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名論之嚴格唯名論(三)

第一節(jié):概括
唯名論是否定一般是存在的。該觀點的中心出發(fā)點是,他們相信形而上學(xué)應(yīng)該展示理論的簡單性。他們還相信,只需要提出個別或者個體,就可能完滿地解釋屬性相同,主謂語句以及抽象指稱詞。
唯名論有不同的形式:嚴格為名論,元語言唯名論,比喻唯名論,幻想主義唯名論。

?
第二節(jié) 唯名論的出發(fā)點
除上節(jié)之外,兩個新的批判對于唯實論。
第一:批判多次例證。
第二:無法不同義反復(fù)地解釋性質(zhì),種類和關(guān)系的辨別條件
?
關(guān)于多次例證
既然不同的個別在某個給定的時間例證某個一般
并且他們在那個時間點占據(jù)不同的,間斷的,非交叉的空間
但是唯名論者認為,個別共同例證這個一般預(yù)先假定,單一的實體是整個地和完全地在一個時間點上存在于非交叉的各個空間區(qū)域。
這是不可能的,一個實體不可能即在這里又在哪里。
唯實論者對此的意見是,唯名論者事先假定了一般是占據(jù)空間的,但是不是所有唯實論者這樣認為。
即使對于同意一般會占據(jù)空間的唯實論者,這種詰難也很難起效,因為他們會說:由于被個別所例證的一般的特殊本性,他們可以在某個時間點占據(jù)不同和非連續(xù)的空間區(qū)域。唯名論的哪種偏見是因為關(guān)于空間位置的語句大部分都局限于個別,為名就錯誤地假定,控制個別空間的原理可以被廣泛地運用。
《大衛(wèi)劉易斯:“由于各個一般反復(fù)地出現(xiàn),他們藐視了直覺原理。但很明顯,直覺原理是為個別而制定的,所以,那個反對意見沒有傷害性?!薄?/p>
無法不同義反復(fù)地解釋性質(zhì),種類和關(guān)系的辨別條件
通過例證一般的事物,唯實論不可能完滿的為一般提出辨別條件。
也就是說:當且僅當每個例證一般U的事物也例證一般N時,我們卻不能說U和N是同一個一般。也不能說是不同的一般。
因為即使兩個一般都被相同的事物例證,他們?nèi)匀豢墒遣煌囊话恪?/p>
個別的人類例證人類這個一般也例證無羽毛的兩足動物這個一般。
我們之所以能明白他們是不同的不是因為他們的事物集合,而是他們的內(nèi)容。
什么是他們的不同內(nèi)容,我們需要引進其他的一般,而U和N的定義包含了這些一般。
然而,僅當我們非常確定這些一般不是同一個一般,引進他們才能起到該作用。
唯名論者還說,僅當我們已經(jīng)具備了我們正試圖提供的關(guān)于一般的辨別條件的解釋,我們才能非常確定這些一般不是同一個一般。
唯實論者反駁到,我們沒有能力提供辨別條件并不等于辨別條件有問題。
有些實體如同物質(zhì)對象一樣不可能遭到反對,但是,為這些實體提供有信息的辨別條件的試圖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我們可假定,通過物體的時空位置,我們能夠形成這些辨別條件。
然而如果這種解釋被認定為完全而普遍的,它也是同義反復(fù)或者倒退的解釋。
因為時空的辨別條件又依賴于物體的辨別條件。
由此可見,對于物體來說,同樣不能提供唯名論者所要求的那種辨別條件。
我們沒有能力提供唯名論者的辨別條件并不使得物體這個范疇的合法性成為問題。
雖然上述兩個回答并不能讓唯名論完全信服。但這些都不是唯名論的出發(fā)點。至今我們所考察的意義都沒有完滿的解釋唯名論的吸引力。所有反對意見都關(guān)系到唯實論的技術(shù)困難。
唯名論的根本出發(fā)點就是在兩個有相同解釋力的理論里,我們偏好簡單的理論,這個簡單理論應(yīng)具有較少的理論承諾,它提出較少而不同的實體種類或種屬。
唯實論之本體論代表一種接受兩種范疇的本體論。它假設(shè)兩種不可歸結(jié)的實體,也就是,個別和一般。然而,按照唯名論者,唯實論的兩種范疇本體論所做的一切都可以由另一種本體論來做,即后者只向我們承諾一種范疇實體之存在,也就是個別的存在。那就是唯名論的本體論,它不再假設(shè)多次可被例證的實體。它的解釋力同等于最好的唯實論的解釋力。其結(jié)論是,基于理論的簡單性,我們不得不選擇唯名論,而不是它的競爭者,即唯實論。

第三節(jié) 嚴格的唯名論
?
