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雅趣?既尊重生命,也尊重對他人的態(tài)度
你做人有雅趣么?
談到雅趣,很多人會想及《浮生六記》里的蕓娘,“靜室焚香,閑中雅趣。蕓嘗以沉速等香,于飯鑊蒸透,在爐上設(shè)一銅絲架,離火半寸許,徐徐烘之,其香幽韻而無煙。”,“余閑居,案頭瓶花不絕?!?,“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蕓用小紗囊撮茶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薄鹊?,頗見其情趣。
但我唯獨對其中一件事,耿耿于懷。
“蟲死了,樣子不變。咱們找螳螂蟬蝶之類,用針刺死,用細(xì)絲扣著蟲脖子,系在花草之間,整理一下蟲腳:或者抱著花梗,或者踩著葉子,栩栩如生,不好么?”
原來這蕓娘為迎合丈夫,于是提出,插花有風(fēng)晴雨露等妙處,但在畫畫里面,有“草蟲”畫法,為什么不在插花當(dāng)中,運用其“道”,然而沈復(fù)提出,蟲子是不受控制的,蕓娘便說找到螳螂蟬蝶這種小昆蟲,用針刺死,然后綁在上面,這樣就形象了。
我總以為,這樣她自己也知道是“罪過”,然而為討好丈夫,作出此舉,并未見得雅也。

(實話說,這對夫婦感情是非常好的,唯一讓我感覺不滿的是其中蕓娘諸多迎合,雖然令人感到十分“美”但卻可以感到,其中之不足,甚為憾也。)
我一貫以為,生命是足夠使人尊重的。
我每當(dāng)經(jīng)過小葉黃楊的時候,尤其冬季,它的葉子全都凍得紅彤彤的,樣子很別致,而且有點通透之感,又有種嬌艷之美,然而你能感動,其中蓬勃的生命力,那種不甘屈服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毅力,它在熬寒冬。
可以說,小葉黃楊給我感覺是一種很可貴的植物,從它的身上,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肅容: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而能夠這樣毅力熬過寒冬的,亦值得尊敬。

(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感謝分享,這個是有點遠(yuǎn)的圖片,個人建議生活里,可以近觀一下,更加生動。)
對于生命的尊重,我以為至少蕓娘在以針刺昆蟲而滿足“雅趣”上面討好丈夫,自己也知道是“罪過”然而此舉,實在有點荒謬。
或許有人會說,“你難道不踩死昆蟲嗎?”,“蚊子你不殺嗎?”,但要知道,生命,蚊蟲噬咬,有害,人們厭惡而恨不能殺之,然而蝴蝶螳螂等,沒有惹到你,卻將其殺掉又綁起來,以為之美,這種心態(tài),我感覺是有點殘忍了。
這種美,我不是太能接受。
龔自珍有《病梅館記》,“以夭梅病梅為業(yè)以求錢也?!?,商人為了牟利,將梅花扭曲形狀,違背天性,而賣出高價,此乃違背自然之道。
“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yǎng)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此乃對植物之摧殘,不尊重其天性而為個人牟利,故意將其畸曲,而獲利于市場,形成其風(fēng),對梅來說,無異于對其天性的剝奪。

(圖片來源:《南方周末》,眭達(dá)明,《龔自珍的不孝子:邊改父親文稿邊敲牌位咒罵》)
生命應(yīng)當(dāng)是自由,而且得以尊重的。
而不是為了獲利而賣出高價,去違背它的天性,對它作出種種摧殘之舉。
而在動物一事上,我總是尊敬孫思邈。
他提倡不以動物入藥,此中慈悲,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藥王孫思邈,古今推崇。)
對昆蟲或者其他類型的動物,或者植物,人總該有相應(yīng)的慈悲心,或者尊崇的心思,因為敬畏天道與人命。
然而除了生命外,還有一個人的態(tài)度。
我曾見一些人,為了彰顯自己的聰明,而不斷貶損他人。
比如,將歷史上,紀(jì)曉嵐批改卷子,“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形容其不知所云(“兩個黃鸝鳴翠柳”)與不知所往“一行白鷺上青天”拿來用于中傷其他人。
第一這類人本身自己也沒什么詩詞境界,第二,往往喜歡通過這樣貶損他人的作品來達(dá)到滿足自己“優(yōu)越感”而顯得高人一等的“趣味”,好像顯得雅致了。
但是實際上一點也不雅致,反而凸顯這個人為人的不尊重。

