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耀先原名錢溢飛,徐百川是軍統(tǒng)局第二處處長,他們的歷史原型是同一個人?

看電視劇《風箏》,總會讓人產(chǎn)生一些困惑:“軍統(tǒng)六哥”鄭耀先和“四哥”徐百川是哪個部門的?為什么這兩個上校的身邊,連個跟班的都沒有?
原本以為是播出版刪掉了送審版關于這兩人的身份介紹,只是后來讓徐百川去當了渣滓洞看守所負責人,鄭耀先還是在他手底下無職無權混飯吃。
但是看完五十一集的送審版,才發(fā)現(xiàn)那里面也沒有這二人的具體職務介紹,就連沈醉回憶錄中,也找不到這兩人的影子——《潛伏》中的吳敬中,在沈醉回憶里至少出現(xiàn)了十次,沈醉多次提到他們是很好的朋友。

電視劇和回憶錄找不到答案,就只能從《風箏》小說原著中去找了,這一找,還真找到了。
鄭耀先原名錢溢飛,他的“四哥”徐百川字毅光,是軍統(tǒng)局第二處處長,錢溢飛就是他的二處手下,錢溢飛被槍擊后用盡最后一絲力氣告訴聞聲趕來的巡警:“兄弟,我是二處的,麻煩你們給我老板打個電……”
戴笠給錢溢飛輸血的那一段,送審版有,播出的時候刪了,這段在小說原著中也有:“二人正說著話,一名軍醫(yī)敲敲門,從門外悄悄閃身走進:‘先生,血庫的血不夠用,您看……’‘看什么?’戴笠瞪他一眼,迅速挽起自己衣袖說道,‘抽我的血吧!’‘局座!您不能啊……’一時間,徐百川徹底慌了神兒。他緊緊拉住戴笠的手臂,一激動,差點沒掉下眼淚?!攀裁矗俊伤谎?,戴笠若無其事地推開他,‘老六的血型和我一樣,要抽,你們先抽我的?!?/strong>

查閱相關資料,筆者越來越困惑,因為現(xiàn)在能查到兩本書,一本叫《風箏》,另一本據(jù)說是《風箏》原著,名字叫《斷刃》,情節(jié)基本相同,作者名字卻不一樣,也有可能是電視劇大火之后,原作者進行了修改。
兩個版本的結局都是一樣的:風箏鄭耀先(還是叫他鄭耀先吧,叫錢溢飛別扭)和影子韓冰最后一次見面,韓冰真的在酒里下了毒。
鄭耀先判斷失誤,以為自己面前那杯沒有毒,而韓冰面前那杯有毒,所以趁著韓冰不注意,將酒杯調換了。
鄭耀先喝下“毒酒”才發(fā)現(xiàn)不對勁兒:“不對,這酒里沒有毒!不可能!不可能!依你的性格,絕對不會放棄自殺!”
韓冰慘笑:“你判斷失誤了,對嗎?可我贏了,我的判斷是準確的!如果你愛我,就決不會眼睜睜看我死去,寧愿自己喝下毒酒,也要調換杯子,是這樣嗎?”

馬小五(原著中為曉武)沖進來拿起酒瓶一聞就知道:“是山埃(氰化鉀),量很大……”
鄭耀先是不是叫錢溢飛,他的代號是“風”還是風箏,韓冰是不是原名“頂梅”代號“堅冰”,這些都不重要,咱們今天的話題,還是圍繞電視劇展開,結合沈醉、文強等軍統(tǒng)高級特工的回憶錄,來看看鄭耀先和徐百川所在的部門,以及他們可能的歷史原型。
細看之下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鄭耀先和徐百川原本就是一個歷史人物拆分而來,那個歷史人物,當然不是沈醉也不是徐遠舉,更不是周養(yǎng)浩。
有人誤解沈醉就是鄭耀先歷史原型之一,這是被電視劇開頭“鄭耀先女兒”那段旁白誤導了,因為那番話讓沈醉的女兒來說,會更加真實——沈醉的《軍統(tǒng)內幕》、《我的特務生涯》、《人鬼之間》等回憶錄,基本都是他口述,女兒記錄整理。

看到錢溢飛的名字,大家肯定會想到“龍?zhí)度堋敝械腻X壯飛,但是我們查閱史料可知,錢壯飛的性格與張揚的鄭耀先完全不同:錢壯飛沉穩(wěn)、認真,又才華過人,而且他打入的是中統(tǒng)而非軍統(tǒng),其職務是中統(tǒng)局長徐恩曾的秘書,而非軍統(tǒng)二處的一個不是處長也不是副處長的上校。
鄭耀先上校應該是軍統(tǒng)第二處,也就是行動處某個行動隊的負責人,如果不是因為跟徐百川關系太近,當副處長也是可能的。
軍統(tǒng)局第二處變?yōu)樾袆犹帲ㄔ溶娊y(tǒng)一處二處都是情報處,后來一處二處合并為情報處,原本是第三處的行動處就變成了第二處,于是有資料把第二處處長寫成第三處處長也沒錯)的時候,確實有一任處長“疑似”地下黨,當時的副處長,就是我們很熟悉的徐遠舉——他在《紅巖》中的名字叫徐鵬飛,他還有個同事、對頭、朋友、戰(zhàn)犯管理所“同學”叫周養(yǎng)浩,那廝倒是真當過息烽監(jiān)獄的主任。

徐百川和鄭耀先的歷史原型當然既不是徐遠舉也不是沈醉,更不可能是周養(yǎng)浩:徐遠舉沒能走出戰(zhàn)犯管理所,也沒當過政協(xié)委員;周養(yǎng)浩1975年特赦后想去島上找老蔣而被拒之門外,只好漂洋過海去了舊金山,到死都沒回來。
徐百川和鄭耀先曾在軍統(tǒng)臨澧特訓班任教,這一點倒是跟軍統(tǒng)行動處處長、潛伏回來后任全國政協(xié)第五、六屆委員會特邀委員,廣東省政協(xié)第三、四屆常委的程一鳴有許多相似之處。
程一鳴當過軍統(tǒng)臨澧特訓班上校總教官、蘭州校特警訓練班情報系主任教官、軍統(tǒng)局蘭州特訓班總教官,鄭耀先和宮恕那番對話,恰好可以坐實徐百川的歷史原型。
宮恕跟鄭耀先套近乎:“我應該算是您的學生,一九三八年,軍統(tǒng)在臨澧開辦了特別訓練班,您是我們的教官?!?/p>
鄭耀先很“謙虛”地笑了:“其實我是掛了個虛職,你們真正的教官,是我的四哥徐百川。”

徐百川和鄭耀先曾在上海與日偽特務生死相搏,并且受困地下數(shù)天,這也跟程一鳴的經(jīng)歷差不多: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程一鳴被戴笠往上海,擔任復興社特務處(軍統(tǒng)前身)上海區(qū)書記,負責對日情報和鋤奸工作。
這樣一比較,讀者諸君心中可能就有一些眉目了:《風箏》小說原著也好,電視劇也罷,其中的錢溢飛、鄭耀先、徐百川的歷史原型,都不可能是錢壯飛或沈醉、徐遠舉、周養(yǎng)浩,而是只可能是軍統(tǒng)行動處處長程一鳴,至于影子韓冰的歷史原型是誰,以及江萬朝、袁農(nóng)和韓冰誰是真影子,那就得有請讀者諸君慧眼明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