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免疫界泰斗”,TIL療法多點開花:實體瘤治療“黑馬”即將商業(yè)化
TIL療法:實體瘤治療界“黑馬”
淋巴細胞是免疫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機體抵抗感染或清除病變細胞,主要包括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和髄源性抑制細胞等。淋巴細胞不斷地在體內(nèi)巡邏,以識別不應該存在的細胞,包括腫瘤細胞。隨著腫瘤的生長,淋巴細胞識別出這些細胞的異常,并滲透到腫瘤中,便形成了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TIL具有高度異質(zhì)性,在宿主抗原特異性腫瘤免疫應答中發(fā)揮關(guān)鍵作用,但有時,免疫系統(tǒng)“剎車”作用或腫瘤細胞“逃逸”削弱了TIL對腫瘤細胞的識別和殺傷,甚至使其失效。對于此,一方面可通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阻止免疫“剎車”,另一方面,可通過對TIL本身進行改進,作為一種新型的細胞療法,也即TIL療法。
TIL細胞治療屬于過繼性免疫治療的一種,通過從腫瘤組織中分離出TIL細胞,在體外用白細胞介素-2(IL-2)等刺激方法擴增,并篩選出對患者腫瘤細胞具有特異性殺傷作用的克隆型。在患者經(jīng)過淋巴細胞耗竭化療(即非清髓性預處理,旨在減少體內(nèi)已有淋巴細胞的對生長因子的競爭,并清除Treg等其它抑制T細胞功能的細胞)后,再將TIL細胞重新輸注回患者體內(nèi),從而更有效地殺傷腫瘤細胞。

由于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來自患者自身免疫系統(tǒng),未經(jīng)基因改造,不良反應相對較少,還可針對多種腫瘤抗原,特異性強,且腫瘤浸潤性好,因此TIL療法被視為實體瘤治療界的“黑馬”。
TIL療法的開創(chuàng)者是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的SteveA.Rosenberg教授,他被稱為“免疫界泰斗”,其科研生涯可以說是一部腫瘤免疫的發(fā)展簡史。早在1985年,Rosenberg教授團隊就發(fā)現(xiàn)體內(nèi)注射IL-2和LAK細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可以使某些轉(zhuǎn)移性黑素瘤維持長久地消退,提示有特異性的T細胞擴增。進一步的體外實驗發(fā)現(xiàn),從黑素瘤中提取出來的淋巴細胞(即TIL細胞)含有能識別自身腫瘤的特異性細胞。隨后團隊在黑色素瘤患者中開展臨床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自身TIL可以介導轉(zhuǎn)移性黑素瘤的客觀消退。這一結(jié)果引起巨大轟動,吸引了眾多學者和產(chǎn)業(yè)資金的興趣。

Steve A. Rosenberg教授?
圖源:NIH
TIL療法龍頭Iovance
藥融云數(shù)據(jù)www.pharnexcloud.com顯示:2011年,癌癥免疫療法公司Genesis Biopharma與NCI簽訂合作研發(fā)協(xié)議(CRADA),從Rosenberg團隊引進TIL技術(shù),開發(fā)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2013年該公司與下一代腫瘤學公司Lion Biotechnologies合并,合并之后的公司在2017年改名為Iovance Biotherapeutics(NASDAQ:IOVA),該公司的使命是成為為實體瘤患者創(chuàng)新、開發(fā)和提供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的全球領(lǐng)導者,并通過對TIL的生產(chǎn)工藝進行簡化、規(guī)模化,以開發(fā)出可以商業(yè)化的TIL細胞治療產(chǎn)品。

