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東大肛腸醫(yī)院:腸鏡檢查難受嗎?什么情況下需要做腸鏡?
經(jīng)常有患者朋友來咨詢腸鏡的相關問題,他們中的許多人,因為不了解腸鏡的原理,或者出于害羞、擔心、害怕等種種原因,而不愿做檢查。今天,我們整理了比較常見的5個問題,來給大家解答。
1.腸鏡檢查的過程是怎樣的?
腸鏡是一根纖維軟管,直徑約1厘米,長約1、5米,可彎曲,前端裝有攝像頭、充氣沖水裝置等。腸鏡從肛門插入,一路前進,進入結腸。醫(yī)生通過顯示屏就能清晰觀察到腸道內部情況,不會遺漏微小病變。
大家可以想象腸鏡就像醫(yī)生走進了我們的腸道,能夠非常直觀地看到所有情況,讓疾病無所遁形。
2.腸鏡檢查是不是很難受?
腸鏡檢查確實會有一些不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疼痛:主要來源于腸鏡在腸道里扭曲導致腸道痙攣帶來的不同程度的疼痛。
腹脹:為了更好地暴露視野、方便操作,腸鏡檢查時會向腸道里打氣,讓腸道膨脹,這會造成腹脹甚至腹痛。
異物感:這恐怕是很難回避的,畢竟是有異物進入體內。
不過,大家不用擔心,因為隨著無痛腸鏡的普及,這些問題已經(jīng)迎刃而解——無痛腸鏡就是在全麻狀態(tài)下做腸鏡檢查,所以患者不會感到明顯不適。
3.腸鏡能檢查哪些問題?
腸鏡檢查能了解多個部位的健康狀態(tài),如肛管、直腸以及結腸,也能看到回盲部。腸鏡檢查還能鉗取組織做活檢,精確診斷和鑒別多種疾病,如炎癥、息肉、腺瘤、腸結核、腸惡變等等。
尤其是在腸惡變的診斷上,其它的檢查,像CT 、PET-CT和X線等影像檢查都不如腸鏡直觀、及時、準確。因此,腸鏡也被稱為診斷腸惡變的“金標準”。
4.哪些人需要做腸鏡?
正如上一個問題所說,腸鏡能查明整個大腸的病變,所以如果你有以下癥狀和不良情況,建議重視腸鏡檢查。
1、大便化驗時發(fā)現(xiàn)潛血陽性;
2、一級親屬有結直腸ai病史;
3、以往有腸道腺瘤病史的患者,就是以前做過腸鏡發(fā)現(xiàn)有腺瘤,無論當時是否取掉,都屬于高危人群,也需要定期復查;
4、本人有ai癥病史;
5、有排便習慣的改變,如大便次數(shù)增多、大便形狀改變等;
6、符合這任意兩項癥狀的,比如有慢性腹瀉、慢性便秘、大便有粘液有血便、有慢性闌尾炎或者闌尾切除史、有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病史、長期精神壓抑抑郁,以及還有消瘦、乏力等報警信號。
5.做了腸鏡后就一勞永逸了嗎?
如果腸鏡檢查沒有陽性發(fā)現(xiàn),之后可以每5~10年復查一次,期間有排便習慣改變、便血等情況,再及時就診,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或者有顯著癥狀,就要根據(jù)具體情況治療,然后遵醫(yī)囑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