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列/戰(zhàn)巡】美國 南達科他級 阿拉巴馬號(Alabama)的一生及歷史照片

阿拉巴馬號戰(zhàn)列艦建造于美國諾??撕\娫齑瑥S,舷號BB-60;排水量35000噸,長度680英尺,寬度108英尺,吃水量36英尺。動力系統(tǒng)為西屋(Westinghouse)四軸齒輪傳動汽輪機,輸出功率130000馬力,最高航速27節(jié);在航速為15節(jié)時,航程可達15000海里;船上共有1793名船員。
阿拉巴馬號裝備有9門406mm口徑/45倍徑Mark 6主炮,組成三座三聯(lián)裝炮塔、20門127mm口徑/38倍徑副炮,組成十座兩聯(lián)裝炮塔、24門40mm博福斯防空炮、22門20mm厄利孔防空炮,此外還帶有兩架OS2U翠鳥(Kingfisher)偵察機。
1939年4月1日,美國下達了建造新戰(zhàn)艦阿拉巴馬號的命令。1940年2月1日,阿拉巴馬號戰(zhàn)列艦在美國弗吉尼亞州諾??撕\娀匕卜琵埞?。





1942年2月16日,在美國參議員J?.李斯特·希爾(J. Lister Hill)的妻子亨麗埃塔·麥考密克·希爾(Henrietta McCormick Hill)的主持下,阿拉巴馬號戰(zhàn)艦在美國弗吉尼亞州諾??撕\娀叵滤@是美國參加二戰(zhàn)后的第三個月。






1942年8月16日,美國阿拉巴馬號航空母艦交付使用,艦長為喬治·B·威爾遜(George B. Wilson)。
1942年11月11日,阿拉巴馬號在美國東海岸的切薩皮克灣開始試航。


1943年1月11日,阿拉巴馬號從切薩皮克灣開往美國緬因州的卡斯柯灣,并于在2月13日抵達,阿拉巴馬號在此進行訓練。














1943年4月2日,阿拉巴馬號與她的姊妹艦南達科他號一同離開美國前往英國,于5月19日抵達英國蘇格蘭的斯卡帕灣,并加入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1943年6月,她負責掩護了盟軍在挪威斯匹次卑爾根島(Spitsbergen 位于挪威海和北冰洋之間的邊界)登陸。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她參加了總督行動(Operation Governor),該行動旨在將德國的注意力吸引到挪威南部,而盟軍則為意大利西西里島的實際目標做準備。











1943年8月1日,阿拉巴馬號脫離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離開英國蘇格蘭的斯卡帕灣。
1943年8月9日,阿拉巴馬號抵達美國弗吉尼亞州諾福克。在8月19日,阿拉巴馬號在弗諾??撕\姽S完成了一次定期檢修,隨后在8月20日,阿拉巴馬號離開美國弗吉尼亞州諾福克繼續(xù)啟航,向南太平洋進發(fā)。







1943年8月25日,阿拉巴馬號通過巴拿馬運河。
1943年9月14日,阿拉巴馬號抵達新赫布里底群島埃法特島的哈瓦納港。

1943年11月7日,阿拉巴馬號抵達斐濟。11月11日,阿拉巴馬號離開斐濟,前往支援吉爾伯特群島行動(Gilbert Islands operation)。11月20日,阿拉巴馬號為美軍在吉爾伯特(Gilbert)群島的塔拉瓦(Tarawa)環(huán)礁和馬金(Makin)環(huán)礁的登陸提供了炮火支援。在11月26日夜間,阿拉巴馬號戰(zhàn)列艦作為防空火力使用防空炮對抗日軍的襲擊。


1943年12月8日,阿拉巴馬號使用主炮轟炸位于瑙魯?shù)娜哲婈嚨兀灿嫲l(fā)射了535枚406毫米炮彈。在炮擊期間,美國海軍驅(qū)逐艦博伊德號(?Boyd?)被日軍海岸炮擊中,阿拉巴馬號上的醫(yī)務人員為博伊德號上的三名受傷船員提供了緊急救助。
1943年12月12日,阿拉巴馬號抵達新赫布里底群島的埃法特島,并于1月5日離開,準備前往珍珠港進行大修。

1944年1月12日,阿拉巴馬號抵達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的干船塢,進行了短暫的大修。在大修結(jié)束后,阿拉巴馬號重新返回南太平洋,加入進攻馬紹爾群島的艦隊。
1944年1月21日,阿拉巴馬號抵達埃利斯群島的富納富提,并于1月25日離開。

1944年1月29日,阿拉巴馬號炮擊馬紹爾群島夸賈林環(huán)礁上的羅伊島日軍陣地。1月30日,阿拉巴馬號炮擊馬紹爾群島夸賈林環(huán)礁上的納穆爾日軍陣地。

