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主任帶領家族搶銀行,警校兒子當參謀,不想竟因一個“門鎖”被抓!

張書海------ 全國首創(chuàng)使用爆炸手段搶劫銀行,本是部隊“兵王”,搶銀行200多萬巨款!
州張書海團伙2001[公安部2000年掛牌督辦第2大案]==在5年的歷程中2次搶劫銀行,一次電信局營業(yè)廳。共252萬,殺1人。在鄭州2000.12.9大案中一次搶劫208萬。使用爆炸手段,持獵槍。

張書海。從1996年到2000年的5年間,張書海先后制造了搶劫個體戶主、鄭州電信局、建設銀行鄭州分行、廣東發(fā)展銀行鄭州分行等數起驚天大案。
三年內,三起銀行大劫案,一個家族式高智能犯罪團伙,先后搶得人民幣250萬元。首犯張書海是一個心理素質及心理調節(jié)機能極強的人。據心理學專家預測,像他這樣的心理素質的人,500萬人口當中才能尋找出一例……然而,因為他選擇的“職業(yè)”是犯罪,所以必然遭遇國家機器的強大對抗,在這種態(tài)勢下,再厲害的張書海也只不過是一個跳梁小丑罷了……
特?色:
?“12-9”大案體現了現階段犯罪具有高智商、高智能的特點。張書海一伙老謀深算,行蹤詭秘。這個團伙的4個重要成員中,就有3個大學生,一個畢業(yè)于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偵查系,兩個畢業(yè)于鄭州信息工程學院,心理素質比較穩(wěn)定,有一定知識面,具備一些反偵查能力。他們對鄭州警方的破案手段和套路并不陌生。為了能隱得深,藏得久,不被揪住狐貍尾巴,他們藏而不露,伏而不出,甚至連消費也格外小心,怕人們議論自家一夜成了“暴發(fā)戶”。張書海一次回老家葉縣農村,故意穿件破衣服,給村上人留下一個“窮打工仔”的形象。與這樣的對手較量,一方面加大了偵破的難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偵破的價值。正如一位干警形容的那樣:“抓一條大魚,勝過幾網小蝦?!?/p>

對于“12·9”系列搶劫大案,有多位國內著名的刑法學、刑偵學、心理學專家等權威人士評判分析歸納出其十大特征:
1.是一個典型的家族式、家庭式作案團伙;
2.是一個緊密型的犯罪組織;
3.是一個戰(zhàn)斗型、高效型的作案團伙,每個作案過程往往只有10至20分鐘;
4.是一個預謀性、規(guī)律性極強的作案組織,他們往往選擇春、秋、冬三季作案,且成功率達百分之百;
5.是一個帶有突出封建迷信色彩的涉案組織,他們每次作案之前都要乞求神明保佑,燒香拜佛;
6.首犯張書海是一個心理素質及心理調節(jié)機能極強的人,據心理學專家預測,像他這樣的心理素質的人500萬人口當中才能尋找出一例;
7.是一個高學歷、高智商作案團伙,團伙成員中有三名大學生,一名中專生;
8.是一個熟練掌握刀、槍、炸彈、激光裝置等多種器械性能的作案團伙;
9.其作案行為具有極大的社會破壞性、危害性,如“l(fā)2·9”案件久偵未破時,有一位市民勸其在銀行工作的女兒長期休息,他說寧可在家休息也不要去銀行上班了;
?
10.在偵破、審查起訴、審理判決各個階段的規(guī)模都是前所未有的。河南警方組成了1400人的專案隊伍展開了地毯式、漸進式的偵查行動,戰(zhàn)績輝煌,無一傷亡。派出了由鄭州市檢察院副檢察長為首的公訴陣容和由法院副院長為審判長的審判法庭,案件的偵破匯集了來自全國各有關方面的刑偵專家、痕跡專家、心理專家、方言專家和爆破專家。

張書海------ 全國首創(chuàng)使用爆炸手段搶劫銀行。
不妥之處----
1;現場在爆炸裝置上留有一枚指紋。
2;現場遺留的“靈貴”牌鎖盒,和家里的鎖一樣。
3;不該把獵槍和錢放在家里。
4;離搶劫成功已經半年,不該把錢留下,應該向鹿憲洲學習
張書海交代說,在他的帶動下,他們全家都不同程度地參與了由其策劃的犯罪活動?!?2·9”案件中,208萬元贓款是他的妹妹張玉萍用自行車馱著逃離警方視線的。在他的指揮下,作案水平越來越“專業(yè)化”。特別是在“12·9”案件中,整個作案過程僅5分鐘。張書海自認為那次案子自己做的天衣無縫:“甚至那次公安局排查時,我都認為是例行公事,覺得出事的可能性幾乎等于零。但是,我低估了警方的能力?!?/p>
犯罪嫌疑人喬紅軍等人也供認說,他們信奉一句話“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財不富”,當張書海把精心策劃的情況說給他們后,他們覺得張書海作案經驗豐富,膽子也大,是他們公認的“老大”,肯定不會出事,所以也就同意一起搶劫了。
罪惡滔天 一樁樁舊案見天日
張書海搶劫銀行,一夜暴富,但他絕對不亂花錢,而且善于裝窮,顯得十分狡猾。張書海每次回老家葉縣農村,故意穿件破衣服,給村上人留下一個“窮打工仔”的形象。回家時或步行幾十里路,或花一兩元錢坐個三輪車,并買一盒很普通的煙來抽。
搶銀行時,為什么不使用外人,而使用自己最親近的人?一是張書海認為: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最親的人才是最可靠的人。再者,由于張書海不善與人交往,并沒有多少朋友。三是他自信公安人員抓不住他的把柄,他不會落入法網,更不會得到法律的制裁,用自己的親人可以讓他們多掙點錢,“肥水不流外人田”。結果正是張書海的自作聰明、盲目自信,不僅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自己的家庭,還有親戚朋友。
卷沉思,一個人,如果有了犯罪惡念,如果步入人生歧路危途,則不僅危及社會,更禍及親朋,由此造成的危害該是多么巨大,留下的陰影該是多么沉重。所以啊,每個人,如果當你向犯罪泥沼邁步時,你應該料到毀滅離你已經為時不遠了,這正是:作惡多端終有盡,瘋狂到頭是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