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分子生物學試題答案
名詞解釋:
基因是核酸中貯存遺傳信息的遺傳單位,是貯存有功能的蛋白質(zhì)多肽鏈或RNA序列信息及表達這些信息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基因組(gencme):細胞或生物中,一套完整單倍體遺傳物質(zhì)的總和(包括一種生物所需的全套基因及間隔序列)稱為基因組。基因組的功能是貯存和表達遺傳信息。
SD序列(Shine-Dalgarno sequence,SD sequence) 是mRNA能在細菌核糖體上產(chǎn)生有效結(jié)合和轉(zhuǎn)譯所需要的序列。SD序列與16S rRNA的3’末端堿基(AUUCCUCCAC-UAG-5’)互補,以控制轉(zhuǎn)譯的起始
分子克?。嚎寺。╟lone):是指單細胞純系無性繁殖,現(xiàn)代概念是將實驗得到的人們所需的微量基因結(jié)構(gòu),引入適當?shù)乃拗骷毎腥ィ诤线m的生理環(huán)境中進行無性繁殖,從而利用宿主的生理機制繁衍人們所需要的基因結(jié)構(gòu),并進行表達。由于整個操作在分子水平上進行,所以稱為分子克?。╩olecular cloning)。
動物克隆(Animal cloning)就是不經(jīng)過受精過程而獲得動物新個體的方法.
基因診斷:就是利用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的技術(shù)方法,直接檢測基因結(jié)構(gòu)
(DNA水平)及其表達水平(RNA水平)是否正常,從而對疾病做出診斷的方法。
基因治療就是將有功能的基因轉(zhuǎn)移到病人的細胞中以糾正或置換致病基因的一種治療方法,是指有功能的目的基因?qū)氚屑毎笥械目膳c宿主細胞內(nèi)的基因發(fā)生整合,成為宿主細胞遺傳物質(zhì)的一部分,目的基因的表達產(chǎn)物起到對疾病的治療作用。
轉(zhuǎn)基因動物就是把外源性目的基因?qū)雱游锏氖芫鸦蚱淠遗呒毎?,并在細胞基因組中穩(wěn)定整合,再將合格的重組受精卵或囊胚細胞篩選出來,采用借腹懷孕法寄養(yǎng)在雌性動物(foster mother)的子宮內(nèi),使之發(fā)育成具有表達目的基因的胚胎動物,并能傳給下一代。這樣,生育的動物為轉(zhuǎn)基因動物。
探針:在核酸雜交分析過程中,常將已知順序的核酸片段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生物素進行標
記。這種帶有一定標記的已知順序的核酸片段稱為探針。
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是一類專門切割DNA的酶,它們能特異結(jié)合一段被稱為限制酶識別順序的特殊DNA序列并切割dsDNA。
載體:要把一個有用的基因(目的基因-研究或應用基因)通過基因工程手段送到生物細胞(受體細胞),需要運載工具攜帶外源基因進入受體細胞,這種運載工具就叫做載體(vector)。
限制性片段長度多肽性分析(RFLP):DNA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er-phism,RFLP)基因突變導致的基因堿基組成或(和)順序發(fā)生改變,會在基因結(jié)構(gòu)中產(chǎn)生新的限制性內(nèi)切酶位點或使原有的位點消失. 用限制酶對不同個體基因組進行消化時,其電泳條帶的數(shù)目和大小就會產(chǎn)生改變,根據(jù)這些改變可以判斷出突變是否存在。
簡答題:
1.蛋白質(zhì)的生物合成過程中的成分參與,參與因子,作用?
mRNA是合成蛋白質(zhì)的“藍圖(或模板)” ?????tRNA是原料氨基酸的“搬運工”
rRNA與多種蛋白質(zhì)結(jié)合成核糖體作為合成多肽鏈的裝配機(操作臺)
tRNA
mRNA是合成蛋白質(zhì)的藍圖,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zhì)的工廠,但是,合成蛋白質(zhì)的原料——20種氨基酸與mRNA的堿基之間缺乏特殊的親和力。因此,需要轉(zhuǎn)運RNA把氨基酸搬運到核糖體中的mRNA上
rRNA
核糖體RNA(rRNA)和蛋白質(zhì)共同組成的復合體就是核糖體,核糖體是蛋白質(zhì)合成的場所。
核糖體的大小亞基在行使翻譯功能即肽鏈合成時聚合成整體,為蛋白質(zhì)的合成提供場所。
mRNA
攜帶遺傳信息,在蛋白質(zhì)合成時充當模板的RNA。 ?從脫氧核糖核酸(DNA)轉(zhuǎn)錄合成的帶有遺傳信息的一類單鏈核糖核酸(RNA)。它在核糖體上作為蛋白質(zhì)合成的模板,決定肽鏈的氨基酸排列順序。
核糖體:
容納mRNA,并能沿著mRNA由5’——3’ 移動,由tRNA解讀其密碼;氨基酰位點(A位點),可結(jié)合氨基酰-tRNA(AA-tRNA);肽?;稽c(P位點),可結(jié)合肽?;?tRNA(肽-tRNA);
肽?;D(zhuǎn)移酶中心,是形成肽鍵的位點等。
起始因子(IF):翻譯起始所需要的催化性蛋白質(zhì)。促使核糖體和mRNA正確結(jié)合?
