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年戰(zhàn)爭之烽火多瑙河(14)——阿斯佩恩-埃斯林戰(zhàn)役
? ? ? ? ?簡介
? ? ? ? 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侖一世率領的法軍部隊試圖渡過多瑙河向奧地利卡爾大公率領的軍隊發(fā)動進攻,遭到卡爾大公所率領的奧地利軍隊以優(yōu)勢兵力進行的阻擊和反攻,法軍占領多瑙河右岸的埃斯林和阿斯本兩個村莊與前來進攻的奧軍展開激戰(zhàn),法軍在5月22日早晨一度占據(jù)上風,但最終攻擊失敗,拉納元帥及一大批功勛卓著,且經(jīng)驗豐富的將軍與指揮官戰(zhàn)死,法軍與奧軍均傷亡慘重,奧軍取得慘勝。這是拿破侖統(tǒng)兵作戰(zhàn)以來第一次在正面戰(zhàn)場的大規(guī)模會戰(zhàn)中遭到失利。

? ? ? ? 基本信息
? ? ? ? 爆發(fā)時間:1809年5月21日——22日
? ? ? ? 爆發(fā)地點:奧地利維也納,洛鮑島
? ? ? ? 戰(zhàn)役結局:奧軍慘勝
? ? ? ? 交戰(zhàn)雙方:法蘭西第一帝國/奧地利帝國
? ? ? ? 雙方指揮:拿破侖一世/卡爾大公
? ? ? ? 雙方兵力:27000人(第1天)→66000人(第2天)/95,800 (第1天)→90800 (第2天)
? ? ? ? 雙方損失:7000人戰(zhàn)死,16000人受傷/6200人戰(zhàn)死或失蹤,16300人受傷,800人被俘

? ? ? ? 背景
? ? ? ? 在戰(zhàn)役打響之前,拿破侖雖然已經(jīng)控制了維也納,但是多瑙河上的橋卻已經(jīng)被奧軍提前摧毀了,大公的軍隊主力部署在比森貝格山附近,比森貝格山位于科恩堡附近的小山,位于多瑙河河的左岸。法軍一度試圖渡過多瑙河。 但是在5月13日,在Schwarze Lackenau的第一次渡河嘗試慘遭失敗,造成約700名法國人損失。洛鮑島是位于河中央的眾多島嶼之一,被拿破侖選為了下一個渡河地點。經(jīng)過精心的準備,從5月19日一直到20日晚上,法國人一直在右岸河邊上架橋,部隊開往并且立刻占領了小島。到20日晚上的時候,那里已經(jīng)集結了大量的法軍部隊,法軍通往對岸的最后一段距離,位于洛鮑島和左岸之間的河流上方已經(jīng)架起了浮橋。 馬塞納手下的部隊立即渡過了河岸,不僅如此,他們還趁勢地擊退了敵人的前哨部隊。

? ? ? ?拿破侖對蒂羅爾州和波西米亞州后方的奧軍即將對自己發(fā)動猛烈襲擊的消息并沒有感到吃驚,他命令自己手下所有可利用的部隊全都開始過橋。到21日破曉時,在左岸的馬爾契費爾德大平原上法軍已經(jīng)聚集了40000人的部隊。值得一提的是,馬爾契費爾德也就是之后瓦格拉姆戰(zhàn)役的戰(zhàn)場。
? ? ? ? 卡爾大公選擇了放任法軍渡河。 他的計劃是,一旦一支足夠大的法軍部隊渡過了河,就開始對其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進攻,再加上通過破壞法軍的浮橋,以期待起到半渡而擊的效果。 拿破侖已經(jīng)預估到了了發(fā)動奧軍對法軍發(fā)動襲擊的危險,但是他同時設法通過召集到了每一支可用的部隊來將其最小化。 他在馬爾契費爾德平原上的部隊是在向北的方向,并且靠近浮橋的位置部署的,左起阿斯佩恩村,右至埃斯林村。 這兩處地方都在靠近多瑙河的位置,因此奧軍極難對此地進行包抄。 實際上,阿斯佩恩村實際上就位于河道的岸邊。 法國人不得不填補村莊之間的空白,并且需要向前推進,為部隊的部署以及建立起防御工事而騰出空間。
? ? ? ? 由約翰·馮·希勒的第六軍團,海因里?!じ窭颉ゑT·貝勒加德的第一軍團和霍亨索倫·黑欣根的弗里德里希親王率領的第二軍團在匯合后一同向阿斯佩恩村發(fā)動進攻,而羅森伯格·奧爾西尼率領的第四軍團將負責進攻埃斯林。 奧地利后備騎兵由利希滕施泰因親王約翰一世部署在中央位置,隨時準備抵抗以及反擊任何向此地發(fā)動進攻的法軍騎兵。 在21日的時候,機構河水已經(jīng)開始上漲和水勢變得越來越兇猛,使得橋梁變得越來越不安全,但是法軍部隊整日和整夜都沒有間斷過渡河的行動。