什么是嚴格唯名論
根據(jù)這種觀點,唯一存在的事物就是具體的個別,但是這種觀點之中究竟什么可以被當作具體的個別也有相對的空間,有些認為日常生活的經(jīng)驗物體就是完全真實的,也有認為最好的物理學(xué)假設(shè)的對象才是真正存在的。但是具體他們選擇什么東西是個別對于接下來要談?wù)摰膰栏裎摰目蚣懿⒉挥绊憽?/p>
嚴格唯名論如何回答唯實論所解決的問題
一 如何解釋屬性相同這種現(xiàn)象
他們認為這根本無需解釋,
我們應(yīng)該把屬性相同作為世界之基本的和不可被分析的特征。
他們堅持:每種本體論的解釋必須把某些事實作為原始的或者基本的。
譬如,唯實論引進柏拉圖公式,而且告訴我們,有些對象是三角形的,乃是因為他們都例證三角形這種性質(zhì),這就是個基本事實,不需要解釋。
唯名論則更提前了一部,直接把三角形作為基本事實。
唯名論繼續(xù)攻擊唯實論,唯實論的一般缺乏所需的獨立辨別條件
?唯實論他們提出的一般究竟是什么呢?圓形是什么?
我們可以得到的唯一答案就是,圓形是一切圓形的事物所共有的一般,例證圓形就是成為圓形的。
但是被唯實論者當作具有解釋性的事實正是他們所要解釋的事實。
唯實論者用新的語言學(xué)的服飾裝扮了屬性相同這個最初的事實,我們只有解釋的假象。
不如從一開始就承認,個別是不可歸結(jié)的基本事實。
二 如何解釋主謂語句
?在第一章內(nèi),唯實論堅持,關(guān)于主謂語句的真理性的任何滿意的理論必須具備某種形式。首先它展示出,主謂語句的真理性是某些語言結(jié)構(gòu)同某些非語言結(jié)構(gòu)的相符合。第二,它必須說明,這種符合如何依靠那些指稱關(guān)系把主謂語句的構(gòu)成項同世界內(nèi)的對象連接起來。
?嚴格唯名論的解釋是
一個主謂句的形式“a是F的”,正是因為a是F的,該句子才是真的。
句子“蘇格拉底是勇敢的”是真的,就是因為蘇格拉底是勇敢的。
這種解釋滿足了唯實論者強加的兩個條件
第一,主謂語句的真理性是一個相符合的問題。如果句子“蘇格拉底是勇敢的”是真的,他的真理性在于某個非語言對象的蘇格拉底是怎樣的。
第二,上述解釋能夠說明,在主謂真理內(nèi)其起作用的相符合是一種指稱功能,它把主謂語的構(gòu)成項同非語言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句子“蘇格拉底是勇敢的”能夠告訴我們世界是怎樣的這個事實依靠下列事實:(1)該語句的主語“蘇格拉德”命名某個事物。(2)他的謂語“勇敢的”真實地修飾某些事物或者被某些事物所滿足。(3)其主語命名的事物是滿足其謂語的那些事物之一。
這樣的解釋也許讓我們感到它是無關(guān)緊要的或者枯燥無味的。但是唯名論者認為這是種美德。
而且唯名論者說,如果對唯實論的解釋繼續(xù)追問下去,同樣是無關(guān)緊要的。
對于一個事物例證勇敢這個一般的主張,我們能夠給出的唯一意義就是此事物是勇敢的,關(guān)于句子“蘇格拉底是勇敢的”真理性,唯實論的解釋同嚴格唯名論一樣是枯燥無味和無關(guān)緊要的。
這樣的反對意見并不成立。
?下一個唯名論的問題是如何解釋以下句子
(3)勇敢是一種道德美德。
(4)三角形是一種形狀
(5)希拉里偏愛紅色,而不是藍色
(6)紅色是一種顏色
(7)蘇格拉德例證勇敢
(8)柏拉圖例證智慧
(9)蘇格拉底是智慧的
(10)柏拉圖是智慧的
9,10,到7,8是唯實論的解決辦法,但是唯名論認為他們的意義完全相同。
唯名論的意見是,“勇敢”“智慧”并不是真正的名詞,他們沒有命名任何事物,這些抽象名詞根本不需要當作一般的專有名字。他們可以從語句內(nèi)被消除掉。
(4)可以重寫為
(4-A)三角形的事物是有某種形狀的事物。
(6-A)紅色的事物是有某種顏色的事物。
(3-A)勇敢的個人是有道德性的人
(5-A)希拉里偏愛紅色的事物,而不是藍色的事物。
很遺憾,就這些翻譯而言,沒有一個是令人滿意的。如果一個句子是另一個句子的翻譯或者與另一個句子是同義的,那么這個兩個句子至少具備相同的真值條件。3看起來好像是個必然真理,但是3A則可能為假。5A則可能希拉里因為紅色事物的其他屬性而選擇藍色的事物。
這時候,唯名論者選擇求助“所有其他的條件都相同”這個附加從句
那就意味著
(3-B)所有其他條件都相同,勇敢的個人是有道德性的人
