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家長可以這樣做!
檸檬心理丨作者
檸檬心理&QQ音樂丨音頻
國外研究表明,孩子的動手能力與腦前額葉發(fā)育息息相關。腦前額葉支配對情緒的控制、自我意識、理性思考、判斷與決策能力、長期規(guī)劃和延遲滿足,這一控制系統(tǒng)的發(fā)展主要依靠孩子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包括嘗試和犯錯的經(jīng)驗。簡單來說,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能有助于腦前額葉的發(fā)育,能幫助孩子更快更好的適應社會。
?
另外,培養(yǎng)動手能力還能有效促進孩子動作技能的發(fā)展。這些動作技能的成熟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zhì),還能提升大腦的抽象思維能力,讓孩子在閱讀、寫作和計算方面更勝一籌。
?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能忽視孩子的動手能力。成功的教育,是要解放孩子的雙手,讓孩子得到充分的自由,發(fā)揮其無窮的創(chuàng)造性。
?
不過,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父母悉心教育,給孩子做出正向地引導。為此,我有幾個小妙招想分享給家長朋友們,希望能夠幫助孩子提高動手能力。
?
一、拒絕包辦,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
?
大多數(shù)家長都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會先一步的替孩子做好計劃。并且自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成長道路是一帆風順的。其實,這對于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
孩子就像是羽翼未滿的雛鳥,在飽受磨練之后,才能展翅高飛,如果家長一直不舍得放手,孩子就會保持原狀,絲毫不會有所長進。
?
家長在孩子的成長歷程當中,扮演的應當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而不是支配者。家長不妨學會放手,讓孩子掌握主動權(quán),比如孩子對什么感興趣,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讓他們主動去嘗試;如果孩子對自己的學習進程有看法,家長可以讓孩子根據(jù)他們的自身情況進行調(diào)整;在做家務的時候,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比如擦擦桌子或者是整理房間的雜物。從小事做起,從細節(jié)做起,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同時也是在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
二、適當鼓勵
?
孩子不愿意動手操作,有可能是他們擔心自己完成不了任務,害怕做得不好會被人嘲笑。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在平時的生活當中要多鼓勵孩子,給孩子找一些鍛煉動手能力的機會,簡單的事情可以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如果孩子完成的不好的時候,也可以適當?shù)亟o孩子一些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不再害怕失敗。
?
三、讓孩子做手工
?
手工是鍛煉孩子動手能力的最佳方法,家長平時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做些手工,比如涂色、繪畫、剪紙等等,通過這類活動,不僅能夠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讓孩子對色彩、框架結(jié)構(gòu)的敏感度得到提升。
?
四、具體指導,技能訓練
?
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像鋼琴或者是電子琴這樣的樂器興趣班,這些鍵盤類樂器由很多琴鍵構(gòu)成,對于孩子的手腦的協(xié)調(diào)性來說,有著很大的挑戰(zhàn)性。如果孩子能夠勤加練習,能夠很大程度地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同時也能讓孩子多掌握一項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