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之一》制作雜談七 游戲特效——獨立游戲制作組如何合作外包特效師?
大家好,這里是零創(chuàng)游戲,我是制作人嵇零。
今天想聊一聊我們在制作游戲中的特效工作是如何完成的,也會順便講講“外包”這種在游戲制作中常見的合作方式。
其實,很多制作組,特別是獨立游戲制作組,外包合作的人員往往比全職工作的員工要多。
因為制作組的規(guī)模較小,某些部分的工作量也較少,如果招一位全職員工進來很快就會完成這部分工作,因此找外包合作便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對我們而言,比起招一個全職特效師入伙,特效不如找外包更合適。
《二分之一》游戲中的戰(zhàn)斗關卡需要做一些技能特效,十二個可操作角色加上十幾個NPC,一共有三十個左右的角色。這些角色的大部分技能都需要做特效,平均一個角色做三個特效,一共便有一百個特效。
“游戲特效制作”在我看來是一個很浪漫的工作。
制作技能的“游戲特效師”,仿佛是能在一個世界里創(chuàng)造“風火雷電”元素的魔法師,為本來無魔力的世界點亮了光彩。
在接觸游戲這行前,我是一名獨立電影導演,經常在后期工作中與影視特效師打交道。
我之前哪怕是拍恐怖片,用到的特效技術也不會很多,而且因為成本受限、同時不想破壞影片的真實氛圍,能不用特效就不用特效。
但是,這次在制作游戲中的戰(zhàn)斗關卡時,我有了一種“不得不”制作特效的感覺。
因為我們架構的《二分之一》世界是一個幻想世界,這個世界觀是一個較為低魔的設定,不會有很豐富的元素設定、不會有元素克制或是元素反應。
但是,我們也希望讓白方陣營的角色有種“圣職者”的感覺,黑方的力量則像是“死靈術”的感覺,并加一點科技感。


我們首先是規(guī)定了特效師制作的色彩以及風格。
先說色彩,因為游戲是二分之一,是一個以“黑白”為主題的故事。
那么特效自然主色調要么是黑色,要么是白色。
在這個游戲中,所有的白方技能都混著一種乳白色的效果,而黑方的技能則是經常能看到黑色的粒子。
再而談到風格。
技能特效往往要搭配技能動作,這導致特效的風格要和動畫的風格息息相關。
因為我們之前動畫已經做了一版模仿“萬象物語”的風格,并且是三頭身的頭身比。
后來,我們的Q版立繪拉長了頭身比,改變了風格,所以全部的主要角色特效也都更換了一遍。(唉,現(xiàn)在想想這次迭代產生了不小的成本,早知道當時可以只做一個角色的動畫和特效后就直接PASS掉原本重置。)


在制作特效時,除了因為迭代而踩的坑外,我們還踩了一些別的坑,這里可以分享一下:
當我們一開始和一個特效師A合作時,他因為忙不過來,所以把一部分特效工作轉包給了朋友特效師B。
特效師A負責一些主要角色的特效,特效師B負責一些NPC角色的特效。
他們在工作的過程中,特效師B為了更簡單地制作特效,向特效師A要了一些他已完成的特效素材并且進行修改。
然而,在修改過程中,特效師B忘記在Unity里將拖過來的特效新建,而是直接將特效移動到了另一個文件夾。
正因為復用了特效中的部分素材,導致了兩個特效在導入游戲后會產生資源BUG和沖突,會造成貼圖的丟失。

還有另外的一種情況,當我們一開始沒有定好資源的命名規(guī)范時,有時如果特效師命名了一個相同的名字,也會導致一些BUG,可見管理外包資源的命名規(guī)范是非常重要的。
綜上所述,如果正在看這篇雜談的人也是一位想做獨立游戲或正在做獨立游戲的同行,你若是想要外包找人做特效,一定要記住盡量讓一個人負責全部特效工作,防止出現(xiàn)BUG。
哪怕由多人負責特效的外包工作,也一定要制定好嚴謹?shù)拿?guī)范。
這一篇制作雜談大概就到這里,下一篇預計會講配樂和音效,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