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鏡頭參數(shù)記錄
最近再看長焦鏡頭,但是買不起,里面也有好多參數(shù),很多反應不過來。
統(tǒng)計下參數(shù)意義,也方便我以后查詢
先從我目前有的兩個鏡頭上參數(shù)統(tǒng)計

Nikon DX
AF-S NIKKOR 35mm 1:1.8G

Nikon DX?VR
AF-P NIKKOR 18-55mm 1:3.5-5.6G

信息可能搜索的不對,慢慢更新
DX:為APS-C機身設計的鏡頭,如果裝在APS機身上,四周可能會有暗角
FX:適配APS機身,同時可以正常裁切在APS-C機身上顯示
VR(Vibration Reduction):防抖鏡頭
AF-S(Autofocus Silent):“超聲波”馬達對焦(SWM)
AF-P:步進對焦馬達(似乎是17年才出來?可能會有設備兼容性問題)
NIKKOR:尼克爾
G:光圈由機身控制
D:光圈由光圈環(huán)控制,應該是老鏡頭的,在鏡頭上調光圈
E:鏡頭內置電磁光圈,通過機身電子信號控制光圈,新技術

其他網上鏡頭

AF-S 尼克爾 70-200mm f/2.8E FL ED VR
該鏡頭更多參數(shù)IF VR ED SWM M/A HRI FL FX
FL:螢石鏡片,降低色散
ED(Extra-Low Dispersion glass):超低色散鏡片
IF(Internal Focus):內部對焦技術,對焦時候鏡頭長度不變(暫不知道有什么)
HRI:高折射率鏡片

其他參數(shù)
AS:非球面鏡片,邊緣畸變更小
RF(Rear Focusing):后部對焦,只通過移動后部鏡頭組來進行對焦
AI(Automatic Indexing):自動指數(shù)傳遞。為了兼容任一的測光系統(tǒng),非AI 鏡頭通過一種系統(tǒng)與相機的測光聯(lián)動。此系統(tǒng)要求在安裝鏡頭之前,將相機上的插銷與鏡頭上的溝槽爪相配合,然后將鏡頭上的光圈環(huán)從一端轉至另一端,以將測光指數(shù)傳遞至鏡頭的最大光圈。感覺是以前的老鏡頭用的,現(xiàn)在光圈很少在鏡頭上的了
N:納米結晶圖層,在逆光拍攝有更好清晰度
A:自動對焦
M/A:全時手動對焦,自動對焦時候,可以手動對焦
M:手動對焦
NORMAL:一般防抖模式
ACTIVE:運動防抖模式
PC(Perspection Control):透視控制,移軸鏡頭,橫平豎直建筑
Micro:微距鏡頭
CRC(Close Range Correction):近攝矯正
對焦窗口:低端鏡頭沒有(我的就沒有),對于星空確實很重要,我不知道哪里是無窮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