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tài)富足有多重要?2023.3.10
《稀缺》一書的作者塞德希爾穆萊納森在對蔗農的一次調查當中發(fā)現(xiàn):在收獲季節(jié)前,也就是他們經(jīng)濟最扭據(jù)的時候,蔗農們被眼前最迫切的生計所牽動,終日心事重重,這種狀態(tài)下,他們總是顯得缺乏耐心,目光短淺,無論行動力,自控力,反應速度還是智商表現(xiàn)都比較差。 而在收獲季節(jié)之后,蔗農有了收入,認知水平和行動能力都會有明顯的提升,他們不僅情緒平和,也能規(guī)劃長遠目標,并為之行動。 研究結果顯示,在一定的前提下,貧窮確實會使人變蠢,這不是因為貧窮讓人能力不足,而是因為貧窮造成的稀缺俘獲了人的注意力,進而降低了人的心智帶寬。
所謂心智帶寬,就是心智的容量,它支撐著人的認知力,行動力和自控力。新制帶寬一旦降低,人很容易喪失判斷力,做出不明智的選擇或急于求成,做事缺乏耐心,難以抵擋享樂的誘惑。
不難預見,這些短視行為帶來的糟糕結果會加劇稀缺心態(tài)。惡性循環(huán)會增強負面回路。變稀缺只是變笨的一種誘因,事實上,任何能制造壓力的事件都會擠占我們的心智帶寬,比如明天的演講,考試的期限,事業(yè)的擔憂等等。只要我們的注意力被某一個巨大的事物吸引,我們就有可能進入稀缺狀態(tài),進而降低心智帶寬,做出不明智的行為。 摘抄自《認知覺醒》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