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鄭仁泰墓:出土兩對彩繪釉陶貼金俑,收藏于“陜博”和“國博”
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基本陳列的隋唐展廳內(nèi),擺放著一對唐代彩繪釉陶貼金武官俑和文吏俑,保存完好,色彩艷麗。1971年,它們出土于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zhèn)馬寨村鄭仁泰墓。此墓修建于唐麟德元年(664),為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陪葬墓——
2023年4月14日上午,我在北京市游覽之際,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時,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唐代歷史時期的展廳內(nèi),看到這里擺放著鄭仁泰墓出土的唐代彩繪武服陶俑。它們跟陜西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唐代彩繪釉陶貼金武官俑和文吏俑外觀相似,均出土于鄭仁泰墓,展牌沒說是復(fù)制品。
2023年5月10日上午,我前往陜西歷史博物館,專門找到這里展出的唐代彩繪釉陶貼金武官俑和文吏俑。在下方的展牌文字中,也沒有說明是復(fù)制品。這兩件文物跟我玩“分身術(shù)”嗎?我去北京,它們跑到中國國家博物館?我回西安,它們跑回陜西歷史博物館?詢問保安,他告訴我,這兩件文物一直在這里沒有亂跑。
在1972年發(fā)行的《文物》雜志第7期中,我找到《唐鄭仁泰墓發(fā)掘簡報》,尋找這兩件出土文物的相關(guān)信息。當(dāng)時,在墓道的東3和西3兩龕內(nèi),出土兩件相似的彩繪釉陶貼金武官俑(武士俑);在墓道的西1龕內(nèi),出土兩件相似的彩繪釉陶貼金文吏俑(男立俑)。
在報告結(jié)尾處的圖版中,可以看到彩繪釉陶貼金武官俑的彩色照片和彩繪釉陶貼金文吏俑的黑白照片。經(jīng)過反復(fù)對比,報告發(fā)布的照片正是陜西歷史博物館展出的文物。沒有發(fā)布照片的另外兩件相似的俑,應(yīng)該就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文物。
在看到《唐鄭仁泰墓發(fā)掘簡報》之前,我還以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或者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把展牌寫錯了!查閱報告后,我才搞清楚:這么精美的彩繪釉陶貼金俑曾經(jīng)出土了兩對一模一樣的。
彩繪釉陶貼金武官俑高72厘米,頭戴兜鍪,護(hù)耳垂肩,穿明光鎧,帶綠披肩。在腰帶以下,左右各有一片膝裙,綠地寶相花戰(zhàn)裙垂至靴面。左臂下垂,似握佩劍。右臂前伸,似持長柄武器。
彩繪釉陶貼金文吏俑高69厘米,頭戴進(jìn)德冠,上身穿紅色闊袖短袍,下身穿乳白色長褲,腳蹬黑色如意云頭履,領(lǐng)子、袖口、襟邊均裝飾花紋貼金。雙手合抱于胸前,濃眉高鼻,面目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