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的堡溫馨提示,不要忽視堡貝的這些成長能力(上)
時光荏苒,暑假來了,一年的學習生活迎來了新的節(jié)點。無論是國家、學校還是父母都會在這時對孩子進行階段性的評估。盡管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家長們開始意識到超齡的知識學習和考核是不正確的評估方式,但對于急于了解孩子們成長現(xiàn)狀的爸爸媽媽們來說,還是需要一套切實可行的評估標準。今天吉的堡的老師就和大家來聊一聊如何對孩子們進行評估。
低齡幼兒的學習是在體驗的過程中積累的,因此評估的方法,也是與學齡階段的兒童漸漸地采用筆試的方式有很大的差異。對幼兒園孩子的評估比起一兩次的考核,其實更著重在平日生活學習的觀察中。
那么觀察的內容和標準是什么呢?其實答案都在國家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這是每一位老師開展教學的綱領文件,也是評估孩子是否達到發(fā)展水平的基本標準。作為家長,我們也許不用事無巨細地對照每一條標準進行評估,但可以提醒我們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哪些是不可忽視的關注點。
老師這就來給大家解析一下在幼兒園中是如何根據(jù)《指南》來對堡貝們進行評估的。
想必家長們都聽過幼兒園課程的五大領域。那么是哪五大領域,每個領域又意味著什么呢?
一、健康
家長們理解中的健康,會更多地看重生理指標,如身高體重視力聽力等。稍微擴展一下,可能會把心理健康考慮進去。其實,在這個領域中,不僅包含了生理的硬指標,還包含了與這些指標相關的發(fā)展狀況以及幫助健康發(fā)展的能力習慣等,需要觀察孩子身體的姿態(tài),情緒的狀態(tài),大小肌肉動作的發(fā)展,以及生活的習慣和能力。也就是說,對幼兒發(fā)展非常重要的運動和生活自理能力也包含在健康領域中。
發(fā)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xié)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
在日常的教學和評估中,走、跑、跳、鉆爬、攀登、投擲、摸高等活動都貫穿在體育游戲中,到了中大班,除此之外,拍球和跳繩也是檢驗孩子身體協(xié)調性發(fā)展的重要方法。而手部的小肌肉發(fā)展也是健康發(fā)育不可忽視的,撕紙、用剪刀等常常是觀察幼兒手部力量和靈活性的方式。
另一方面,在孩子的每個年齡階段都有他們應該學會的生活自理技能。從托班的吃飯穿鞋到大班的用筷子、擦屁股、系鞋帶、理書包,幼兒園畢業(yè)的時候,堡貝們應該都已經(jīng)掌握了自我服務的各項基本能力。如果爸爸媽媽們發(fā)現(xiàn)孩子在家還需要成人無微不至的照顧,那么就需要觀察一下,是孩子的能力不夠還是依懶性過強,又或是成人太不放心呢?
二、語言
正如眾所周知的理解,語言包含了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的發(fā)展順序是根據(jù)年齡逐漸發(fā)展起來的。
托班時幼兒園更注重聽,能否傾聽,能否聽懂,聽懂了是否能做,然后才逐步發(fā)展到表達。
從托小班時的念兒歌、說短句,到中大班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和他人溝通交往,講述完整的故事,這個過程看似順理成章,卻也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同時,《指南》還將良好的語言習慣作為發(fā)展目標之一,所以環(huán)境和引導是幫助孩子表達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閱讀是不分年齡的,在寶寶拿著布書啃咬,撕書的時候開始,他們已經(jīng)開始建立閱讀的習慣和對書的興趣了,因此大量的繪本閱讀是今后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基礎。而比起幼兒園,家庭環(huán)境中的閱讀起到的作用千萬不能忽視。
正如上次關于幼小銜接的主題中所提到的,幼兒園階段書寫的不是字本身,而是對符號的理解和興趣。觀察孩子在書寫過程中的姿勢、態(tài)度、手部肌肉的使用等,才是評估孩子書寫能力的方向。
在此,吉的堡和大家討論了五大領域中的健康和語言領域的評估內容,下次我們再來重點討論另外三大領域:社會、科學、藝術。敬請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