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一個樓房大小的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時速2.7萬公里
地球是太空中的一顆普通星球,位于太陽系中,但太陽系中也有很多其他的天體,除了我們常說的太陽、月亮和八大行星,以及一些衛(wèi)星、矮行星、彗星之外還有很多小行星,這些小行星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徑可達數(shù)百公里,最小的卻如同塵埃。

在我們的地球周圍的空間中,也有著很多的小行星存在,甚至有很多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和地球相似,如果不計大小的話,甚至可以說時刻都有小行星闖入地球的大氣層,只是這類的小行星質(zhì)量非常小,直徑大都以厘米計,對人類和其他生命物種都不會有什么危害,進入地球大氣層就會氣化掉,因此常被天文學(xué)家們忽略不計。

但是直徑超過5米的小行星就很難在地球大氣層中完全汽化掉了,直徑10米左右的小行星就會造成災(zāi)害,比如2013年時在俄羅斯車爾雅賓斯克上空降落了一個小行星,其直徑就在10米以內(nèi),爆炸聲造成了地面上1000多戶人家的窗戶破碎,上千人的聽力受到了影響,它在冰凍的湖面上砸出了一個洞,幸虧其降落地點荒無人煙,不然就容易造成災(zāi)害。


個頭較大的小行星可以被人類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不過這也需要達到一定程度的小行星才可以,通常直徑10米以上的小行星都是可以被望遠鏡觀測到的。比如就在昨天(6月5日),美國宇航局(NASA)小行星追蹤計劃發(fā)現(xiàn)一顆直徑16米至36米的小行星,就像一座樓房大小,被編號為“2019 KA4”,它于今年5月29日才被發(fā)現(xiàn),昨天它以每小時時速約2.57萬公里的速度(每秒7.5公里),在最近時距離地球約322萬公里的地方掠過地球,可以說是與地球打了個照面后擦肩而過又各奔前程。


如今很多國家的天文臺和一些國際天文組織也都建立了小行星觀測和預(yù)警系統(tǒng),每1個被發(fā)現(xiàn)的小行星都會被記錄在案并跟蹤觀測。特別是那些直徑超過100米,與地球軌道最近距離小于500萬公里的小行星,都會被天文學(xué)家納入重點觀測對象中,因為它們都是會對地球具有極大潛在威脅的天體。


通過對小行星的跟蹤觀測,世界各國天文臺和一些國際天文學(xué)組織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近2000顆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它們都是被跟蹤觀測的對象,其運行軌道和周期都被精確計算,軌道如果與地球軌道相交的概率比較大的話,天文臺和國際天文學(xué)組織就會發(fā)出預(yù)警,如果概率特別大的話,那么就需要人類共同應(yīng)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