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援戰(zhàn)功卓著,為何沒能入選云臺二十八將?這事怪他的女兒
公元60年,漢明帝劉莊下旨,將二十八位東漢開國功臣的畫像奉入南宮云臺,即云臺二十八將。有一天,東平王劉蒼跟隨漢明帝來到云臺。在看完畫像后,劉蒼十分不解,向皇兄詢問,“為什么沒有伏波將軍馬援的畫像呢?”漢明帝笑而不答。其實我們和劉蒼一樣,都有這個疑問,為何名將馬援沒有入選云臺二十八將呢?

一、南征北戰(zhàn)
馬援是扶風(fēng)茂陵人,早年間不愿讀書,做過郡督郵,還曾到北地種田放牧,“至有牛馬羊數(shù)千頭,谷數(shù)萬斛”??墒邱R援不愿意只做一個富翁,因為他胸懷大志。王莽在位時期,馬援擔(dān)任過新成大尹,后投靠了割據(jù)隴西的軍閥隗囂。隗囂對馬援非常重視,“以援為綏德將軍,與決籌策”。后來馬援作為使者,見到了光武帝劉秀,力勸隗囂歸降。
可是隗囂很有野心,最終還是選擇與劉秀開戰(zhàn),而馬援則歸附了光武帝。馬援對隗囂的情況非常了解,他“堆米為山”,幫助光武帝順利平定隴西。此后,馬援先是鎮(zhèn)守隴西,與羌族作戰(zhàn),接著又奉命南征,平定嶺南地區(qū),之后又北擊烏桓。馬援雖然戰(zhàn)功卓著,但他的戰(zhàn)功大多是在東漢統(tǒng)一后立下的,嚴(yán)格意義上說,他不算開國功臣。

二、蒙冤離世
公元48年,武威將軍劉尚征討武陵的五溪蠻,結(jié)果全軍覆沒。六十二歲的馬援聞訊后,主動請纓出戰(zhàn)。于是,劉秀任命馬援為帥,領(lǐng)兵四萬出征。馬援雖然在前線取得了不少勝利,但之后戰(zhàn)爭卻陷入了對峙階段,漢軍“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在這種情況下,馬援遭到了誣陷,劉秀派梁松去責(zé)問馬援。
梁松與馬援有宿怨,他抵達前線時馬援已經(jīng)病死,但他仍然沒有放過馬援,捏造了不少莫須有的罪名來詆毀馬援。光武帝劉秀大怒,下旨剝奪馬援的爵位。馬援的家人十分恐懼,他們不知道哪里得罪了皇帝。雖然后來,光武帝允許馬援下葬,但馬家已經(jīng)衰敗了,“由是家益失勢,又?jǐn)?shù)為權(quán)貴所侵侮”。

三、椒房之嫌
馬援的小女兒原本已經(jīng)與竇家訂下婚約,可是在誣陷馬援的大臣中,就包括黃門侍郎竇固。所以馬援侄子馬嚴(yán)非常憤怒,他向馬援的夫人進言,斷絕與竇氏的婚約,將馬家的女孩送入皇宮。最終,馬援年僅十三歲的小女兒進入了太子劉莊的宮中。馬氏“奉承陰后,傍接同列,禮則修備,上下安之”,深得太子的喜愛。
公元57年,太子劉莊即位,即漢明帝,馬氏被立為貴人。三年后,皇太后陰麗華認(rèn)為“馬貴人德冠后宮”,因此被漢明帝立為皇后。馬皇后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賢后,她非常謙恭,為人低調(diào),不愿意家人出風(fēng)頭。漢明帝也了解馬皇后的心思,再加上他也不愿意讓外戚的勢力抬頭,所以馬援就沒能入選云臺二十八將,正所謂“以椒房故,獨不及援”。
參考資料:1.《后漢書》;2.《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