延伸因子(EF):蛋白質(zhì)合成過程,幫助進入的氨基酸殘基與肽鏈之間形成?;闺逆湹靡匝娱L的一類蛋白質(zhì)因子。
釋放因子(RF):識別終止密碼子引起完整的肽鏈和核糖體從mRNA上釋放的蛋白質(zhì)?
翻譯起始時,第一個氨基酸一般是蛋氨酸,其氨基要甲?;枰员Wo。氨基酰tRNA進入A位肽鍵的形成蛋白質(zhì)合成的終止肽鏈的延伸
2.核酸技術(shù)
(1)PCR技術(shù)的基本原理:
PCR技術(shù)在模板DNA、dNTP、Mg2+、合適Buffer等條件下,用耐熱的Taq聚合酶代替DNA聚合酶,用合成的DNA引物代替RNA引物,經(jīng)過DNA變性、引物與模板結(jié)合(復性)和延伸3個步驟的反復循環(huán)(25~30次)過程,使目的DNA呈指數(shù)擴增。
DNA模板的熱變性:將待擴增DNA加熱到94℃左右,使雙鏈DNA解開成為單鏈,并
游離于反應體系中作為模板。
模板與引物的結(jié)合(退火或復性):將體系溫度降至合適溫度(52℃左右),使加
入的引物與模板DNA兩端(3ˊ端)堿基序列互補結(jié)合。
引物延伸:將體系溫度升到72℃左右,Taq聚合酶催化dNTP按堿基互補原則連接在
DNA引物3ˊ端,使鏈延伸,形成兩條與模板互補的新鏈。
參數(shù)
變性溫度與時間:一般選擇: 94℃,30秒
退火溫度與時間:取決于引物長度、濃度和G+C含量,一般選擇為Tm - 5℃
延伸溫度與時間:一般選擇: 70℃ ~75℃
循環(huán)次數(shù):取決于模板濃度, 一般循環(huán):30次
[引物是根據(jù)已知序列的模板DNA待擴增區(qū)兩端而設(shè)計的一對寡核苷酸小片斷,長度一般為15~30個堿基。
RNA作為模板時,需要:RNA cDNA PCR, 稱此為RT-PCR]
(2)Southem印跡雜交法(Southern blot hybridization)
又稱為Southern雜交,即DNA-DNA雜交分析。是研究DNA圖譜的基本技術(shù),主要用于基因組DNA的分析,如在基因組中特異基因的定位及檢測等,亦可用于分析重組質(zhì)粒和噬菌體。在遺傳診斷DNA圖譜分析及PCR產(chǎn)物分析等方面有重要價值。
提取DNA→限制性內(nèi)切酶酶切→瓊脂糖凝膠電泳→DNA用堿變性→變性的DNA轉(zhuǎn)移
到硝酸纖維素膜→加入DNA探針→顯影或顯色檢測雜交信號→證實DNA靶分子是
否含有目的基因片段。
???Northem印跡雜交法(Northern blot hybridization)
又稱為Northern雜交,即RNA-DNA雜交分析。是一種將RNA從瓊脂糖凝膠中轉(zhuǎn)印到硝酸纖維素膜上的方法。主要用于檢測某一組織或細胞中已知的特異mRNA的表達水平以及比較不同組織和細胞的同一基因的表達情況。
(1)檢測mRNA長度分子量大?。ㄒ离娪具w移率估計);
(2)mRNA的含量,即基因表達高低。(密度掃描儀,定量分析)
Northern雜交用于鑒定RNA。其基本原理與Southern雜交相同,只不過變件方法不能采用堿變性法,因為堿導致RNA水解,一般采用聚乙二醛和二甲基亞礬、甲醛、甲基氫氧化汞等變性方法。
[分子印跡技術(shù)-特點
1.預定性,即它可以根據(jù)不同的目的制備不同的MIPs,以滿足各種不同的需要。
2.識別性,即MIPS是按照模板分子定做的,可專一地識別印跡分子。
3.實用性,即它可以與天然的生物分子識別系統(tǒng)如酶與底物、抗原與抗體、受體與激素相比擬,但由于它是由化學合成的方法制備的,因此又有天然分子識別系統(tǒng)所不具備的抗惡劣環(huán)境的能力,從而表現(xiàn)出高度的穩(wěn)定性和長的使用壽命.]
