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佩妮《被動的觀眾》新專樂評賞析

我是沒想到自己這么愛Penny戴佩妮的新專輯,新專輯叫《被動的觀眾》,為什么要用這個專輯名字呢?
我?guī)е@個疑問開始聽唱片......?
這是一篇對戴佩妮新專輯的樂評文,但我想把它當作一次聽歌筆記,記錄下這張我認為是會買來收藏以留下聽歌情緒的好唱片。
就如大多數(shù)在該時期推出的新唱片,《被動的觀眾》也是一張繞不開疫情和生活感悟的一次全新創(chuàng)作。但是有一點不一樣,我不覺得這張專輯聽完讓我感到沉重,在聽到專輯第二首歌曲《小失誤》以后,我便有了一種松下緊繃束縛的輕松感覺。
到此刻我覺得,這張專輯的12首全新創(chuàng)作,我應(yīng)該不會把它們?nèi)炕\絡(luò)一起,放在一個名為「Down?And?Lonely」的情緒罐子里。之所以這么講,皆因有些歌曲是我暫時不需要的情緒替代物,我先將它們放好,等某個時候我會拿起它們再說悄悄話,述說一些新經(jīng)歷的情緒小故事。
這次我想放下給專輯打分這個傳統(tǒng),之前我就挺反感給歌曲排名和評分的制度,它太有引導性了,剝奪了初次聆聽者對歌曲的第一判斷。別太相信樂評人和影評人的話,從而影響到自己的聽歌感覺,那都是胡扯的,也別太看重我們這些樂評人的推薦語,你對音樂的第一感受很真實的記錄了當下的情緒,我們寫的樂評分析,無非就是提供給大家一種新的角度,從而讓自己有新的感悟。?
如果讓我推薦聽哪一首歌曲,我會說全專,哪怕你覺得這樣推薦稍顯敷衍。可是我就差蹦跶著跳躍對你說了,這張專輯相當?shù)妮p盈舒適,你不用訝異聽到所謂的Diva必須在成名后開始展現(xiàn)神婆式的音樂創(chuàng)作,這張專輯不會有太多小眾的音樂風格,它越嚼越有味,越聽越沉醉。
過去22年了,從1998年給許茹蕓寫歌,到戴佩妮2000年正式出道發(fā)唱片,我驚喜的發(fā)現(xiàn),22年過去了,Penny還是那個唱《透氣》的創(chuàng)作型少女,對,歲月在她的創(chuàng)作中留下了讓她還能堅持做自己的美麗自信心。我又不會可惜Penny的新專不是佛跳墻《BJ肆》的風格延續(xù),雖然我也很想Penny繼續(xù)Rock,繼續(xù)憤怒下去,但是安安靜靜的聽完52分鐘,靜下心來記錄這些聽歌時候感悟的東西,我依然會想告訴大家一句廢話:
快去買這張專輯吧!保值?。。ㄕf出了本篇文章最有引導性的一句話)
OK!我們來一首一首歌的拆解賞析。
--分割線--
OMG!我太喜歡《隨風所欲》的電吉他riff了,我時常會用電吉他的音色具備讓人瞬間進入夜晚的神奇功效來形容這把樂器,它是一劑藥,打開了你獨處時思維無限想象的時刻。
就如《隨風所欲》的名字一樣,風是自由的,它不被定義該去哪個方向。前段時間不是有一句很流行的網(wǎng)絡(luò)用語嗎?
「去作風吧,去做不被定義的風」。但是你知道嗎?他們跟你說的話真挺管用的,只是得在想通想明白了才會感同身受。
那么這首歌是端著架子跟你說些無意義的話嗎?
我開頭也說了,Penny創(chuàng)作歌曲的時候,她其實是感受派,或許也是一個調(diào)停者。她極其需要透過創(chuàng)作表達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悟,所以我隱隱覺得,Penny在寫《隨風所欲》的時候,她已然放下了某種壞情緒了,她就是一陣風,會自由來去,也能四處安家落地,黃土地、青草地、甚至是沙漠地,她如風般自由,享受這次放下某種束縛后難得的隨心所欲。
--分割線--
開始聽《小失誤》這首歌,如果換作是以前的自己,也許我會盡快草草的聽完歌曲,寫下這首歌not my type的結(jié)論。而許多年過去以后,也就是現(xiàn)在的我啦,雖然不至于改變以前的聽歌習慣,一下子來個反轉(zhuǎn)尖叫著說:「快去聽啊!這首歌是寶藏神曲啊!」這樣的話。
有一點是確認的,我聽懂了《小失誤》最后的吉他掃弦,喜歡Penny用真實樂器做音樂基底的選擇,我特別需要手指掃弦而過的摩擦感覺,如此的真實的記錄下我聽《小失誤》想通某件事的快樂。
目前我還不知道給這首歌編曲的音樂人是誰,但是我知道,他給這首歌曲做了一次漂亮的收尾,讓我頃刻間突然放松狀態(tài),伴隨一些自然系音律,結(jié)束了這首我認為可以是在陽光照射下的戶外彈奏的曲目。
--分割線--
洗澡的時候,我突然明白Penny的新專輯為什么叫《被動的觀眾》了。
這幾年發(fā)生的事情,我們無奈的被動接受各種各樣的變故,有人走了,他留下書信告別親朋。有人是被動離開,他戎馬一生,一輩子都是生活的強人,才剛準備享福的時候,卻意外地離開了。誰也不知道我們是主動的開始自己的人生,還是被動的接受一些無法預知的事情,作為一個真實經(jīng)歷生活的參與者,其實我們也是被動的觀眾罷了。
回到最開始的創(chuàng)作新專的地方,我不禁要被這首《被動的觀眾》深深刺痛,歌詞中戴佩妮寫道「誰會在乎我痛不痛」,也就這一句讓我聽完很痛,有人是調(diào)停者,也是內(nèi)省的有點自閉的人,她無疑是揭開了一個傷疤,回舔過去被動接受的傷痛,如此殘忍的對待自己,我似是在這首歌曲中看到了自己,那個被忽略的聽眾。
我為什么又換了一個名詞,說自己是聽眾呢?
