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頤物語:真正壚土鐵棍山藥!一口粉糯香甜
一到山藥上市的時候,小編總會買一些回家,蒸著吃,或者和小米一起熬粥。
因為總聽老人說“藥補不如食補”,山藥特別養(yǎng)胃,適合老人孩子,也適合飲食不規(guī)律的自己。秋季干燥,山藥還能潤肺。
但直到最近我才知道,不是所有的山藥都有能達到食補的作用。

市面上80%的山藥都是毫無藥效的菜山藥。藥用價值最佳,最能達到食補效果的是鐵棍山藥。
《本草綱目》里早有記載:“山藥唯有懷山藥藥效最佳”。這里的“懷”指河南焦作溫縣地區(qū)。這里的山藥從古至今都被譽為“國藥之寶”。
素食商城為大家找到了源頭產(chǎn)地的溫縣壚土鐵棍山藥,新鮮出土,甘甜面香,藥性十足。健脾益胃、滋腎益精,秋冬養(yǎng)生的佳品。

溫縣壚土鐵棍山藥
四大懷藥之首
《本草綱目》中說:山藥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去頭面游風(fēng)、止腰痛、除煩熱、補心氣不足、開達心孔、多記事、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潤毛皮,生搗貼腫、硬毒能治。
溫縣鐵棍山藥,有幾千年種植歷史,是四大懷藥之首。 懷山藥營養(yǎng)豐富,因為珍貴又滋補被稱作“懷參”。

· 外形丑,但營養(yǎng)豐富
壚土鐵棍山藥,因為在地質(zhì)堅瓷、粘性大,土質(zhì)硬的壚土中生長,所以它彎彎曲曲,長得不太好看。

但鐵棍山藥口感面糯,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尤其是晚秋新鮮出土的山藥,經(jīng)過風(fēng)霜雨淋甘甜面香,藥性十足。

· 質(zhì)堅粉足,粘液豐富
壚土鐵棍山藥密度大,比普通山藥水分少,粉質(zhì)更足。把山藥折斷,你能看到細密的粘絲。
它富含粘液蛋白,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zhì),特別健脾胃,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

· 口感香甜,老少皆宜
多糖含量豐富,汁液較濃,蒸煮后口感香甜干糯。良好的口感,老人跟孩子更愛吃。

得天獨厚 + 精耕細作
一塊地每10年只種一茬山藥
鐵棍山藥之所以好,不僅因產(chǎn)地溫縣獨特的氣候和土壤,還有農(nóng)人們遵循6到10年輪作,保證山藥質(zhì)量。所以山藥種植很艱辛繁重,十分珍貴。
· 一年種鐵棍,十年無地力
土壤中各種養(yǎng)分,差不多需要十年才能恢復(fù),這就是溫縣鐵棍山藥雖然口碑好、藥效好卻種植困難、產(chǎn)量低、價格也偏貴的原因。
—— CCTV4頻道介紹鐵棍山藥
在溫縣壚土鐵棍山藥有“一年種鐵棍,十年無地力”的說法。需要“打一槍換個地方”,一塊地每10年才能種一茬山藥。

鐵棍山藥非常費地,能長到地下一米左右,身上的根毛孔還很粗大,使勁生長,汲取著地下的礦物質(zhì)元素和精華,越往下越粗。

· 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土壤
鐵棍山藥珍貴的營養(yǎng)元素,源自懷縣地區(qū)特有的土壤——壚土地。
這種太行山與黃河交匯的獨有的土壤。歷經(jīng)黃河千萬年的沖刷,采擷了黃河上游豐富營養(yǎng),又吸納了太行山巖溶地貌滲透下來的大量微量元素。

雖然壚土地中富含多種微量元素,但土質(zhì)堅硬、種植艱難。
沙土地里的山藥,不費力就能長成,也不需太多的養(yǎng)分供于扎根。所以沙土山藥營養(yǎng)價值和吃起來的口感,遠不及壚土懷山藥。

· 人工采挖
菜山藥一般種植在沙土地里、采挖輕松。而正宗溫縣鐵棍山藥,采挖起來卻非常不容易。
因為土地地質(zhì)堅硬,根本無法使用現(xiàn)代化機械。盡管挖山藥工人,已經(jīng)做了十幾年,也會有不小心挖斷的情況。


剛剛出土的鐵棍山藥外皮是非常容易被刮破,還需要用手,小心翼翼的拔出來,輕輕堆放。

老少皆宜,美味十足
正宗鐵棍山藥,不僅營養(yǎng)健康,而且美味十足。
從土里挖出來的,所以還會帶一些泥,不過處理起來一點也不麻煩。稍微搓洗即可,如果不喜歡皮的口感可以輕松去除。
寶寶愛吃的藍莓鐵棍山藥,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