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辭典》8.9 直觀
【本文轉(zhuǎn)載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僅供學習參考】
9、直觀
? 一、指感性認識,就是在社會實踐中,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而在大腦中產(chǎn)生的感覺、知覺、表象等反映。它具有生動、具體、直接性的特點。感性直觀在認識過程中很重要,它是認識的起點。承認認識開始于感性認識,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就是堅持唯物論的認識論。但直觀認識[i]也有其局限性: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個別而不是一般,它只能把握事物的現(xiàn)象而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因而不能指導人們解決實踐中的重大問題。因此,要真正地認識事物,還必須由生動的直觀進到抽象的思維,這是認識論的辯證法。
? 二、指舊唯物主義在認識論上的重大缺點,即直觀性。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者,由于不了解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不懂得認識是社會實踐的基礎(chǔ)上對客觀外界的能動的反映,而是認為人腦如同鏡子一般對外界直觀。
注:
[i] 感性認識。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