? ? ? ? 戰(zhàn)斗打響
? ? ? ? 第一天

? ? ? ? 奧地利人所要面對的是馬塞納元帥所率領的法軍部隊在奧地利人面前站立前線左翼是莫利托將軍的師,而右翼則是馬倫戈戰(zhàn)役的大功臣布代將軍,預備隊是是勒格朗和卡拉-圣西爾率領的兩個師,后續(xù)部隊仍在渡河。

? ? ? ? 左翼由馬塞納負責,中央陣線則由貝西埃爾元帥指揮,后者還負責指揮騎兵;右翼的則由拉納元帥負責,他在21日的時候方才渡河。
? ? ? ? 戰(zhàn)役在阿斯伯恩打響,希勒的奧地利人從第一次進攻開始就占領了這個村莊,但是馬塞納很快就親自率領部隊發(fā)動了沖鋒,并且奪回了這個村莊,然后建立起了堅固的防御工事。元帥很快又和勒格朗將軍一起向奧地利人發(fā)動了反擊,盡管奧軍的三只縱隊一次又一次地向村子發(fā)動進攻,然而當夜幕降臨時,這個位置仍然由法軍牢牢的控制著。

? ? ? ?奧地利軍隊接著又企圖奪取埃斯林,并連續(xù)三次向該村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但拉納和布代卻在頑強的保衛(wèi)著這里,特別是村子里的教堂附近的戰(zhàn)斗進行的十分的激烈。無論是馬塞納,還是拉納,兩位元帥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堅守著自己的陣地。法國步兵也在一直英勇頑強的在作戰(zhàn),但是奧地利軍隊也在進行激烈和頑強的戰(zhàn)斗,使得包括拿破侖本人在內(nèi)的法國將士都感到大吃一驚。

? ? ? ?而就是在這個時候,法軍部隊的唯一的退路,也就是多瑙河浮橋第一次斷裂了,法軍的后續(xù)支援部隊無法通過此地。緊接著,拿破侖又將中心的指揮權交給了拉納,同時保留了他右翼的指揮權。拉納又下令貝西埃爾元帥率領他的騎兵向奧地利的炮兵發(fā)起進攻,以減輕兩村守軍的壓力。
? ? ? ? 然而,貝西埃爾元帥的進攻也進行的十分的不順利——
? ? ? ? 拉薩勒的輕騎兵和埃斯帕涅的胸甲騎兵被派去摧毀奧地利的炮兵,這些火炮部隊被部署成了一條長長的陣線,集中在阿斯佩恩方向。騎兵的第一次沖鋒被猛烈的炮火所擊退,但第二次進攻是由胸甲騎兵發(fā)起的,在炮兵陣地上引起的大規(guī)模的混亂。??

? ? ? ? 法國騎兵從大炮旁邊趕跑了炮兵,繼而又繞過霍亨佐倫的步兵方陣,開始進攻利希滕施泰因親王的騎兵。然而由于奧軍的騎兵和步兵的兩面夾攻,他們只好返回了自己的中央陣地,但是他們也已經(jīng)達到了自己的目標,也就是摧毀了炮兵陣地,然而埃斯帕涅將軍卻在戰(zhàn)斗中因為被子彈擊中而陣亡。

?

? ? ? ? ?第二天
? ? ? ? 在22日黎明的時候,戰(zhàn)斗再一次的打響了,馬塞納率領部隊迅速的剿滅了阿斯佩恩的殘敵,但同時羅森貝格率領的奧軍部隊也沖進了埃斯林。然而,拉納元帥率領部隊拼命的進行抵抗,并且隨后在圣伊萊爾將軍率領的師的增員支持下將羅森貝格再次趕出了村落。但是在阿斯佩恩,馬塞納旋即又遭到了被希勒和貝勒加德的部隊的猛攻,到了最后只好退出村莊。
? ? ? ? 同時,拿破侖對奧地利中部陣地發(fā)動了猛烈進攻。法軍的中央戰(zhàn)線開始向前推進,向指揮部隊的是拉納元帥,而騎兵則是預備隊。奧地利部隊的防線則是由羅森伯格和霍亨佐倫分別固守左右兩翼,然而在拉納元帥率領的部隊的迅猛攻勢之下,法軍開始源源不斷的突入奧軍陣線的空隙。當卡爾大公率領他的最后的預備隊投入戰(zhàn)斗的時候,他手持著軍旗鼓舞著手下士兵們的士氣。

