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Excel函數(shù)應用 個人所得稅計算
詳情鏈接地址:?https://www.xiaobuteach.com/excelfunc/app/income-tax.html?from=bilibili
Excel函數(shù)應用 個人所得稅計算
小步的工資月薪12000元,每個月的個人所得稅該交多少?
個人所得稅的要素:應納稅金額、稅率。
1 起征點
起征點為5000。
月薪小于等于5000元的不用交個人所得稅,即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5000的部分是不需要納稅的,高于起征點的部分才需要納稅。
2 應納稅金額
應納稅金額 = 月薪 – 免征額(5000)- 扣除項
扣除項主要包括:三險一金、子女教育、贍養(yǎng)老人、住房租金、等。
以小步為例,月薪12000,三險一金1000元,子女教育1000元,贍養(yǎng)老人1000元。
應納稅金額:12000 – 5000 - 1000 – 1000 -1000 = 4000。
項目金額(元)月薪12000免征額5000三險一金1000子女教育1000贍養(yǎng)老人1000應納稅金額計算過程12000 – 5000 - 1000 – 1000 -1000應納稅金額4000
3 所得稅稅率表
級數(shù)應納稅金額(元)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月)10到30003023000到1200010210312000到25000201410425000到35000252660535000到55000304410655000到80000357160780000以上4515160
小步的應納稅金額為4000元,屬于3000到12000一檔,稅率10%。
4 階梯法計算個人所得稅
所以小步個人所得稅 = 4000*10% = 400元? 不對!
所得稅并不是 應納稅金額 * 稅率,而是采用階梯計算。
階段法計算個人所得稅公式:
個人所得稅 = 1級應納金額 * 1級稅率 + 2級應納金額 * 2級稅率 + 3級應納金額 * 3級稅率 + …
應納稅金額 = 1級應納金額 + 2級應納金額 +3級應納金額 +…
例1:4000元應納稅金額的個人所得稅

4000元分兩部分計算:其中第1級的3000元按稅率3%計算,結果為90; (4000-3000)屬于第2級,按稅率10%計算,結果為100。合計:90+100=190元。
例2:14000元應納稅金額的個人所得稅

14000元分三部分計算:其中第1級的3000元按3%稅率,結果為90元;其中第2級的9000元按10%稅率,結果為900元;其中第3級的2000元按20%稅率,結果為400元。合計:90+900+400 = 1390元。
5 速算扣除數(shù)計算個人所得稅
階段法計算過于復雜,經(jīng)過數(shù)學推導,可以得到一個非常簡便的計算方法,就是速算扣除數(shù)法,兩種計算方法的結果完全相同。
公式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金額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
例1:4000元應納稅金額的個人所得稅
4000*10% - 210 = 190
與前面的階梯算法結果一致。
本質(zhì)算法還是階段法。
例2:14000元應納稅金額的個人所得稅
14000 * 20% -1410 = 1390
與前面的階梯算法結果一致。
6 速算扣除數(shù)的推導

以第2級為例:
本級合計稅額
=(x-3000)*10% + 3000*3% ?(根據(jù)階段算法)
= x*10% -3000*10% + 3000*3% ?(變形)
= x*10% -210 ?(結果)
7 年底退稅
因為員工每個月的工資多少會有差異。
個稅征收最終以年為單位進行計算,而平時以月為單位的計算,則需要在年底進行多退少補。
以年為單位的速算扣除數(shù) = 以月為單位的速算扣除數(shù) * 12
級數(shù)速度扣除數(shù)(月)速度扣除數(shù)(年)100221025203141016920426603192054410529206716085920715160181920
8 Excel公式求個人所得稅
方法1:通過IFS進行計算。
公式
=IFS(
?AND(B2>0,B2<=3000),B2*3%,
?AND(B2>3000, B2<12000),B2*10%-210,
?AND(B2>12000, B2<25000),B2*20%-1410,
?AND(B2>25000, B2<35000),B2*25%-2660,
?AND(B2>35000, B2<55000),B2*30%-4410,
?AND(B2>55000, B2<80000),B2*35%-7160,
?B2>80000,B2*45%-15160
)
IFS詳細請見?Excel函數(shù) 條件 if

方法2:通過數(shù)組進行計算
公式
=MAX(
B2* {3;10;20;24;30;35;45}%
-{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
)
說明
數(shù)組聲明:{a1;a2;a3…} ,外面使用花括號,各元素之間用分號。
數(shù)組相乘的運算規(guī)則:{a1;a2;a3} * {b1;b2;b3} = {a1b1;a2b2;a3*b3}
數(shù)組相加的運算規(guī)則:{a1;a2;a3} + {b1;b2;b3} = {a1+b1;a2+b2;a3+b3}
通過稅率數(shù)組與速算扣除數(shù)數(shù)組的運算,其中最大值為真正需要值。
運行效果如下圖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