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更寫一些自己的游戲雜談
一個完整的游戲,美術(shù)是她的外表,劇情是她的言談,而玩法是她的內(nèi)心。
然而最近,我總感覺沒什么游戲能讓我提起興趣了。 去年高考完后玩通空洞騎士,那是真正純粹的游戲樂趣,一次一次前進(jìn),又一次次失敗,不斷研究敵人的招式,小騎士的出手時機(jī),到最后體會到勝利的喜悅; 又玩了gta5,說實話從小就是鐵粉了,在那里做著我一輩子都做不了的事,感受那里的截然不同的人生。 之后玩了noita,深思熟慮,未雨綢繆,厚積薄發(fā),后成為地下礦洞無敵的存在; 又玩起了星露谷物語,每天過得比現(xiàn)實生活還要忙碌,但是感覺又快樂又充實; 后來同學(xué)推薦了rimworld,這是我玩的第一款生存游戲,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那種一統(tǒng)江山的樂趣(為了米無惡不作),后來的文明6也給了我差不多的感覺; 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高三上半年那會玩的泰拉瑞亞,在手機(jī)上玩了好幾遍,后來電腦上又買來玩了一遍,你可能不解,我哪來的這么多時間...我也不知道,當(dāng)時上網(wǎng)課,我每天寫完要交的作業(yè)就開玩,屏幕那端的世界真的有太多未知,真的太有趣了,一小時,再一小時,每天如此,我或許也是借此在逃避現(xiàn)實。但很快樂,我也毫不內(nèi)疚。
然而一年后,我電子陽痿了。
我知道,這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游戲名作就這么寥寥幾款,很顯然它們已經(jīng)把我的期望拉得很高了,但我想說的不在于此,而是關(guān)于游戲的“重玩價值”以及玩家的耐心...比如,像空洞騎士這種,一般玩家不打速通,像我這種手殘黨也懶得打門,玩一遍兩遍大概率就不碰了,如果只玩這些游戲,產(chǎn)生電子陽痿也會顯得較為正常;而像以撒,noita這類游戲,其設(shè)計核心便是為“重玩價值”服務(wù)的 ,那么很顯然,我很疑惑,像我這種雜食玩家,為什么會在玩過此類游戲的前提下產(chǎn)生電子陽痿呢?
首先,我對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類游戲產(chǎn)生了懷疑。
但事實上,這個懷疑沒人能證實,也沒人能否定,甚至包括我自己,因為一個游戲正如我開頭所說的,她擁有一個人的一切,因此我不能客觀地評價她的好壞,那么為何不能主觀地評價喜不喜歡呢?我覺得此時就牽扯到另一個關(guān)鍵詞“耐心”。
快節(jié)奏生活讓我失去了一些耐心,即便我可能喜歡一個游戲,但我也不喜歡去玩。所以我說,你主觀的不喜歡,很可能只是不想打開游戲。
自從去年11月份上了大學(xué),事情就開始讓人有點應(yīng)不暇接了,我很難擠出來時間去玩去體悟一個游戲,甚至一部電影,我更喜歡刷幾個視頻,或是看集蠟筆小新解解悶。就比如我確信,我是很喜歡noita這個游戲的,甚至去年9月份,我還花大量精力做了一款空洞騎士皮膚mod,但我逐漸不再想打開它了。 想到哪寫到哪,或許邏輯有些混亂,但是我的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