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還有下一句,蘊藏著老實人不被欺負的妙招
謹由我與大家一起來剖析一下這篇與傳統(tǒng)文化有所相關(guān)聯(lián)的資料并看看其中所藏有著的知識點以及亮點在哪里,接下來的內(nèi)容是這樣描述的,如下:
很多人以為,古代勞動人們口口相傳的俗語,都只是古代勞動者們對于生活,對于大自然的體會總結(jié)而成,卻不知道這些諺語當中,很多都是來自于一些經(jīng)史子集、詩詞歌賦,在文學造詣上同樣十分有建樹。
俗語是我國古代文學藝術(shù)中的一個分支,他們有些講了生存之道,為人處世之道;有的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形成的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還有的經(jīng)過人世滄桑的千錘百煉,成為了警世喻人的格言,“笑貧不笑娼”正是其中一句。
如果單從字面上來看,這句話的意思是貧窮比當娼妓更為可笑,但這里的“娼”并不是指的倚門賣笑的那個娼,而是指為了富貴生活不惜手段的人,他們可能是為非作歹的人,也可能作奸犯科的人。
表面上看來,這是一種對于物質(zhì)社會,不顧道德的譴責,但實際上卻飽含著生存的無奈。杜甫的詩就曾經(jīng)寫過知名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兩句,對于一些連基本溫飽都無法滿足的人而言,活下去都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所謂的拜金社會之下所隱藏著的,是百姓們對生的渴望。而下一句“救急不救窮”,看上去沒有“笑貧不笑娼”這么無奈,也沒有這么尖銳,但平和之下蘊藏著卻是老實人怎么應付他人,不受欺負的妙招。
中國還有句古話叫做“升米恩,斗米仇”,含義其實跟“救急不救窮”相近。一個人如果突然面臨困難的時候,如果確定這是個好人,或者說這是位心地善良的人,你去幫助他,那么你會獲得他的感激。
但是如果一個人一直都很窮,你還要礙于情面一直去救助他,你會發(fā)現(xiàn)如果哪一天你突然不幫助他了,他反而會覺得是你沒有盡到你應盡的義務(wù),卻不會想到你從一開始就沒有去幫助他。
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截然相反的情況,追其根本,還是跟救助的那個人有關(guān)。一個人可能暫時性的碰到難題,這也就是我們說的“急”。面對這種突發(fā)狀況,人家本身也沒有準備,這個時候你去幫助他,那叫做雪中送炭。
但一直如果一直很窮,只能證明一點,那就是他自己不事生產(chǎn),一直無所事事。有人說,那有些農(nóng)民一直辛勤勞作,也還是很窮啊。但問題來了,但凡認真勞作的農(nóng)民,除了古代那種一大家子的重擔全都壓在自己身上,還碰到天災人禍的情況,其他的,如果只是養(yǎng)活小家,只要肯一直努力干活,哪怕不能大富大貴,但是基本的溫飽絕對不成問題。
而對于那些游手好閑,專門吸別人血的人而言,你給他再多的幫助,他也只會認為這是理所應當。因此碰到這種人,我們絕對不要去救助他們,這樣只會把自己家庭給拖垮。很多老實人會下意識的心軟,但如果從一開始你就嚴厲拒絕的話,自然可以杜絕之后被賴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