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為什么一直不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趙匡胤是大宋的建立者,他原本是后周的武將,通過黃袍加身自己做了皇帝。不過趙匡胤受人爭議的并不僅僅是他的上位,包含了他的去世以及接班人的選擇。給人的感覺充滿了各種謎團。
比如他死后,接班人卻是他的弟弟,而不是他的兒子。按說,讓自己的兒子接班,順理成章。他的兒子也已經大了,不比當年年幼的柴宗訓,更何況,趙匡胤也不算太大,可以先立了太子,慢慢再培養(yǎng),凡事也不用急。
正所謂,生命無常,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趙匡胤難道連這個基本的道理都不懂?
只是先立太子而已,又不是馬上要登基,他怕什么?總之,趙匡胤的種種操作實在是讓人不解。
其實,我們這樣想問題是基于已經發(fā)生了的事,說白了就是事后諸葛亮。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個事實,在宋朝之前的五代十國,基本上不存在早早就立太子的情況,很多皇帝自己能不能活下來還是個問題。趙匡胤雖然建立了宋朝,但他受五代十國的影響非常大。趙匡胤在位期間,還不能確定自己的大宋會不會也是一個短命王朝。
他需要做的就是穩(wěn)定老趙家的統(tǒng)治,坐穩(wěn)這個江山,那些功臣他不信任,一個個的都讓他們失去了軍權,那么他要用人,親兄弟是一個不錯的人選。畢竟,他的兒子還非常年輕,毫無經驗。
這就和后來的朱元璋一樣,不信任功臣,但對于朱棣等人卻沒有什么提防。對于他們來說,畢竟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
要說趙匡胤就不想讓自己的兒子接班,那肯定不對,但趙匡胤的死直接影響了接下來的一切。
畢竟從客觀來講,趙匡胤不算老,他暫時不立自己的兒子也情有可原,盡管從職位上看趙光義更像是太子,但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哨w匡胤的死決定了一切的改變。
我敢說,如果趙匡胤不早死,接班的一定不是他的弟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