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重難點知識一網打盡!【選必二】| 0基礎救星

群落

群落定義特征及類型
1.群落定義
相同時間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 叫做群落。
2.物種組成(群落最重要的特征)
①意義:是區(qū)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②衡量指標:群落的豐富度(一個群落中的物種數目)
③規(guī)律:不同群落豐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熱帶地區(qū), 單位面積內的物種越多。
④群落的優(yōu)勢種(對群落結構和形成有明顯控制作用的植物)
通常是那些個體數量多、投影蓋度大、生物量高、體積較大、生活能力較強的植物種類。
3.群落類型
- 荒漠生物群落:沙礫裸露,植被極度稀疏

特點:分布在極度干旱區(qū),降水稀少,物種少,群落結構非常簡單。
生物具耐干旱特性(仙人掌、駱駝剌屬植物、爬行類、嚙齒目。鳥類、蝗蟲)
- 草原生物群落:以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優(yōu)勢,有少量灌木

特點:分布在半干旱區(qū),降水不均勻,物種少,群落結構相對簡單。
植物往往葉片狹窄,表面有茸毛或蠟質層,抵抗干旱;動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點
- 森林生物群落:樹木繁茂,樹冠遮天蔽日

特點:分布在濕潤或較濕潤地區(qū),群落結構非常復雜且相對穩(wěn)定


- 草原群落中的植物往往葉片狹窄,表面有茸毛,能抵抗干旱

種間關系
1.捕食: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作為食物。包括食肉、食草。

2.種間競爭:兩種或更多種生物共同利用同樣的有限資源和空間而產生的相互排斥的現象。

- “你死我活”型

- “此消彼長”型
【生態(tài)位】
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
生態(tài)位重疊越大,競爭越大,一般競爭結果,通過自然選擇生態(tài)位錯位,實現共存

- d越小,競爭越激烈
3.寄生
(1)關系:寄生者從宿主的體液、組織或已消化的物質中獲取營養(yǎng)并通常對宿主產生危害
(2)舉例:噬菌體與細菌、菟絲子與大豆、蛔蟲與人。

4.互利共生
(1)關系特征: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同生共死。
(2)舉例
①地衣:光合藻類和真菌的共生體,藻類制造有機物,真菌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②豆科植物與根瘤菌:植物供給根瘤菌有機養(yǎng)料,根瘤菌將空氣中的氮轉變?yōu)橹参锟梢晕盏男问健?/p>

5.原始合作
(1)關系: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時,雙方受益;分開后,也能獨立生活。
(2)舉例:??图木有?/p>



群落空間結構
1.垂直結構
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
- 影響因素
陸生群落:光照、溫度等;水生群落:光照、溫度、氧氣等。

2.水平結構
(1)含義:在水平方向上,群落的空間結構常呈鑲嵌分布。
(2)表現: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別。
(3)影響因素:受各種因素如地形、土壤濕度和鹽堿度、光照強度、生物自身生長特點,以及人和動物的影響等。


群落的演替
1.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叫做演替。
2.類型

3.群落演替的一般趨勢
物種多樣性增加,結構復雜程度增加,自我調節(jié)能力增強,穩(wěn)定性增強,環(huán)境資源利用率提高。
4.群落演替的結果
當一個群落演替到與當地的氣候與土壤條件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時候,演替不再進行。
在這個平衡點上,群落結構最復雜也最穩(wěn)定,稱為頂極群落。
地球上現存的群落大多處于頂極狀態(tài)。
頂極群落主要由當地的平均溫度和年降雨量決定。如在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下,頂極群落是熱帶雨林,在極端缺水的條件下,頂極群落是沙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