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淮”輪的故事

imo:8311845 呼號BPXO,1983年天津新港船廠建造/船廠編號238??傞L120米 垂線間長108米 船寬17米 型深9.8米 滿載吃水5.801米,夏季干舷4米/冬季干舷4.12米/熱帶干舷3.88米,總噸5002.36 凈噸2601.23 載重量2070噸 滿載排水量5990噸 空船排水量3616噸。貨艙容積1531立方米。主機:SULZER 6RD44柴油機2臺 合計功率4414千瓦x轉(zhuǎn)速250rpm。主發(fā)電機:250千瓦x3臺,330.75千瓦x3臺;應(yīng)急發(fā)電機:88.32千瓦x1臺,75千瓦x1臺。載客量948~1130人。






1983年左右,當時的大連海運局看到當時渤海灣沿岸地區(qū)城市的航線客/貨運量逐步增大,現(xiàn)有的“天”字號系列等客船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客貨運輸?shù)男枰?,向天津新港船廠申請建造新船的計劃,這艘船(“天淮”)就是其中之一,在經(jīng)歷了建造,下水,舾裝,試航之后,最后交付給大連海運局,隨后這艘船在大連-煙臺,大連-天津等航線上搭載大量的旅客和貨物往返于兩地之間,這艘船最早的涂裝是以船底灰色,上層建筑白色,煙囪顏色灰色為主,在這條航線上,這艘船是當時渤海灣最大的客船,也是在1985年客滾船“天鵝”輪到來之前在當?shù)睾痛筮B海運局當中是最好的一艘客船的其中一艘,船內(nèi)裝修設(shè)施比較一般,吸引了一些乘客,這艘船,在渤海灣運營了很多年,留下的記憶我感覺也是比較多的,這艘船的所屬公司經(jīng)歷了從大連海運局變更為大連海運集團,再到中海客輪有限公司(簡稱中??瓦\),煙囪標識最早是沒有標識的,后來又中國海運集團的標識,再后來這艘船的涂裝變更為跟棒棰島和海洋島客滾船一樣的涂裝布局樣式,00年代初左右,山東-遼寧區(qū)間的客船的運輸密度不斷下降,被客滾船取代,這艘船的客運量也出現(xiàn)了減少,這艘船最后在2007年左右因為船齡等原因,退出渤海灣運營,這艘船也是中國海運集團在渤海灣最后的幾艘客船當中的其中一艘。


小內(nèi)容:
客貨船與客輪時期的渤海灣水路客運
客貨船是載客又兼運一定數(shù)量貨物的船舶,以載客為主載貨為輔。它一般設(shè)有2~3個貨倉,其結(jié)構(gòu)與設(shè)備均應(yīng)按客船標準要求配備。長征號客貨船是新型沿??拓洿?由上海滬東船廠建造, 建成于1971年,是中國當時最大的甲型沿海客貨船,最大的特色是兩艙不沉制,屬 性:運貨客的船(來源于搜狗百科的客貨船詞條),缺點就在于貨物配載不均勻等,當時渤海灣也有類似的客貨船,幾艘“天”字號(如天山,天江,天潭等等)都是那個時候沿??拓洿拇?,建造于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左右,由交通部大連輪船公司所屬,當時經(jīng)常往返于大連-煙臺,大連-龍口,大連-天津等等,應(yīng)對當時客流不足,當時利用遠洋貨船新華2輪等船,船上每個起貨機平臺下都閑置著一個很大的衛(wèi)生間,水手長說這艘船以前也當過客船,旅客發(fā)張席子,就躺在貨艙里的二層甲板上,像過去的大車店一樣,下層甲板裝貨,還裝過坦克和豬呢。怪不得我們這艘3000載重噸的小船,當時配備了42名船員,竟然還有好幾個空房間,而我兼任管事之后,就住在廣播室里,天天可以用電唱機聽黑膠唱片。其實這種多功能的理念,直到80年代后期,我國建造的最后幾款客船仍在沿用,這也是當時運力極其短缺而無法更多考慮乘客的舒適和尊嚴吧。(來源于文章與祖國一起成長 | 我與中國客輪的30年淵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