(圖片來源:狗娃典藏日漫,《這才是最真實的紀(jì)曉嵐:相貌丑陋還口吃,一頓飯甚至要吃掉十斤肉》)
但凡這個人有點水平,人家也說的過去,然而這種人其實也不懂,并且自己寫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但為了貶損他人,“妙用”這類“詩詞”來形成“判斷”而彰顯高明,結(jié)果反而顯得很可笑。
我見過不少人,詩詞做的不好,水平也不高,但卻極為擅長各種方式去對他人的作品甚至人品進(jìn)行攻訐,實際上早已偏離正道。
一個真正的詩人一定是注重詩意,而不是注重在如何傷害他人面子,自尊心以及人格上面。
至于紀(jì)曉嵐,他在那件事上,如果有善意,按照他的地位,你尚且還可以說是“文人笑談”,但是,在實際上,我們生活當(dāng)中,或者網(wǎng)絡(luò)上看別人的作品,首先自己作品水平不怎么樣,其次,很多自己也不懂的,卻對別人作品指手畫腳,并且掌握很多“貶損”人的方式,這種不尊重人的態(tài)度而顯得自己特別高明,特別優(yōu)秀……這本身就證明你既不高明,也不優(yōu)秀了。
然而還在那邊洋洋自得,沾沾自喜,甚至有他人附和,而覺得找到“同道中人”,這不是“同道中人”,這充其量是跟你水平差不多的人,妄圖跟你一樣,彰顯高明和顯擺自己有學(xué)問罷了,然而事實上,不僅學(xué)問沒有,而且連基本對他人尊重也沒有。
所以,實際也沒有必要,拿著一些笑話,為了彰顯自己高明,而毫無節(jié)制地去傷害他人,顯擺自己。
說的難聽一點,即便你的水平很高,對他人,即便對方水平很差,也應(yīng)當(dāng)有一分尊重。
什么叫做雅趣?
我認(rèn)為對一個人生命的尊重,有其莊嚴(yán)性,才會有真正的雅趣。
否則,蕓娘無以服我,附庸風(fēng)雅者,同樣難以令我恭維。
而在態(tài)度一事上,你的態(tài)度決定了你的水平。
只有謙恭之人,才能真正虛心向?qū)W,否則,總是孤傲,眼高于頂,這也可以說是你學(xué)問不夠通達(dá)的緣故。
因此為文或者為人,或者其他,但凡有一點謙虛之心,也應(yīng)當(dāng)在所有生命面前,保持應(yīng)有的敬重。

(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便是清高孤狂如徐渭,心中有的是百姓,而不是其他。
徐渭與解縉、楊慎,并稱明代三大才子之一。)
尊重他人,亦是尊重自己。
尊重生命,也是為自己修福。
而真正的雅趣,從來不是說你用了名人典故,或者用了風(fēng)月竹石,用了各種人物傳說,各種牽強(qiáng)附會,或者另辟蹊徑,拜高踩低而能達(dá)到的……真正的雅趣,它本身是人文的。
它不是你附庸風(fēng)雅或者牽強(qiáng)附會一系列東西就可以獲得。
而隱藏在其間的,唯有兩個字:人性。
所以,但凡利用以及糟蹋人性者,他們的作品也往往不堪入目,如果不能改變這種情況,那么仍然,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表面上再是如何風(fēng)雅,終究逃不過一生一場爭名奪利當(dāng)中,慘敗的下場。
當(dāng)然,并不是所有附庸風(fēng)雅或者偽裝高明的人,就能如何寫文或者如何做事……他們很多也不會做事,因為致力于經(jīng)營的,從來不是事功,而是名利。
也唯有名利,而去勾心斗角,至于其他本事,沒有的,而能夠靠著這個“贏過了”很多老實人、讀書人,但是,終究騙不過自己,騙不過良知,騙不過天地,騙不過他人。
總有一天,一切也會露餡的。

(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感謝分享:鄭板橋塑像。)

(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感謝分享:鄭板橋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