如今,成果轉(zhuǎn)化的曙光已現(xiàn),全球首款TIL療法獲批在即。藥融云數(shù)據(jù)www.pharnexcloud.com顯示,2023年5月6日,Iovance Biotherapeutics宣布美國FDA已接受該公司的TIL細胞療法Lifileucel(LN-144)用于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生物制品許可申請(BLA)。同時,F(xiàn)DA授予其優(yōu)先審評資格,并將PDUFA日期設(shè)于2023年11月25日。FDA目前并不計劃召開咨詢委員會會議來討論這一申請,經(jīng)過初步審查,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任何潛在的審查問題。
不過在此之前,Lifileucel的開發(fā)進展并不順利。Iovance原計劃在2020年提交Lifileucel的上市申請,然而2019年10月召開的會議上,Iovance未能就Lifileucel治療轉(zhuǎn)移性黑色素瘤所需的效力分析與FDA達成一致,受此影響,Lifileucel的上市申請計劃從2020年底推遲至2021年。2021年5月,Iovance再次收到FDA的回復函,要求提供Lifileucel效力分析的額外數(shù)據(jù),以確保每一批TIL產(chǎn)品都符合標準。兩次挫折使得Lifileucel的BLA提交推遲至2022年,曾在公司任職5年的首席執(zhí)行官Maria Fardis博士也在當時宣布離職。這在短期內(nèi)降低了人們對公司發(fā)展的信心,但目前Lifileucel的監(jiān)管審批已步入正軌。
近期,Iovance開發(fā)的第二代TIL療法LN-145也取得了積極進展。2023年7月10日,Iovance Biotherapeutics宣布TIL療法監(jiān)管方面最新進展,在一次Type B三期臨床前會議上,收到FDA積極的監(jiān)管反饋,即IOV-LUN-202試驗的設(shè)計可能被接受,用于加速批準TIL療法LN-145作為PD-1抗體的后線治療,用于晚期(不可切除或轉(zhuǎn)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消息公布當日Iovance股價上漲超過21%。7月13日,該公司宣布完成1.725億美元的增發(fā)募資,以支持未來商業(yè)化工作以及臨床開發(fā)和后續(xù)管線的推進。
作為TIL療法的領(lǐng)頭羊,Iovance核心TIL療法Lifileucel(LN-144)在晚期黑色素瘤適應癥的監(jiān)管批準已經(jīng)步入正軌,第二代療法LN-145也具備了一定的確定性。同時,Iovance還在研究下一代方法,以優(yōu)化TIL產(chǎn)品、制造工藝和治療方案,包括其領(lǐng)先的基因編輯TIL療法IOV-4001。此外,該公司還在探索更短的制造過程、通過核心活檢獲取腫瘤組織、包括多重免疫檢查點基因編輯的其他基因編輯TIL療法、細胞因子拴系TIL療法,以及一種新型IL-2類似物IOV-3001。
在研管線梳理
下圖為Iovance臨床階段的實體瘤管線:

Lifileucel(LN-144)臨床開發(fā)計劃
針對晚期黑色素瘤,Lifileucel(LN-144)作為PD-1抗體的后線治療開展了2期臨床試驗C-144-01,該試驗支持BLA的提交和Lifileucel的潛在批準。該試驗分為4個隊列,隊列2的ORR(客觀緩解率)為34.8%,但mDOR(中位持續(xù)緩解時間)尚未達到;隊列4的ORR為28.7%,mDOR為10.4個月;隊列2和4合并ORR為31.4%,mDOR尚未達到。

該公司還在IOV-COM-202臨床試驗的1A隊列(N=12)中研究了Lifileucel與PD-1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聯(lián)用,一線治療既往未接受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潛力,結(jié)果顯示該隊列ORR為66.7%。