? ? ? ? 法軍幾乎贏得了勝利,但是隨著拉納元帥的被迫撤退,法軍持續(xù)進攻的勢頭的也變得漸漸弱了下來。阿斯佩恩落入敵手的重大消息也在這個時候傳到拿破侖皇帝的耳朵里面。多瑙河的浮橋也已經(jīng)被奧地利人順著上游飄流下來的重型駁船破壞了。

? ? ? ? 橋梁的維修將需要一兩天的時間。拿破侖知道這場戰(zhàn)斗已經(jīng)無法獲勝了。達武手下的擁有將近三萬名士兵的部隊,如今被卻被封鎖在了對岸,根本就沒有辦法派上用場。彈藥和補給將很快用完了,皇帝也沒有多少剩下的部隊支持拉納元帥的繼續(xù)進攻。

? ? ? ? 因此,他隨即下令前方的拉納元帥率領的部隊停止進攻,然后分批次的互相掩護的向后撤退到橋頭堡附近。埃斯林現(xiàn)在又遭到了羅森貝格的襲擊,但是法軍部隊再次拼命的發(fā)動反擊把他從村莊里面趕了出去。

? ? ? ? 奧地利軍隊再次向了向法軍的中央陣地發(fā)動了猛烈的進攻,但由于拉納元帥和貝西埃爾元帥的共同努力而反遭到擊退,可是圣伊萊爾將軍卻在這個時候不幸受傷,由于傷口感染幾周后于維也納不治身亡。就在幾天前拿破侖還曾經(jīng)許諾他會晉升成為元帥。于此同時,由穆東和拉普率領的青年近衛(wèi)軍的步兵也向埃斯林的奧軍發(fā)動了襲擊,使得敵軍只好撤退。

? ? ?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拉納正和老友普澤將軍交談時,一發(fā)加農(nóng)炮彈卻奪走了普澤的生命。拉納全身染上友人的鮮血,痛苦不已。他從硝煙密布的陣前走開,雙手掩面坐下,試圖抑制內(nèi)心極大的悲痛。拉納沒有注意到一枚流彈正向他而來,在他的雙腿間爆裂。法軍不得不選擇撤退,先是放棄了阿斯佩恩,然后是埃斯林,但是他們緊接著就遭到了羅森貝格發(fā)起的新攻勢,羅森貝格則將精力轉向法國中心的部隊。這些部隊才剛剛從已經(jīng)陷入一片火海的村子里面撤出來。馬塞納組織的撤退井井有條。所有可以搬運的傷員以及大部分裝備和馬匹都返回了河的對岸。完成任務的馬塞納是5月23日上午撤退的最后一支部隊。由于雙方均以精疲力竭,戰(zhàn)斗最終結束了。


? ? ? 后續(xù)

? ? ? ?拿破侖失去了他手下最好的軍官和朋友之一:讓·拉納元帥,他最后因傷去世。 拿破侖去拜訪,見到了拉納元帥的最后一面。 “對法國和我來說都是多么的嚴重損失! ”除此之外,拉納還是帝國第一位在戰(zhàn)斗中陣亡的帝國元帥。除了拉納元帥之外,法軍方面還損失了三位優(yōu)秀的將軍以及7000人戰(zhàn)死,16000人受傷,奧軍方面同樣損失慘重——6200人戰(zhàn)死或失蹤,16300人受傷,還有800人淪為法軍的俘虜。

? ? ? ?但是這一系列的重大損失并沒有對戰(zhàn)局造成什么影響。 當然了,這場戰(zhàn)役的結局對于拿破侖來說是失敗的,因為他沒有成功贏得勝利。 奧地利人則宣傳這是一次輝煌的勝利——他們聲稱,法國皇帝第一次被擊敗。 因此,他們希望鼓勵法軍控制的國家的人民發(fā)動起義。 即使在今天,阿斯佩恩-埃斯林戰(zhàn)役是拿破侖遭遇的第一次重大失敗這個說法也為幾位歷史學家所接受,尤其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方面。 但是,由于兩個帝國的損失幾乎是相同的。事實證明,雙方的軍隊依舊占據(jù)著他們原來的地盤,直到幾周后的7月6日爆發(fā)的瓦格拉姆戰(zhàn)役,法軍才取得最后的決定性勝利。

? ? ? ? 馬塞納元帥因在整個戰(zhàn)斗中的英勇表現(xiàn)而獲得埃斯靈親王的稱號,穆東將軍也因為此事而獲得了洛堡島伯爵的頭銜。奧地利方面,一位曾努力的摧毀法國橋梁的獵兵軍官也獲得了瑪麗特蕾西亞女王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