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微小說:就得服
喚醒中國農(nóng)民的第一聲,當(dāng)屬陳勝吳廣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一句振聾發(fā)聵的吶喊,在中國數(shù)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始終為農(nóng)民保存了那份火種。于是但凡君王不仁,百姓民不聊生便會揭竿起義。但是歷朝歷代都有起義,真正的能成功創(chuàng)建一個王朝的,只有朱元璋和劉邦二人,相比之下朱元璋的身份要更低微一些。
劉邦有個強大的對手項羽,幾次被項羽攆得雞飛狗跳差點丟了性命,但是最終垓下一戰(zhàn)項羽兵敗垂陳。而朱元璋也有個強大的對手陳友諒,兩人在鄱陽湖一戰(zhàn),陳友諒攜水軍60萬手下更是精兵良將無數(shù),朱元璋處于劣勢地位,最后卻還是陳友諒兵敗身死。

為何劉邦和朱元璋二人平民出生,也沒什么文化,更不是什么知名將領(lǐng)的后代,最后能奪得天下?如果給出總結(jié),那就是他們知人善用。劉邦曾這樣說,論謀略我不如張良,論后勤管理我不如蕭何,論帶兵打仗我不如韓信,但是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為他們?nèi)硕寄鼙晃宜谩?/p>
朱元璋亦是如此,他求賢若渴,因為自己也是出生阡陌之中,所以從來不嫌棄別人的來歷。明朝開國功臣常遇春將軍,原本只是個盜賊,被他發(fā)現(xiàn)后重用,成為朱元璋打下天下最重要的大將。常遇春是明朝排名第一的大將,曾經(jīng)征服世界的蒙古鐵騎在他的面前不堪一擊。

常遇春憑軍功一步步上升,當(dāng)上將軍后帶領(lǐng)士兵打仗未嘗一敗,最后被封侯。但是常遇春也有個大缺點,就是喜歡屠城。為此朱元璋也曾多次批評他,后來才稍有改變?!兑刑焱例堄洝汾w敏的兄長原型王保保,就是被常遇春打的落荒而逃,常遇春曾身先士卒率二十余騎直沖元軍5萬人大軍,大破元軍。要知道這面對可是當(dāng)年不可一世,稱霸世界的蒙古鐵騎。
但是也許是殺孽太重,常遇春雖然為明朝立下大功,但是也屠殺了許多平民百姓。最后在壯年時期,在回營中的時候因為脫掉鎧甲感染風(fēng)寒,最后暴斃而亡。朱元璋聽聞這個消息后非常悲痛,命人厚葬常遇春,并追封他為王,同時還令畫師為常遇春畫了一副穿著龍袍的畫,可謂是死后穿上了龍袍。

對于權(quán)利欲望極強的朱元璋來說,這個舉動實在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但是畢竟這種越軌的行為,是朱元璋親自下的命令沒人敢說什么。從這點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對這位功臣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