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火柴人好幾把煩


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 情報姬
轉載事宜請后臺詢問哦
文丨折舟 審核丨春辭
排版丨絡牙

梗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進化成了很難用語言去形容的樣子。
這大概是因為梗在形式上已經(jīng)不再必需文字,而我們日常使用的字詞里自有理性和邏輯的框架,而離了字詞的圖像往往像一只脫韁的野狗,完全不受意義的約束。
于是越來越多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梗,以讓人摸不著頭腦地形式爆火。
前幾天火到掛在B站首頁下不來的電搖嘲諷就是這種東西。

第一次在QQ群里看到這玩意的時候,我是沒什么波動的,狗群友一天發(fā)的弱智梗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它沒頭沒尾地夾在其中一點也不顯眼。
然后在第二天,這個破玩意兒就爬滿了我的B站首頁。當時我還不知道這個起碼要流行二十多天的黑色火柴人叫什么名字,只是逐漸迷失在一個又一個相關視頻的推薦中,迷失在他抽象如故障的舞步里。

沖浪利索的朋友們對這個已經(jīng)快要過氣的小人肯定不陌生,而“電搖嘲諷”這個梗的全部內容就是兩個奇形怪狀的火柴人面對面搓動自己的身體,并且背景播放著魔性的電子吉他聲,節(jié)奏和火柴人的晃動高度同頻。
這個宛如斷片的動作和它的BGM極其魔性,而且我不負責任地猜一下,大部分網(wǎng)友看到它的反應應該和我差不多:
“這火柴人好幾把煩”。
這個舞步風騷又惹人煩躁的特性被廣大UP主們敏銳地捕捉到,并在各種二創(chuàng)里迅速翻紅。在各個鬼畜視頻里,這個火柴人的用途都基本一致:在角色某個計劃得逞,導致局面反轉后,他就會搖身一變成為電搖小人,用魔性的晃動同時打擊對手的尊嚴和精神健康。
比如在視頻《JO 極 嘲 諷》里,UP主就在承太郎和dio決戰(zhàn)的經(jīng)典翻盤局里加入了電搖嘲諷。
意氣風發(fā)的DIO

和最后關頭猛裝一把的承太郎

還有UP主毒流Toxin的《正 義 の 嘲 諷》更是經(jīng)典,把電音嘲諷加到抖音和微博上那種劣質的雞湯視頻的結尾,于是本來油膩惡俗的雞湯就變得有種刻薄的快感。



而up主代坤家忠厚老實的《兩 小 兒 辯 日》是少見擺脫了這種劇情的鬼畜,把電搖還給了最本真的精神污染。

當然,還有少不了的縫合:

這個電搖小人最初是由國外一名知名鬼畜作者Cyranek制作而成,不知道是哪來的靈感,從一幅瑞典壁畫上找到了一個姿勢魔性的小人,又在游戲《吉他英雄3》中“Guitar battle”的環(huán)節(jié)里找到了幾個動感的橋段,宛如失真的經(jīng)典電吉他聲音動感地響起,屏幕上的小人不甘寂寞地扭起了自己的屁股。

如果你懶得翻墻,可以在B站上看4K復刻的原版視頻。(不過實在判斷不出來修復在哪就是了。)

由于Cyranek鬼畜大神的身份,加之《吉他英雄3》這款游戲在歐美的知名度,這個梗很快躥紅了。但是就像其他無數(shù)的梗一樣,除了引起外網(wǎng)網(wǎng)友們一小陣的興趣,并沒有再引起什么波瀾,并且在它傳播的過程中,沒什么人用它來表示嘲諷。
但誰都沒有想到,這個來自瑞典地區(qū)一千八百年前年前的壁畫小人和簡中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能夠產生這么離奇的緣分。
為什么,偏偏是這么個小東西能夠在2022年夏天的B站火的一塌糊涂,并成功污染了無數(shù)網(wǎng)友的精神呢?
當然,差不多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些梗莫名其妙地躥紅,除了運氣沒法解釋。
但電搖嘲諷可能并不在其列,因為這個小玩意兒鬼畜的行為模式對很多網(wǎng)友來說并不陌生。比如極多網(wǎng)友在打游戲的時候會有嘲諷敵人的習慣,而這個嘲諷,就是站在敵人臉上跳舞。
比如電競名場面:

再比如拳皇里經(jīng)典的嘲諷動作:

這個仿佛自己抽風一般的嘲諷,非常廣泛地見于各個游戲場景,并且嘲諷的方式也和電搖小人如出一轍:通過抽風,惹煩甚至惹怒對方。
而其簡陋的線條又天然符合熱衷于玩梗網(wǎng)友們的需要:足夠抽象,且不帶有任何其他作品的元素,不會冒犯到任何圈子里的人。
而如果你對前兩年的一部神經(jīng)病動畫有印象,那你就不會奇怪電搖小人精神污染的效果為何有些熟悉:

不論是玩游戲時慣用的嘲諷方式,還是接觸到的抽象的文藝作品在精污上的表現(xiàn)手法,都在國內玩梗人腦子里種下了這種共通印象。于是,當這個魔性的小人被用來表示嘲諷的時候,一切都變得如此順理成章。
最近幾年,梗進化的主要方向就是越來越不可言說,越來越抽象,而在人人多少都有點發(fā)病的簡中互聯(lián)網(wǎng),電搖嘲諷的火,其實就是巧合又自然的一件事。

hi,這里是情報姬~?
想更早看到編輯們的文章,可以wx關注下我的公號
這對我來說很重要,筆芯

往期精彩,點擊可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