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中國丨李蘭迪《青春萬歲》戲劇舞臺劇本臺詞

《青春萬歲》
——故事里的中國
表演:李蘭迪 姜梓新 胡可女 臧洪娜
楊薔云:蘇寧,李春,鄭波,吳長福,同學們,我們的幸福泉開始噴水了,這個是來自人民自來水廠的甘泉,干杯。
同志們:干杯,干杯。
吳長福:我這水杯全是牙膏味又涼又苦的。
女同學:大家早。
同學們:早,早,早。
李春:歡迎我們的班長,請喝幸福泉水。
袁新枝:媽呀,這幸福泉是開在牙膏廠邊上了吧。
楊薔云:我最喜歡的就是每天早晨在洗手池的旁邊透過宿舍樓道的窗戶,看見綠色的田野,還有遠處的道路和池塘。
鄭波:我昨天晚上腿有點疼,不過我還得抓緊時間訓練,感謝學校領導的信任讓我能夠作為學生代表走過天安門,雖然不能做一個英姿颯爽的戰(zhàn)士,但是我希望在國慶游行的學生隊伍中,我是最有軍人氣質(zhì)的那一個。
袁新枝:剛開學校隊迎接了新挑戰(zhàn),參加北京市中學生籃球賽,我要給自己加油,我的目標是學會打配合,投籃要準確,爭第一,扛紅旗。
李春:高中最后一年了,我怎么沒覺得數(shù)學題有什么難度,看來我是離目標更近一步了,高三對我來說很關鍵,全班第一沒勁,爭個全校第一吧,我要考上清華。
蘇寧:我還是喜歡妙玉,《紅樓夢》里她是我最喜愛的人物,干凈,整潔,有思想,每當我委屈的時候我就把它翻出來看,看一次哭一次,我怕看她的結局,我總覺得我就是她。
楊薔云:你怎么能是她呢。
吳長福:我最喜歡睡覺,我最喜歡窩在溫暖的被窩里,當然吃早飯的時候也是很開心的,如果再能有點肉包子就更開心了,我是不是太有夢想了。
女同學:是是是。
楊薔云:幸福的泉水肯定會變成知識泉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沐浴在學習的甘泉里吧。
趙媽:二小姐。
蘇寧:趙媽,你以后別再來了。
趙媽:二小姐。
蘇寧:你別再叫我二小姐了。
趙媽:小姐都不讓交那我叫你什么。
楊薔云:就叫她蘇寧,您別再來了,走。
趙媽:二小姐。
蘇寧:你。
趙媽:別坐,你們笑什么呀,下星期我再來看你,我走了。
蘇寧:楊薔云,你看她一點都不配合我。
鄭波:沒有這么幫助同學的。
楊薔云:都笑什么笑啊,我?guī)湍銖土暋?/p>
鄭波:李春,你快板我看看這道題,我快敗在它手里了,跟數(shù)學做斗爭太難了,倒不如讓我去給黨送幾份文件,那是我最樂意的。
李春:那你就把這幾題數(shù)學題當作你作斗爭的對象。
楊薔云:鄭波加油,我們就要像志愿軍攻克敵人防線一樣攻克這道數(shù)學題。
李春:你嚷嚷就能攻克嗎。
楊薔云:這好歹也算一個奮斗目標嘛。

吳長福:我從小沒吃過奶,我媽是用面糊把我喂大的,這腦子呀就跟糨糊一樣,寫不出來。
袁新枝:同學們,你們真該上街看看去(小小臺詞君),簡直是幸福,國慶節(jié)快來了,大街上賣檳子,葡萄,香蕉,大鴨梨,紅瓤德州大西瓜,棗泥餡翻毛月餅。
吳長福:哎喲,你快別說了,你說得我都餓了。
楊薔云:你餓什么餓呀,回來寫題。
袁新枝:對,我不攪和你們了,快做題。
吳長福:新枝,勞駕給我講講這題唄。
鄭波:勞駕,千萬別說,我馬上就要做出來了。
袁新枝:我不多嘴,那我去操場上打球了。
吳長福:哎,新枝。勞駕,李春給我講講這題唄。
李春:吳長福,你腦子里就是想著吃的多,題的少,自己想去。
吳長福:我請你吃翻毛的大月餅。
李春:不稀罕。
鄭波:我做出來了,看著大家攻克難題的樣子,我愛極了這個集體,也為她們感到幸福,我十四歲參加地下黨,有多少女同志渴望知識,卻因為工作的原因輾轉南北,沒有辦法學習,新中國真好,同學們真好。
李春:下課了。
張世群:楊薔云。
楊薔云:張世群。
張世群:你還記得我呀。
楊薔云:我當然記得你了,我們一起開過團市委座談會呀。
張世群:我也記得你。
蘇寧:你們先聊吧,我先回去了。
楊薔云:你別走呀,這是我好朋友蘇寧,這是張世群。
張世群:你好。
蘇寧:你好,我還是有點不舒服,我先回宿舍了。
楊薔云:你現(xiàn)在在哪兒上學呀。
張世群:地質(zhì)學院,我呀打算在窮鄉(xiāng)僻壤干一輩子,當個“土地爺”。
楊薔云:真了不起。
張世群:哎,那等你畢了業(yè)也來考地質(zhì)學院嗎。
楊薔云:我去做“土地奶奶”嗎,你們來我們學校干嗎呀。
張世群:我們來發(fā)招生啟事,這是我小學弟。
趙塵:我叫趙塵,六十五中高中二年級甲班,是地質(zhì)興趣小組的組員。
楊薔云:你好。
趙塵:你好。

楊薔云:我叫楊薔云,以后每周六日我都能去參加你們小組活動嗎。
趙塵:當然可以了。
張世群:那太好了,那樣我們能經(jīng)常見面了。
楊薔云:是呀,那太好了呀,我就不耽誤你們了,祝你們招生順利。
張世群:好啊,那我們周六周日興趣小組見了。
楊薔云:嗯。
張世群:好,再見。
楊薔云:再見。
趙塵:再見。
張世群:走吧。
鄭波:薔云。
楊薔云:鄭波。
田林:鄭波。
鄭波:田林,老戰(zhàn)友,你來我們學校干嗎。
田林:約校長談一篇稿子。
鄭波:好久不見了,你最近在哪兒工作呢。
田林:我調(diào)到《青年日報》做編輯了,你長高了嘛。
鄭波:記得一九四八年冬天是咱倆最后一次聯(lián)系。
田林:當時我把裝著傳單的書包和你的書包換了個個兒。
鄭波:是啊,想起來真驚險,但是也真帶勁,那時候多有意思。
田林:那時候你十四歲,一個小不點兒。
鄭波:你自己不也是一個小不點兒嗎。
田林:當然,我也是一個小不點兒。
鄭波:我們都是少年布爾什維克,隨時準備被捕,犧牲。
田林:今天見到你我特別高興,作過地下斗爭的同事之間好像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鄭波:是特殊感情,你不是還要找校長嗎,你快去吧。
——待更——
如需整理《故事里的中國》更多期臺詞,可找公眾號【小小臺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