TILVANCE-301研究是一項隨機、多中心的3期臨床試驗(NCT05727904),旨在支持Lifileucel與帕博利珠單抗聯(lián)合一線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的監(jiān)管批準,同時也是支持全面批準抗PD-1抗體后線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的確證性試驗。該研究計劃入組670例患者,這些患者患有不可切除或轉(zhuǎn)移性黑色素瘤,既往未接受過轉(zhuǎn)移性疾病的治療,患者將以1:1的比例接受Lifileucel+帕博利珠單抗,或帕博利珠單抗單藥治療并接受長期隨訪,經(jīng)FDA討論該試驗采用雙主要研究終點(ORR和PFS),2023年Q2首例患者隨機入組。
Lifileucel也被開發(fā)用于治療宮頸癌,C-145-04研究是一項多中心的2期臨床試驗,目前正在招募一個關(guān)鍵隊列旨在支持Lifileucel用于在化療和帕博利珠單抗治療進展之后,治療宮頸癌的BLA申請。另外,該試驗的隊列3正在研究Lifileucel與帕博利珠單抗聯(lián)合,用于一線治療既往未接受過化療或抗PD-1治療的宮頸癌患者的潛力。
LN-145臨床開發(fā)計劃
LN-145是公司開發(fā)的第二代TIL療法,其制造周期從過去的數(shù)周縮短到22天便可回輸?shù)交颊唧w內(nèi)。

LN-145主要被開發(fā)用于非小細胞肺癌(NSCLC)。IOV-LUN-202是一項2期多中心臨床研究(NCT04614103),旨在評估LN-145作為PD-1抗體的后線治療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該研究在美國、加拿大、歐洲的40多個站點進行,納入了在既往抗pd-1治療和化療后進展的不可切除或轉(zhuǎn)移性NSCLC患者。
2023年7月,Iovance宣布IOV-LUN-202研究中隊列1和2的初步臨床結(jié)果,在23例接受抗pd-1治療或化療后進展的患者中,ORR為26.1%(6例),其中有1例完全緩解,DCR(疾病控制率)為82.6%。研究處于早期階段,mDOR尚未達到,DOR為1.4~9.8個月不等。治療相關(guān)緊急不良事件與基礎(chǔ)疾病、非清髓性淋巴細胞耗竭和IL-2的已知不良事件一致。根據(jù)從FDA收到的監(jiān)管討論和積極的監(jiān)管反饋,公司計劃招募大約120名患者參加注冊性的IOV-LUN-202試驗,預計將在2024下半年完成入組。同時,公司也準備在今年與FDA討論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LN-145作為前線治療方案的隨機確證性試驗。

