就像之前提醒大家不只男人壞,女人也壞一樣,我們還是要提醒大家:
人性不只有惡,也有善的一面。
今天我們生活在媒體中,而媒體更多會「報憂不報喜」,制造轟動,引發(fā)人們的焦慮,以此來獲得閱讀量。
久而久之,我們對人性和社會便越發(fā)不安和不滿,活得越來越焦慮。
然后又只能通過吃喝和買買買,來排解這些焦慮,更深地落入媒體和買買買的陷阱。
但其實,只要你稍微注意一下,你會發(fā)現(xiàn):
在這個時代,在曾經(jīng)的時代,都有人堅守著自己的道德原則。
他們用善良和理智,與生活的壓力和挑戰(zhàn)對線。
人性不是本惡的,人性也不是本善的;
人性是復雜的,人性是豐富的。
而這反映的,是人類的自我選擇和自我塑造的能力。
所以,在較有利的社會制度下,在個人的自我修養(yǎng)下,人的「善」的一面,也可以被很好地激發(fā)出來。
也許今天的狀況不盡如人意,但請你不要對人性本身失望。
請你遠離只會給你制造焦慮的媒體,培養(yǎng)自己批判思考的能力,你會發(fā)現(xiàn):
人性和世界,是如此的豐富和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