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面獸:辛棄疾


鉛(yán)山辛園
青面獸
??辛棄疾
貌如青兕健如猛虎
辛棄疾,字幼安,生于濟南歷城,金國人。天資絕高,閱世絕深,即是建牙開府的大吏,也是領(lǐng)袖一時的詞人。
他長什么樣呢?一般古書里都把他描繪說:“貌如青兕[sì],健如猛虎”,“兕”在《山海經(jīng)》里解釋為黑毛獨角大犀牛,“青兕”那不就是青面獸嘛!

正子公也.青面獸楊志青面獸辛棄疾二十一歲時在濟南糾集義軍抗金,后并入泰山耿京部,然后由辛棄疾負責(zé)南下聯(lián)絡(luò)朝廷。
不料,辛棄疾離開以后,起義軍小頭領(lǐng)張安國(王安石的弟弟叫王安國)被金人收買,陰謀殺害了耿京,帶領(lǐng)人馬投金,做了濟州知州。辛棄疾是在回來的路上才知道此事的,于是一路上陸陸續(xù)續(xù)召集了一支小隊伍,總共五十多人,直趨濟州,于五萬人中把張安國活捉,縛于馬上,并當場策反了萬余人,帶領(lǐng)大軍浩浩蕩蕩長驅(qū)渡淮,到建康城將安國斬首。高宗異之,遂年少成名。這牛X,你覺得能吹一輩子不?辛棄疾其實也的確吹了一輩子,到了晚年在江西奴仆成群的住在大別墅里,還能喊出“氣吞萬里如虎”的豪句。

梁任公未完成作品,到死還在念叨沒有千百度的尋找,驀然回首是沒有用的。辛棄疾文學(xué)的世界里不斷以未完成的志愿作為動力。
四十八歲
??稼軒
鉛山帶湖瓢泉停云堂
尚文不尚武的宋朝,對待官員是采取“高薪養(yǎng)廉”的制度。曾經(jīng)有人推算過,包拯一年的各項收入總計是21878貫,而每貫銅錢的購買力折合現(xiàn)在的人民幣是625元。也就是說,像包拯這種清官,年收入就達到了驚人的1367萬元!不僅如此,宋朝公務(wù)員的衣食住行甚至家眷隨從的開銷,也全部由朝廷買單。明朝的李濂說:四十八歲前官建康、滁州、湖北、湖南、江西,后宦閩、越,晚年解印綬歸,僑寓鉛山之期思,帶湖瓢泉,渚煙溪月,稼軒吟嘯其間,亦樂矣哉。在南宋的四十年里,為官的時間和賦閑各半,在辭官歸隱期間,辛棄疾選擇定居在江西上饒,他在帶湖邊上建造了一所別業(yè),命名為“稼軒”,自號:稼軒居士,后人稱其為“稼公”或“稼老”?!?span id="s0sssss00s" class="color-default">稼軒”縱長一千二百三十尺,橫長八百三十尺。南宋的一尺有0.32米,換算過來,這所別業(yè)長約394米,寬約266米,總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別業(yè)里有房屋百間、良田百頃,亭臺樓閣、池塘園林一應(yīng)俱全。在這樣有山有水莊園里,稼公怡然自得。他曾在《清平樂·村居》中寫道:“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看看!這不是在村口小溪邊,這是在自個兒家里!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么“樸實無華且枯燥”!杜甫說: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做釣鉤。辛棄疾的晚年像杜甫一樣完全是一個村居老人。他的隱居生活舒適穩(wěn)定,但他的內(nèi)心永遠是緊張的,隨時準備去打仗,準備去北伐,只要朝廷一聲號令他就立刻出發(fā)。
1203年六十四歲的稼公受任命為紹興府知府和浙東安撫使,辛棄疾便“不以久閑為念,不以家事為懷,單車就道,風(fēng)采凜然”。宰相韓侂胄起用他準備抗金,辛棄疾雷厲風(fēng)行的自費招募了一萬兵士,上任前小伙伴陸游還寫了一首長詩為他送行《送辛稼軒殿撰造朝詩》。但這次籌備抗金后來并未施行,韓侂胄又嫌他礙眼,羅織了一個“好色貪財”的罪名把他罷免。