1944年2月12日,阿拉巴馬號繼續(xù)出發(fā),為進攻加羅林群島特魯克的美國航母進行護航。
1944年2月16日至17日,當美軍艦隊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攻擊加羅林群島的特魯克時,阿拉巴馬號負責掩護任務。
1944年2月21日,阿拉巴馬號在海上航行時,9號副炮意外向5號副炮開火,這次事故造成5人死亡,11人受傷。
1944年2月22日,阿拉巴馬號在馬里亞納群島塞班島東南海域執(zhí)行巡邏任務。
1944年2月26日,阿拉巴馬號抵達馬紹爾群島的馬朱羅環(huán)礁。3月3日,阿拉巴馬號成為美國海軍快速航母特遣部隊中將·馬克·米切爾(Marc Mitscher)的旗艦,在短暫服役五天之后,3月8日,阿拉巴馬號便不再作為旗艦。
1944年3月22日,阿拉巴馬號離開馬紹爾群島的馬朱羅環(huán)礁。
1944年3月29日,阿拉巴馬號擊落了至少一架試圖攻擊美軍航空母艦的日軍飛機。
1944年3月30日,在美軍艦隊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攻擊日本在加羅林群島中帕勞島(Palau)、雅浦島(Yap)、烏利提島(Ulithi)和沃萊島(Woleai)上的基地時,阿拉巴馬號為航空母艦提供護航。
1944年4月13日,阿拉巴馬號離開馬紹爾群島的馬朱羅環(huán)礁,前去支援在澳屬新幾內(nèi)亞和荷屬新幾內(nèi)亞北部海岸的登陸行動。

1944年5月4日,阿拉巴馬號返回馬紹爾群島的馬朱羅環(huán)礁。
1944年6月12日,在美軍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攻擊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日軍陣地時,阿拉巴馬號為航空母艦提供掩護。
1944年6月13日,阿拉巴馬號炮擊了位于馬里亞納群島塞班島的日軍陣地,全程轟炸塞班島持續(xù)了六個小時,目的是在6月15日的盟軍兩棲登陸戰(zhàn)之前瓦解塞班島上海岸防御。
1944年6月19日,阿拉巴馬號的雷達發(fā)現(xiàn)了來襲的日軍敵機,但最初被認為是不準確的。在隨后發(fā)生的菲律賓海戰(zhàn)中,阿拉巴馬號只扮演了一個次要角色,偶爾向突破外圍防御的日本飛機開火。因為二戰(zhàn)中這場菲律賓海戰(zhàn)在后來被美國人戲稱為“馬里亞納獵火雞大賽(Great Marianas Turkey Shoot)”,此時美軍無論裝備還是人員素質(zhì)都遠超日軍,日軍的飛機根本無法突破美軍飛機的圍剿,整個作戰(zhàn)過程可謂是美軍對日軍的屠殺。
1944年7月14日,阿拉巴馬號成為海軍少將E·W·漢森(E. W. Hanson)的旗艦,離開了馬紹爾群島的埃尼威托克。
1944年7月21日,在美軍航空母艦攻擊位于馬里亞納群島的關島日軍陣地時,阿拉巴馬號為航空母艦提供掩護。
1944年8月11日,阿拉巴馬號抵達馬紹爾群島的埃尼威托克,并于8月30日離開。
而后在1944年9月份,阿拉巴馬號一直扮演著護航的角色。9月6日至8日航空母艦攻擊日軍加羅林群島的陣地,9月12日至14日航空母艦攻擊日軍在菲律賓群島的陣地,9月21日至22日航空母艦攻擊馬尼拉灣地區(qū)的日本陣地,9月24日航空母艦攻擊菲律賓群島中部的日本陣地,阿拉巴馬號均負責為航空母艦提供掩護。
1944年9月28日,阿拉巴馬號抵達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
1944年10月1日,阿拉巴馬號抵達加羅林群島的烏利提,并于10月6日離開。
1944年10月14日,阿拉巴馬號在中國臺灣南部擊落三架日軍戰(zhàn)機。

1944年10月25日,萊特灣海戰(zhàn)開始后的第五天,阿拉巴馬號負責支援在菲律賓群島萊特島的登陸行動。
1944年10月30日,阿拉巴馬號抵達加羅林群島的烏利提,并于11月3日離開。
1944年11月24日,阿拉巴馬號再次抵達加羅林群島的烏利提,獲得了短暫的休整,當時正在進行訓練演習。直到12月10日,阿拉巴馬號離開烏利提。
1944年12月14日,阿拉巴馬號到達菲律賓群島的呂宋島,準備和這里的美國航空母艦一起返回美國。12月17日,阿拉巴馬號同美軍艦隊一起駛離呂宋島。
1944年12月18日,美國第三艦隊第38特遣隊的多艘船只駛?cè)敕坡少e海的臺風“眼鏡蛇”中,這一事件損失了三艘驅(qū)逐艦以及造成790人喪生。臺風“眼鏡蛇”刮起的巨浪損壞了阿拉巴馬號上的兩架OS2U翠鳥偵察機。
1944年12月24日,阿拉巴馬號經(jīng)過加羅林群島的烏利提。
1945年1月18日,阿拉巴馬號到達美國華盛頓州布雷默頓市普吉特灣海軍船塢,在此后的一個多月時間,阿拉巴馬號戰(zhàn)列艦進行了維修。