在名為IOV-COM-202的研究中,包括了接受LN-145單藥治療以及與帕博利珠單抗聯(lián)合治療的NSCLC患者隊列。隊列3A中為既往未接受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NSCLC患者(N=17),在本研究中采用LN-145與帕博利珠單抗聯(lián)合治療。結(jié)果顯示,ORR為47%,其中有2例完全緩解。隊列3B中(N=28)所有患者既往均接受過抗pd-1/抗pd-L1治療,在研究中采用LN-145單藥治療,結(jié)果顯示,ORR為21%,其中有1例持續(xù)37個月以上的完全緩解。另外,該研究的隊列3C正在探索LN-145與伊匹木單抗或納武利尤單抗聯(lián)合,用于PD-1抗體后線治療NSCLC患者的潛力。
針對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LN-145單藥治療方案的2期臨床研究C-145-03于2017年6月開始,2021年1月結(jié)束,達到預設(shè)的注冊目標,與帕博利珠單抗聯(lián)合治療方案正在IOV-COM-202研究的隊列2A中進行檢驗。
血液瘤中的PBL療法
在血液瘤中,Iovance采用的是外周血淋巴細胞(PBL),因此稱為PBL療法。IOV-2001是公司首個進入臨床的多克隆PBL療法,目前正在開展一項名為IOV-CLL-01的1/2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IOV-2001在復發(fā)或難治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LL)和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截圖自藥融云數(shù)據(jù)庫
開創(chuàng)下一代TIL療法
Iovance的下一代技術(shù)平臺旨在對TIL療法、TIL治療方案以及制造過程進行優(yōu)化,其中有4個關(guān)鍵舉措:基因修飾、效力、工藝優(yōu)化和新治療方案。
(1)基因修飾:2020年,Iovance從臨床階段生物技術(shù)公司Cellectis獲得基因編輯TALEN?平臺的獨家許可,以開發(fā)基因編輯TIL療法,包括單基因和雙基因敲除候選療法,以進一步利用免疫系統(tǒng)對腫瘤的反應,并潛在地提高TIL治療的效率、效力和應用。IOV-4001是公司一款在研的基因編輯TIL療法,利用了Cellectis的TALEN?平臺敲除了TIL細胞PD-1基因,被開發(fā)用于治療不可切除/轉(zhuǎn)移性黑色素瘤(IOV-GM1-201研究,隊列1)和晚期非小細胞肺癌(IOV-GM1-201研究,隊列2)。2022年10月,Iovance宣布IOV-4001在1/2期首次人體研究中(IOV-GM1-201)完成首例患者給藥,并完成了安全觀察期。
(2)效力:Iovance通過對TIL細胞進行分類和篩選來提高TIL療法最終產(chǎn)物的效價,如PD-1選擇性TIL療法、CD39/69雙陰性TIL產(chǎn)品,以及在TIL擴增培養(yǎng)物中使用某些抑制劑或其它試劑。公司在研的LN-145-S1是一款PD-1選擇性TIL療法,正在被研究作為PD-1后線治療晚期黑色素瘤(IOV-COM-202研究,隊列1B)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C-145-03研究,隊列4)。
(3)工藝優(yōu)化:公司致力于進一步優(yōu)化和簡化TIL療法的制造和腫瘤樣本收集的流程。在此過程中,公司開發(fā)了制造周期只需16天的第三代TIL療法,LN-145 Gen 3,正在被研究作為PD-1后線治療晚期黑色素瘤(IOV-COM-202研究,隊列1C)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C-145-03研究,隊列3)。同時,該公司也在探索采用中心組織活檢來生產(chǎn)TIL產(chǎn)品,這是一種低侵襲性的患者樣本采集方式,以這種方式收集樣本并生產(chǎn)的LN-145 Gen 3產(chǎn)品正在被研究用于非小細胞肺癌(IOV-LUN-202,隊列3)。
(4)新治療方案:該公司還在探索改善TIL治療方案的潛在途徑。2020年Iovance從諾華公司引進了一款抗體細胞因子融合蛋白,即IL-2類似物,命名為IOV-3001,用于在TIL治療后給藥,有可能成為TIL治療方案的一部分,目前正在開展IND支持性研究。

Iovance Biotherapeutics在研管線概覽
除了上述在研的產(chǎn)品之外,Iovance在今年開始銷售IL-2產(chǎn)品Proleukin?(aldesleukin,阿地白介素)。
2023年1月,Iovance宣布與Clinigen Limited達成最終協(xié)議,收購后者Proleukin?(aldesleukin,阿地白介素)的全球權(quán)益。該IL-2產(chǎn)品用于在TIL細胞輸注之后提高T細胞的活性。根據(jù)該協(xié)議,Clinigen將從Iovance獲得包括1.667億英鎊的預付款,4170萬英鎊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兩位數(shù)的Proleukin?全球銷售額的特許權(quán)使用費。通過此次收購,Iovance將在近期和未來獲得產(chǎn)品收入,保證IL-2供應鏈以及圍繞TIL治療的物流管理,以及與TIL療法配合使用Proleukin?時更低的費用和臨床試驗成本。
目前,Iovance在美國以外許可市場銷售Proleukin?(aldesleukin)產(chǎn)品,且作為TIL治療的一部分,被應用于多個臨床試驗。
商業(yè)化制造
Iovance Biotherapeutics作為一家全面整合的公司,在商業(yè)化制造端擁有高效和可擴展的專有制造設(shè)施。公司不僅在內(nèi)部建立了Iovance細胞治療中心(iCTC),還與合同制造商合作,可提供額外產(chǎn)能。22天制造周期的第二代生產(chǎn)工藝成功率達到了90%以上,截至目前已有超過600名患者接受了Iovance專有制造工藝所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治療。

