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112家機構調研普洛藥業(yè)!謝治宇、劉彥春等頂流基金經理出席


$普洛藥業(yè)(000739.SZ)$?
重點機構:謝治宇,謝長雁,邱曉旭,趙隨(興證全球基金)、王建禮(中歐基金)、劉彥春(景順長城基金)、萬明亮,孫慶瑞(高毅資產)
調研摘要:
從CDMO角度,請問公司從后端切入在哪些階段更具備比較優(yōu)勢?后端項目來源是什么?
答:目前我們的項目包括商業(yè)化項目,一部分來自于客戶自身轉移出來的項目,還有一部分早期可能也是其他友商做了一些工作的轉移。BigPharma一般在早期就是臨床前會找一些CRO優(yōu)勢更強的公司來進行,臨床期間又會找另外的公司,三期臨床開始進行商業(yè)化生產的時候,他們會非常慎重的選擇長期合作伙伴,商業(yè)化能力特別重要,包括質量體系,EHS體系和技術體系以及不斷改進的能力。盡管原料藥的成本在BigPharma藥品成本中并不高,但是任何一個采購團隊都是有考核目標的,他們也會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改善成本,所以未來成本端的競爭依然是非常重要,不是和BigPharma做項目時價格可以無所謂,其實價格也還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友商之間也有相對的競爭關系,所以目前我們的商業(yè)化項目一部分是商業(yè)化直接轉移過來,我們當然也做了很多的改進,因為一方面本身設備也不一樣,另一方面客戶也希望在這個轉移過程中我們能做一些變更,在成本、質量各方面都能夠做的更好。另外一部分是客戶三期臨床開始的項目,早期的時候可能在其他的地方做,后來轉移給我們。我們要幫客戶做一些工作,包括注冊中間體要加入客戶的DMF,API要跟客戶一起申報NDA。
請問公司對未來CDMO競爭格局怎么看的?我們未來的行業(yè)地位會怎樣?
答:CDMO的規(guī)模還是非常大的,目前最大的CDMO公司在數據上和行業(yè)需求還是相差非常大的,說明整個行業(yè)還是非常分散的,未來依然還是會非常分散。一方面,所有的客戶都希望供應商比較優(yōu)秀,另一方面他們更希望將產品進行分散。其實今天大家也看到,頭部的5-6家CDMO企業(yè)整體來說都還是很不錯的,大家的產能都比較緊張,項目也很多,原因還是中國CDMO企業(yè)的崛起,從科技研發(fā)投入到制造端到體系都在崛起。其實BigPharma原料藥API放到中國的還非常少,但這也是未來非常大的一個增量,中國的企業(yè)未來也一定能完全滿足這些BigPharma的要求。公司今年CDMO的體量在整個行業(yè)里面還是非常小,去年是10億多。目前就算較大規(guī)模的企業(yè),離整個行業(yè)的天花板還非常遙遠。除小分子以外,大家現在也都在向其他方面擴張比如大分子,小分子大分子結合的ADC、細胞治療等等。因為醫(yī)藥產業(yè)鏈很長,今后專業(yè)化分工會愈加明顯,目前談天花板為時還非常早。
劵商研報:

$三只松鼠(300783.SZ)$?
重點機構:朱子君,左勇(嘉實基金)、雨晨(景林資產)、吳悠(興全基金)
問題1:公司如何解讀“聚焦利潤”戰(zhàn)略?
答:公司在報告期內延續(xù)2020年基于“互聯網去中心化”環(huán)境變化做出圍繞“規(guī)模與利潤”的戰(zhàn)術調整,三只松鼠主品牌將聚焦“利潤產出”作為戰(zhàn)略調整期的導向,更加關注可持續(xù)、有用戶價值的營收增長。其中,天貓、京東渠道作為第一增長曲線,聚焦利潤輸出,從而賦能“新電商+線下業(yè)務”的第二增長曲線和“子品牌小鹿藍藍”的第三增長曲線,進而實現長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問題2:公司上半年毛利率、凈利潤持續(xù)優(yōu)化的原因?
答:公司圍繞品牌定位,加強全渠道毛利科學管控,減少線上單一促銷,線上渠道較過去凈利貢獻顯著,線上2C渠道運營毛利率從2020年同期30.7%提升至35.5%;同時,公司持續(xù)縮減SKU,聚焦優(yōu)勢單品,實現供應鏈運營提效降本8%;此外,通過改變物流倉配模式,提升物流效率、提高直發(fā)訂單占比,物流成本優(yōu)化明顯。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87.32%。如剔除新品牌小鹿藍藍的當期虧損影響,報告期內凈利潤增長達113.06%。
劵商研報:

$溫氏股份(300498.SZ)$?
重點機構:袁野(高毅資產)、薛怡然(興證全球基金)、胡萬程(中歐基金)
調研摘要:
請問公司今明兩年出欄量目標是否會有大幅調整?
答:總體而言,今明兩年出欄目標暫時沒有大幅調整,今年約1100-1200萬頭,明年約1800-2000萬頭。公司現有產能可以滿足今明兩年的發(fā)展需要,暫不需要大規(guī)模資本開支。公司會綜合考慮未來的行情變化,適度調整出欄計劃。
請問公司7月份自產豬苗養(yǎng)殖完全成本如何?明年肉豬養(yǎng)殖完全成本目標是多少?通過何種方式完成目標?
答:公司7月份自產豬苗養(yǎng)殖完全成本下降至10元/斤左右,公司明年肉豬養(yǎng)殖完全成本目標為降至8元/斤以下。公司通過以下方式進行降本增效,實現成本目標。公司5月份暫停了外購豬苗,提高生產成績,持續(xù)降低豬苗成本;努力做好生產管理,提高上市率,減少死淘分攤成本;提高產能利用率,降低固定成本費用分攤;通過戰(zhàn)略采購和國外進口等方式,控制飼料原料成本,并優(yōu)化飼料配方。
劵行研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