醉里挑燈看劍
六十一歲
??祭朱熹
山東漢子不畏權(quán)貴
就是這個把稼公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韓侂胄,因為他主政時禁理學(xué),以致朱熹死的時候沒人敢去吊唁,非常慘淡。只有稼公,不僅親臨追悼會,還寫了祭文,公然祭禱。
“朱熹歿,偽學(xué)禁方嚴,門生故舊至無送葬者,棄疾為文往哭之?!睍r稼軒已六十一矣,其于韓不憚批其逆鱗如此。
整整
??治病送伎
大手一揮歌伎送你
辛棄疾十八歲就與謝康正結(jié)為連理?!肚宀▌e志》:話說在上饒為官時,有一次老妻病了,請了大夫來號脈,有歌伎叫整整,在一邊吹笛子伴奏——這排場!稼公說要是能治好我媳婦兒的病,看著嗎?這位吹笛子的美女,你的了。后來神醫(yī)果然妙手回春,辛棄疾也如約將整整送給了大夫,并且填詞一首《好事近》:醫(yī)者索酬勞,哪得許多錢物?只有一個整整,也盒盤盛得。 ? ? 下官歌舞轉(zhuǎn)凄惶, ?勝得幾支笛?覷著這般火色,告媽媽將息。
終年六十六歲
??謚忠敏
南宋諸公無不傳其衣缽
岳飛的孫子岳珂寫的《桯tīng史》里說:稼老每次吃飯時都得讓侍妓唱他的歌,最聽不煩的就是“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yīng)如是”和“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每回唱到這幾句稼老都會拍著大腿哈哈大笑。到后來又寫了“永遇樂”就改了歌單,每天都要聽人唱“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有客人來的時候,就把這首無限循環(huán),自己跟著打拍子,總算消停一會兒的時候,還得挨個問:你說我這首詞哪里還有要改的地方嗎?辛棄疾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易安并稱“濟南二安”,死后追贈少師,謚忠敏。元大德年間編有《稼軒長短句》十二卷存世,今存詞629首。詩140首?,F(xiàn)存墨跡有行楷《去國帖》藏故宮博物院。辛棄疾是兩宋詞人中作品數(shù)量最多的一人,存世六百二十多首,“南宋諸公無不傳其衣缽”。

辛棄疾《去國帖》故宮博物院藏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南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永遇樂:詞牌名,原為宋代宮廷樂,喜慶風(fēng)格,越調(diào)。柳永、蘇軾、李清照都有填詞。從另一個名字“永遇樂慢”來看這首曲子應(yīng)該是速度較慢,是首慢歌。北固山:在鎮(zhèn)江城北,晉蔡謨起樓其上,以儲軍實,后謝安復(fù)營葺之,名北固樓,亦曰北固亭。南梁武帝更名“北顧亭”。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蘇鎮(zhèn)江。因臨京峴山、長江口而得名。王安石的那首“京口瓜洲一水間”也是在鎮(zhèn)江寫的。孫仲謀:三國時的吳王孫權(quán),曾于209年將根據(jù)地從蘇州遷此,在北固山筑鐵甕城,稱京口。舞榭歌臺:榭:水面上的建筑,多設(shè)于南岸。有頂無墻的叫亭,如“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里人們停留休息的地方。
高而平的開放式平臺叫臺,氣派的臺叫壇。如“鳳凰臺上憶吹簫”,重屋曰樓,二層及以上的房子才叫樓。如道教飛升熱門景點“黃鶴樓”。四面有窗的樓層叫閣,四面有窗的平房叫軒,有頂?shù)倪^道叫廊?!?span id="s0sssss00s" class="color-default">小軒窗。正梳妝”、“轉(zhuǎn)朱閣,低綺戶”。
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其先祖從彭城隨晉遷居到京口。
“想當年”三句:劉裕曾兩次領(lǐng)兵北伐,收復(fù)洛陽、長安等地。元嘉:劉裕子劉義隆年號。草草:輕率。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遠征匈奴,殲敵七萬余,封狼居胥山而還。贏得:剩得,落得。烽火揚州路:指當年揚州地區(qū),到處是金兵南侵的戰(zhàn)火烽煙。四十三年:是指辛棄疾從打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他二十一歲的他帶義軍投南宋到開禧元年(1205年),此時的他已經(jīng)六十五歲。佛(bì)貍祠:佛貍,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小名。拓跋燾在打敗南朝劉宋王玄謨軍隊后,追至長江北岸,在瓜步山上建立行宮,后稱佛貍祠。神鴉:指在廟里吃祭品的烏鴉。社鼓:祭祀時的鼓聲。廉頗: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廉頗年老時仍舊一飯斗米肉十斤,能吃就能打,但被人詆毀“頃坐三遺??”,終不得復(fù)起。
桃之夭夭行星社
,贊7
楊慎評道:稼軒詞中第一。發(fā)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氣奔注,筆不得遏。廉頗自擬,慷慨壯懷,如聞其聲。謂此詞用人名多者,當是不解詞味。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為第一。
參考文獻:
萬樹《詞律》
唐圭璋《宋詞紀事》
陸侃如 馮沅君《中國詩史》
胡適《白話文學(xué)史》
王國維《人間詞話》
錢穆《中國文學(xué)史》
劉大白《中國文學(xué)史》
王灼《碧雞漫志》
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
錢鍾書《宋詩選注》
蔣勛《宋詞》
部分圖片來自書格:https://new.shu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