財務狀況
在現(xiàn)階段,研發(fā)活動是Iovance Biotherapeutics商業(yè)模式的核心,在2023年之前公司尚未從生物技術(shù)業(yè)務或其他產(chǎn)品方面產(chǎn)生任何收入,主要資金來源是各種公開和私募股本證券、期權(quán)和認股權(quán)證行使等。
2022全年,公司凈虧損3.959億美元,同比增加16%,相當于每股2.49美元。全年研發(fā)費用為2.948億美元,同比增長14%;一般及管理費用為1.041億美元,同比增長24%

由于從Clinigen Limited收購了Proleukin?(aldesleukin,阿地白介素)的全球權(quán)益,Iovance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銷售該產(chǎn)品,第二季度Proleukin?銷售額為23.8萬美元,均來自美國以外的市場。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凈虧損為2.139億美元,同比增加12%,相當于每股0.98美元。上半年銷售成本為205萬美元;研發(fā)費用為1.691億美元,同比增加19%;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為5000萬美元,同比增長1%

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擁有現(xiàn)金、現(xiàn)金等價物、投資、受限制現(xiàn)金約為3.173億美元,2023年7月,Iovance從普通股公開發(fā)行中籌集了大約1.614億美元的估計凈收益。包括此次發(fā)行的凈收益,目前的現(xiàn)金狀況預計將支持Iovance的運營直至2024年年底。
膽管癌幸存者Melinda Bachini
來自美國的Melinda Bachini是6個孩子的母親,也是一位晚期膽管癌超過10年的幸存者。2009年,41歲的Melinda Bachini被診斷出患有膽管癌,這在當時是罕見且難治的疾病,通常存活期不超過2年。在切除了2/3的肝臟之后,僅僅過了一年,癌細胞就擴散到了她的肺部,也就是四期癌癥。后來的化療也無法改善疾病癥狀,于是她決定停止化療。
2012年轉(zhuǎn)機出現(xiàn),Melinda加入了Steven Rosenberg教授主持的TIL療法臨床試驗。在接受TIL治療之后,Melinda的病情出現(xiàn)顯著變化,咳嗽開始緩解,她是該試驗中第一個有積極反應的患者。在接受第二次回輸之后,腫瘤組織開始迅速縮小。2014年,她的案例研究發(fā)布在《Science》雜志(doi: 10.1126/science.1251102)。后來Melinda擔任NCI肝膽工作組的患者倡導者。

Melinda Bachini
藥融云數(shù)據(jù)www.pharnexcloud.com顯示,除了Iovance Biotherapeutics之外,目前國內(nèi)外已有多家企業(yè)布局TIL療法,如Obsidian Therapeutics、Instil Bio、卡替醫(yī)療、君賽生物、西比曼生物、沙礫生物、勁風生物、智瓴生物、原啟生物、循生醫(yī)學、藍馬醫(yī)療、森朗生物、華賽伯曼、醫(yī)拓生物、天科雅、等等。
此文僅用于向醫(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平臺立場
參考:NMPA/CDE;藥融云數(shù)據(jù)www.pharnexcloud.comFDA/EMA/PMDA;相關(guān)公司公開披露;http://www.globecancer.com/file/upload/202003/19/195244491.pdf;https://www.mdanderson.org/cancerwise/what-is-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til-therapy--6-things-to-know.h00-159460056.html;https://www.iovance.com/;Iovance Corporate Presentation;https://irp.nih.gov/pi/steven-rosenberg;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genesis-biopharma-signs-cooperative-research-and-development-agreement-with-the-national-cancer-institute-to-develop-cancer-immunotherapies-127443353.html;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10816/content-1253451.html;Tran E, Turcotte S, Gros A, et al. Cancer immunotherapy based on mutation-specific CD4+ T cells in a patient with epithelial cancer. Science. 2014;344(6184):641-645. doi:10.1126/science.1251102;https://www.ciscrp.org/medical-hero-spotlight-melinda-bachini/;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