1945年3月17日,阿拉巴馬號離開美國華盛頓州布雷默頓市普吉特灣海軍基地,前往加利福尼亞州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訓練,隨后準備再次返回南太平洋,支援進攻日本沖繩島的行動。4月4日,阿拉巴馬號離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1945年4月10日,阿拉巴馬號抵達美國夏威夷的珍珠港。

1945年4月28日,阿拉巴馬號抵達加羅林群島的烏利提,并于5月9日離開。
1945年5月14日,阿拉巴馬號擊落了兩架試圖攻擊美國軍艦的日軍飛機;另外她還與其它艦艇上的的防空炮組人員一起分享了在襲擊中擊落另外兩架飛機的榮譽。
1945年6月4日,美軍第三艦隊的多艘船只,其中主要是38.1和30.8號特混艦隊駛?cè)肴毡灸喜康呐_風“康妮”。雖然沒有艦船損失,但有7人喪生。6月5日,阿拉巴馬號在臺風中遭受輕微損壞。
1945年7月1日,阿拉巴馬號前往日本本土。
1945年7月17日至18日,美國“北卡羅來納”號、“阿拉巴馬”號、“衣阿華”號、“密蘇里”號、“威斯康星”號戰(zhàn)列艦和英國“喬治五世”號戰(zhàn)列艦,向位于東京東北方向13公里的日本茨城縣日立地區(qū)投下2000發(fā)炮彈。日立制作所的多賀(Taga)工廠和水戶(Mito)工廠中度受損,日立礦山的山手(Yamate)工廠和銅精煉廠輕度受損;平民居住區(qū)也遭到襲擊,造成多人死亡。日本海軍“長門”號戰(zhàn)列艦在日本橫須賀港受到“香格里拉”號航空母艦的飛機攻擊受損;一艘日軍驅(qū)逐艦、一艘潛艇和三艘較小的船只在橫須賀襲擊中被擊沉?!凹s克城”號航空母艦的飛機襲擊了東京地區(qū)。同時美國遠東空軍的P-47雷電(?P-47 Thunderbolt)和P-51野馬(?P-51 Mustang)飛機對日本九州和琉球群島的各種目標進行了轟炸,轟炸地點主要集中在通信線路、橋梁、航運和人口中心。

1945年8月9日,阿拉巴馬號上的醫(yī)務人員登上奧爾特號和鮑里斯號驅(qū)逐艦,提供醫(yī)療援助。
1945年9月5日,阿拉巴馬號進入日本東京灣。太平洋戰(zhàn)爭結(jié)束時,阿拉巴馬號正在日本南部航行,她的海軍陸戰(zhàn)隊分隊在水兵的支援下,協(xié)助占領了日本的橫須賀-東京地區(qū)。
1945年9月20日,阿拉巴馬號離開日本,將日本本土群島和沖繩的美軍士兵帶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10月15日,阿拉巴馬號于12時抵達舊金山。10月27日,在舊金山,阿拉巴馬號接待了9000名平民訪客。

1945年10月29日,阿拉巴馬號從舊金山出發(fā),抵達同樣位于加州的圣佩德羅。
1946年2月27日,阿拉巴馬號離開圣佩德羅,前往美國華盛頓州布雷默頓的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進行最后的退役檢修。

1947年1月9日,阿拉巴馬號從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普吉特灣海軍基地退役后,她一直是美國太平洋儲備艦隊(United States Pacific Reserve Fleet)布雷默頓艦團(Bremerton Group)的一員,直到1962年6月1日,阿拉巴馬號在西雅圖被美國海軍從登記冊中除名。



1964年6月11日,阿拉巴馬州政府以及民間組織籌集到了足厚多的經(jīng)費,于是阿拉巴馬號戰(zhàn)列艦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被決定做為博物館船只,同年6月16日,阿拉巴馬號在西雅圖被移交給美國阿拉巴馬州政府。1964年7月7日,阿拉巴馬州政府在美國西雅圖市舉行交接儀式,接管阿拉巴馬號戰(zhàn)列艦的所有權。
1964年9月14日,在美國阿拉巴馬州莫比爾,阿拉巴馬號戰(zhàn)列艦抵達紀念公園。1965年1月9日,阿拉巴馬號戰(zhàn)列艦作為博物館船只向游客開放,開始了她的戰(zhàn)后新生活。1986年1月14日,阿拉巴馬號戰(zhàn)列艦被列入美國國家歷史遺跡名錄。


直到現(xiàn)在,阿拉巴馬號依然留在那里,為人們講述著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資料參考與照片來源:https://ww2db.com/;美國國家檔案館。UP實在水平有限,文中難免會有很多錯誤,還懇請各位大佬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