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炒田螺,為何對中華圓田螺趨之若鶩,卻對福壽螺“談螺色變”?
近日,北京市通州區(qū)運潮減河的河邊三人非法捕撈的中華田園螺共計520公斤,被警方查獲,并且其中兩人因非法捕撈水產(chǎn)品罪被刑事拘留。
筆者點贊之余,也不禁在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都是為了幾盤炒田螺,可是,為何對中華圓田螺趨之若鶩,卻對福壽螺“談螺色變”?
對福壽螺的畏懼,直接來自2006年北京的蜀國演義(因為沒煮熟導致許多人患?。┦录挠嗖āH欢?,盡管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jù)能表明“一只福壽螺含有3000-6000條寄生蟲”,今天普遍的仍然在宣傳福壽螺不能吃。事實上,相反的是,大量已有研究證據(jù)表明:(1)并非所有福壽螺都有寄生蟲;檢測出來的很少,比例也很低;(2)陽性福壽螺里面,最多也就幾十條算多了。?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最少3000條、最多6000條”的傳言。

現(xiàn)在讓我們同樣的來看此次非法捕撈水產(chǎn)品罪涉及的物種——中華圓田螺。
而且,事實上食用中華圓田螺(拉丁學名:Cipangopaludina?chinensis(Heude))也存在讓人感染寄生蟲的危險。作為夜宵市場上的主要食用螺種之一,中華圓田螺的寄生蟲風險,楊光友、賴從龍的一篇《中華圓田螺體內棘口科吸蟲囊蚴的研究》中曾經(jīng)在其體內查見9種棘口科吸蟲的囊蚴,其中有7種可以感染人體。
另外一篇2008年發(fā)表的《佛山市褐云瑪瑙螺、福壽螺、中華圓田螺和環(huán)棱螺廣州管圓線蟲感染情況調查》的文獻則對佛山市五區(qū)(禪城區(qū)、南海區(qū)、順德區(qū)、三水區(qū)、高明區(qū))四種螺(褐云瑪瑙螺、福壽螺、中華圓田螺、環(huán)棱螺)廣州管圓線蟲的感染情況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742只福壽螺中,檢測到廣州管圓線蟲第三期蚴蟲的陽性率為31.54%;而745只中華圓田螺中,也檢測到了廣州管圓線蟲第三期蚴蟲的陽性率為16.51%。也就是說,都存在寄生蟲。[2]

其實,無論是福壽螺、還是中華圓田螺,都有讓人類感染寄生蟲的風險。不過前提是:生食或半生食此類產(chǎn)品才存在較大寄生蟲感染風險。如果完全煮熟了,對人體是沒有問題的。
【鼓勵福壽螺的利用有助于減輕外來入侵物種風險】
現(xiàn)在,南方許多地方已經(jīng)福壽螺泛濫成“災”。而且可控的自然天敵并不是很多。加上一些化學殺滅的用品,導致了本來自然界的天敵(如螞蟥)等死亡,讓產(chǎn)生了耐藥性的一些福壽螺更是迅速泛濫。
而農(nóng)民可就頭疼了——一只福壽螺,可以在2分鐘內,把一根嫩嫩的秧苗吃干抹凈。
但是,如果回到本文開頭——我們如果不在恐嚇人們“福壽螺不能吃”,而讓人們愿意去捕撈它們,又如何?
其實,福壽螺的最大的“天敵”,本來可以是人類。只要能充分熟制,對于“福壽螺有毒論”何須太過走極端?畢竟,同樣“有毒”的中華圓田螺,就像本文開頭所說的那樣,許多地方還正在撈撈撈撈撈撈。
評論員:Wenjie
編輯:Samantha??
【拓展閱讀】
[1] 楊光友,賴從龍.中華圓田螺體內棘口科吸蟲囊蚴的研究[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93,?11(3):229-229.
[2] 張麗華,陳加力,董為人.佛山市褐云瑪瑙螺、福壽螺、中華圓田螺和環(huán)棱螺廣州管圓線蟲感染情況調查[J].廣東醫(yī)學,?2008,?29(011):1898-1899.DOI:10.3969/j.issn.1001-9448.2008.1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