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高考語文默寫和詩歌鑒賞試題
(三)默寫。(6分)【任選6空,超過6空,按前6空評分】
13.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__________。
? ? ? ?(荀子《勸學(xué)》)
(2)癡兒了卻公家事,__________。(黃庭堅《登快閣》)
(3)__________,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4)__________?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周邦彥《蘇幕遮》)
(5)欲投人處宿,__________。(王維《終南山》)
(6)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 ? ?(陶淵明《桃花源記》)
(7)煙銷日出不見人,__________。(柳宗元《漁翁》)
(8)__________?細雨騎驢入劍門。(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
【參考答案】
13、
(1)用心一也
(2)快閣東西倚晚晴
(3)休說鱸魚堪膾
(4)五月漁郎相憶否
(5)隔水問樵夫
(6)夾岸數(shù)百步
(7)欸乃一聲山水綠
(8)此身合是詩人未
(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4-16題。(8分)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lǐng)①還入房,淚下沾衣裳。
【注】①引領(lǐng):伸頸遠望
14.從體裁上看,這是一首五言□□詩。(1分)
15.對本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明月何皎皎”這一句運用了比興手法。
B.“客行雖云樂”在詩中有以樂襯哀的效果。
C.詩人以時間推移、空間轉(zhuǎn)換來謀篇布局。
D.本詩語言淺顯,樸素自然,而余味無窮。
16.本詩通過一連串的動作刻畫來傳達思想感情,從這一角度加以賞析。(4分)
【參考答案】
14、(1分)古體
15、(3分)A
16、(4分)“我”攬衣而起,出門徘徊,伸頸遠望,回房落淚;這些動作寫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狀態(tài);流露出憂愁、孤獨的情緒;表達了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情感。
(動作1分,狀態(tài)1分,情緒1分,情感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