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深度的修煉:思維能力主要是天賦,但仍然是可以“悟道”的

這是單華偉的第二百四十八篇原創(chuàng)文章
要素與還原
?
若一個人想要提升自己的思維深度,他至少需要有兩種天賦,一是要有閱讀的渴望,近乎本能的,一天不讀就渾身不舒服的“閱讀癖”;二是在此基礎上,有足夠的悟性,有良好的思考習慣、筆記習慣,能夠批判性地吸收書中的知識。
?
筆者在曾經的文章中不止一次提到這句話:讀書不會把人讀笨,只有笨人才會越看書越笨——因為他們根本不明白書中的話的語境,缺乏思考和反思的習慣,反而是越看書,越變得執(zhí)拗。
?
讀了書,到底能夠吸收多少,真的沒有辦法能夠訓練,市面上有很多類似《如何閱讀一本書》之類叫你如何讀書的書,我們在中學時期也接受了大量的閱讀理解訓練,但效果究竟如何,我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有數(shù)。
?
是的,善于表達,熱愛表達也是促進你的思維發(fā)展的一種方式,因為當你在表達的過程,其實是在對大腦的中的知識進行提取(詳細的心理學知識請參考我的《如何高效記憶和學習:有關知識編碼和融匯的科學》一文),通過反復的強化,你也能記住很多東西。
?
由此,我們似乎可以很輕易地說:學習,就能提高思維的深度,但不要忘了,我們得出這個結論,依靠的是反向的“還原”路徑,雖然知道思維深度的要素,可我們實際上很難通過這些方式去“訓練”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請問人是由什么組成的?有肉,有血,有骨頭,軟體組織,微量元素等等,那我們現(xiàn)在把這一堆東西放在一起,它就能成為一個人嗎?
?
即使利用科技,將其塑造成活人,但由于沒有確實的社會經歷,沒有家庭和社會關系,我們都很難說這是一個人。
?
而大多數(shù)人學習的程度,連把“這一堆東西放在一起”都達不到,更別說利用科技將其塑造成活人了。

聰明與魅力
?
不可否認的是,能提出“如何提升思維深度”這個問題的人,是非常上進的,樂于學習的人,但同樣需要被我們承認的一個事實是:這個世界上的很多東西,是沒辦法教,也沒辦法學的,只能靠你自己去操勞,去做,去悟,去發(fā)揮自己的天賦才智,才有可能獲得。
?
所謂的“有思想”,其實我們能用另一個詞來代替,那就是“聰明”,而聰明與否這個東西,很大程度上是先天,是基因,是長期的營養(yǎng)、教育環(huán)境所致,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改變的。
?
即使你能用典型的高中生式的應試學習方式,去學習一些套路,并且通過記憶和別送瘋狂增加自己的知識量,可在本質上你只是“裝”得像有點思想——你有很多知識,但并不具備真正的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
當你在要求自己的變得“很有思想”的時候,就像一個人要求自己要不斷長高長高,我們都知道,長高這個事情其實挺難,你得正好處在生長期,并且有資本和注意力去改善膳食。
?
我的觀點已經非常明確,要成為一個有思想的聰明人,有很多偶然因素,也有很多你無法控制的變量,而且更麻煩的一個事情是,思想這個東西沒辦法量化,沒辦法考評。
?
所以,可能“偶然因素”這個詞都無法表達出其中的不可控性和神秘性,也許用“天賦”這個詞更恰當一些,而這也是我在一開篇就說出“若一個人想要提升自己的思維深度,他至少需要有兩種天賦”這句話的原因所在。
?
說到底,思維深度這個東西到底有什么好羨慕的?其實我們說不上來理由,只是覺得那是一種魅力,大部分時候,它幾乎是一種完全脫離里實用目的、純思辨,甚至美學的吸引力,易得我們如癡如醉。

?
路徑與自我
?
既然如此,那思想這個東西,還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
?
所以,雖然我沒辦法給你加油打氣,像那些在網絡上搜羅資料,然后匯編成文的誆人的“要素式”寫手一樣,給你列出各種看起來很有操作性,但實際上功效甚微的方法,但我還是同你一樣,承認思維清晰和深刻的獨特魅力所在。
?
也正因為如此,我認為無論如何,我也應該盡力追隨智慧女神的腳步,試圖指出一條通往深度的路,再不濟,至少能替你描繪她可能的樣子。
?
而我認為這個路徑,便是海量的閱讀加以反饋交流與辯論:一個人的時候,就瘋狂看書,一旦有機會,就多和別人交流,用一種比較合適的話術把自己看到想到的東西表達出來,請求別人的反饋。
?
比如“有一種觀點認為……”、“可不可以這樣說……”,這個話術有兩層潛臺詞:一,這不是我個人想法,我只是把它說出來,所以你不用顧及我的面子,可以放心大膽的說出你的批判和看法,二,其實我也不太確定這個東西是不是絕對正確,你從我的表達方式里也能看出來(這其實幾乎是在邀請別人說出自己的看法),所以請說說你的看法吧。
?
當然,我還是堅持我在開篇提出的核心立場,那就是悟性是一切的核心。不過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其實不會大到哪里去,在大量的閱讀以及虛心的學習之下,任何將這篇文章讀到這個部分的人,都有可能達到自己的想要的那種稍微算有點想法,能被大部分人認為是比較深刻的境界。
?
其實,你甚至可以把我這個“天賦才是核心”的觀點,看做是一種理性的自我約束,自己騙自己——由于有這個東西一直掛在你的頭上,你會一直懷疑自己的天賦,心中總是自覺“我可能是很無知的一個人”,由此,激勵自己不斷去閱讀,思考,并且永遠保持謙遜的學習態(tài)度。
?
祝好。
?
(END.)
--------------------
我是單華偉,一個看書和寫作的人,我在自己的公眾號「單華偉」上分類整理了所有的文章,如果覺得小單寫的東西對你有用,別忘了關注,轉發(fā)和分享一波哦~
版權聲明:本文受維權騎士版權保護,任何包括但不限于圖文、音視頻形式的侵權行為將被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