因為我在聽Penny的《被動的觀眾》啊,是聽眾也好,觀眾也罷,人生的某種時刻,你的痛苦難受別人不需要理解的,也需要你自己去經(jīng)歷感受。用我玩游戲的話來說,渡劫自己的不幸福,過去了,這首歌的悲也就只是普通的一首歌罷了。
--分割線--
有意思的是,原來上一首《被動的觀眾》原來在看一場《鬧劇》。我們少了一些默契才有了口是心非的爭議,哭泣著結(jié)束這場鬧劇,?故事的高潮迎來了本個篇章的big?boss《背信者》,在一段急促的鋼琴琴鍵聲中,我們的《背信者》如黑蟻從四面八方朝著自己沖刺過來。
在聽《鬧劇》和《背信者》這兩首歌曲的時候,我有一種逐漸喪失思考的煩躁情緒在慢慢滋生。Penny說《背信者》是在生日的時候創(chuàng)作的歌曲,《背信者》也是自我剖解又一次殘忍的情感宣泄,她明白,爆發(fā)的積壓已久的壞情緒有多么的重要,式微了壞情緒的囂張氣焰,按下停止奔潰的按鍵。
--分割線--
《三四點了還沒睡》有一個俏皮可愛的調(diào)侃口吻,自言自語的說著失眠是身體的神經(jīng)反應(yīng)呢,還是我想著那個誰呢?開篇的號樂器,像極了帆船遠洋時的畫面,我喜歡這首歌給人一種腦袋放空的古怪感覺,在好像是卡祖笛的聲音出現(xiàn)后,這種俏皮的畫面又扭曲成正在辦公室發(fā)呆的狀態(tài),你不知道是拿著咖啡走向電腦前工作,還是繼續(xù)發(fā)呆思緒放空呢??
聽《多虧你啊》這首歌,我意外的發(fā)現(xiàn)Penny在唱「閑暇的速度也很怪」,「閑暇」兩字有意的加快語速,形成聲音的變形,像是在說「謝謝」一樣。
到底Penny在「謝謝」什么呢?
其實也許不是在謝謝,我們經(jīng)歷一樣被迫停下腳步去適應(yīng)新生活,有人不適應(yīng)生活變故,有人則尋求生活的突破口,但不管是哪一樣,你都要動起來了,從泥坑站起來的時候不妨回頭看一看那堆泥潭吧,然后大邁腳步往前開始新生活吧。
--分割線--
我喜歡《怕冷》和《密室逃脫》兩首歌,此刻的情緒感受下,這兩首也是最有共鳴點的歌曲。
一首《怕冷》回歸最初打動我的那個戴佩妮身影,那個聽《街角的祝福》也會心里觸動的小男孩。另一首《密室逃脫》則有些佛跳墻的音樂影子,那首《我對自己開了一槍》叛逆執(zhí)拗勁兒,狠在編曲中大篇幅的鼓點敲擊,一次又一次的敲打著自己,急需要尋找到宣泄出口,逃離出折磨自己的密室困境。
--分割線--
我始終覺得Penny的感受派創(chuàng)作很爽很過癮,從她這張專輯幾首撕扯自己傷口感受真實的情感來看,她近乎是享受于此刺激的行為,其實這也是我喜歡這張專輯的很大因素之一。
所謂在喜歡的音樂人創(chuàng)作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這不過是自己借Penny的新專輯找的一個理由。其實我這段時間的情緒一直都很失落,但不管你信不信,有那么一刻我從聽到戴佩妮的《被動的觀眾》專輯后,我感受到久違的輕松爽快,既是抒情的輕盈體態(tài),也有讓人沉沒消極的一些歌曲痛擊,所以接受自己的某個情緒脆弱時刻,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