(5-B)所有其他條件都相同,希拉里偏愛紅色的事物,而不是藍色的事物。
l? 可是這種方法的困難在于,我們的語言沒有足夠的謂語來保證凡當3,5是真的,3B和5B也是真的。
l? 有可能,(事實上,很有可能)有道德的人具備了某些品質(zhì),但是,我們的倫理詞匯是有限的,它并不包含與所有這些品質(zhì)相應(yīng)的普通詞。這樣,有可能,當一個人滿足了一切已被運用的倫理詞匯,此人仍然不是有道德性的人。盡管希拉里偏愛紅色,而不是藍色,當一個紅色的事物和一個藍色的事物可能滿足完全相同的非顏色的謂語時,它們也許在其他方面不同,從而,希拉里偏愛那個藍色的事物,而不是那個紅色的事物。(在嚴格唯名論的世界中,只能談?wù)撘粋€個的個體,不能談?wù)撊w)
再一次,我們的結(jié)果是,被翻譯的原句和嚴格唯名論者對該句的翻譯具有不同的真值條件。
唯名論對此的反駁是,他們被要求精確地確定該附加句所包含的一切條件,從而把該附加句從3B,5B中消除出去,這種要求是種誤導(dǎo)。在每個實例中,該附加從句的使用之所以是恰當?shù)?,正因為我們不可能預(yù)先確定這些條件是說明。所以該附加句是恰如其分的,進一步分析是不需要的。
但是唯名論的問題還不止這些,我們注意到以下這些句子的真值好像使我們承諾一般的存在。
(11)那個西紅柿和那個消防車的顏色是相同的。
(12)他與他的表弟的性格是相同的。
這兩句不包括任何抽象單數(shù)指稱詞。相反,它們所包括的好像是普通詞“顏色”和“性格“,他們可真實的修飾一般,很明顯,嚴格唯名論者處理所謂的一般指稱詞的普通策略不再使用了。
?在此,一種可能的策略是引進副詞來修飾動詞“是相同的“,這樣,嚴格唯名論者可能說
(11-A)那個西紅柿和那個消防車在顏色上是相同的。
(12-A)他與他的表弟在性格上是相同的。
當然,他們還補充說,表達相同性的不同形式的副詞是不可分析的表達式。
當然,一旦嚴格唯名論滿意的解讀了這些句子,唯實論者會馬上用其他的句子向嚴格唯名論者作出新的和不同的挑戰(zhàn)。其結(jié)果是,嚴格唯名論所提議的方法能否完全實行仍然不太清楚。
還有的問題是,有些句子表達人們的嘗試所贊同的信念,它們不能被重寫為關(guān)于具體的個別之判斷。
但是唯名論堅持,凡當具備強大的解釋力和其他理論優(yōu)點的一種哲學(xué)解釋與一些日常信念的沖突時,恰當?shù)耐緩揭苍S應(yīng)該時修改日常信念,而不是摒棄哲學(xué)理論。對于有些日常信念根深蒂固地具有柏拉圖哲學(xué)的色彩,他們并感到驚訝。他們提醒大家,從哲學(xué)的誕生起,形而上學(xué)的唯實論一直在進行論戰(zhàn),有些日常信念收到了唯實論的污染,這已經(jīng)在我們的預(yù)料之中。唯名論不能清除這種污染的這個事實不可用來反對他們的理論。
唯名論的問題依然沒有結(jié)束,注意到,對于嚴格唯名論者可能取得的任何成果都存在真正的代價。
第一:為了只包含個別而沒有一般的單一范疇的本體論,嚴格唯名論者不得不把大量的事物當作不可分析的或者原始的。為了處理11至14這類句子,嚴格唯名論引進了無限的副詞,他們都必須被當作為不可分析的。
?第二:對于包括抽象指稱詞的句子,嚴格唯名論的解釋具有零零碎碎的這種性質(zhì)。他們要我們重新對付每個句子。他們沒有提供我們一個普遍的方向,即如何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可找到一個翻譯句。
既然嚴格唯名論堅持,根據(jù)理論的簡單性,他們的解釋優(yōu)于唯實論的解釋,上述幾點是值得注意的。在本體論上,他的簡單性在于它提出了較少的實體范疇,可是,它比唯實論難處理的多得多。它的理論詞匯包含多得多的演示的或者不可分析的概念。它對抽象指稱詞這個重要現(xiàn)象的解釋是零零碎碎的,沒有唯實論那么體系化。在這方面,唯實論者提供了單一的直覺上滿足的解釋,而嚴格唯名論者提出了毫無明顯聯(lián)系的雜亂無章的解釋。即使嚴格唯名論的計劃能被執(zhí)行,我們?nèi)匀徊惶宄?,他們的成功會?dǎo)致毫無疑問的接受他們的理論。在評論這個爭端時,我們必須斟酌他們的解釋在本體上的簡單性與唯實論在解釋上的簡單性。他們時兩種不同的簡單性。作為一種本體論,哪種解釋是較好的選擇并不是馬上就清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