(3)DNA測序(雙脫氧法原理)
原理利用了DNA聚合酶所具有的兩種催化反應特性:第一,DNA聚合酶能以單鏈DNA
為模板,準確合成出DNA的互補鏈;第二,DNA聚合酶能以2′,3′-雙脫氧核苷三磷酸
為底物,使之參入到寡核苷酸鏈的3′-末端,從而終止DNA鏈的延長。[在測序用的緩沖液中含有四種dNTP及聚合酶. 測序時分成四個反應, 每個反應除上述成分外分別加入2,3-雙脫氧的A, C, G, T核苷三磷酸(稱為ddATP, ddCTP, ddGTP, ddTTP), 然后進行聚合反應. 在第一個反應物中, ddATP會隨機地代替dATP參加反應一旦ddATP加入了新合成的DNA鏈, 由于其3位的羥基變成了氫, 所以不能繼續(xù)延伸. 所以第一個反應中所產(chǎn)生的DNA鏈都是到A就終止了; 同理第二個反應產(chǎn)生的都是以C結(jié)尾的; 第三個反應的都以G結(jié)尾, 第四個反應的都以T結(jié)尾, 電泳后就可以讀出序列了]
3.基因表達的特點(時空特異性)
基因表達(gene expression)是指基因的遺傳信息經(jīng)過轉(zhuǎn)錄、轉(zhuǎn)譯等極其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最終產(chǎn)生具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質(zhì)的過程,即DNA→RNA→蛋白質(zhì)。
基因表達是受調(diào)控的
時間特異性
按功能需要,某一特定基因的表達嚴格按特定的時間順序發(fā)生,稱之為基因表達的時間特異性(temporal specificity)。多細胞生物基因表達的時間特異性又稱階段特異性(stage specificity)。
空間特異性
基因表達伴隨時間順序所表現(xiàn)出的這種分布差異,實際上是由細胞在器官的分布決定的,所以空間特異性又稱細胞或組織特異性(cell or tissue specificity)。在個體生長全過程,某種基因產(chǎn)物在個體按不同組織空間順序出現(xiàn),稱之為基因表達的空間特異性(spatial specificity)。
4.分子克?。?/p>
(1)?典型的基因重組(切,接,轉(zhuǎn),增,檢)
應用酶學的方法,在體外將各種來源的遺傳物質(zhì)(同源的或異源的、原核的或真核的、天然的或人工的DNA)與載體DNA接合成一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DNA分子——復制子,繼而通過轉(zhuǎn)化或轉(zhuǎn)染宿主細胞,篩選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轉(zhuǎn)化子細胞,再進行擴增提取獲得大量同一DNA分子,也稱基因克隆或重組DNA ?。
① DNA的體外重組(切、接)② 重組DNA分子的轉(zhuǎn)化和篩選(轉(zhuǎn)、增)③ 轉(zhuǎn)化子的篩選和鑒定(檢)
載體和目的基因的分離;載體和目的基因的切割;載體和目的基因的重組;重組DNA的轉(zhuǎn)化和擴增;重組DNA的篩選和鑒定。
"分"是指分離制備合格的待操作的DNA,包括作為運載體的DNA和欲重組的目的DNA(① 直接分離目的基因;② 通過化學合成法和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擴增法(又稱酶促合成法)獲得基因;③ 通過構(gòu)建cDNA文庫或基因組文庫,從中篩選目的基因);"切"是指用序列特異的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切割載體和目的基因;"接"是指用DNA連接酶將目的DNA同載體DNA連接起來,形成重組的DNA分子;"轉(zhuǎn)"是指通過特殊的方法(原生質(zhì)轉(zhuǎn)化法、化學轉(zhuǎn)化法、電穿孔轉(zhuǎn)化法)將重組的DNA分子送入宿主細胞中,使原來細胞的遺傳基因和遺傳性發(fā)生相應變化的現(xiàn)象,“增”進行復制和擴增;"檢"則是從宿主群體中通過方法(抗生素抗性篩選、β-半乳糖苷酶插入失活型篩選、營養(yǎng)缺陷型篩選、原位雜交法篩選、Southern印跡法篩選、限制性酶切法篩選、蛋白質(zhì)生物學功能法篩選、免疫沉淀法篩選、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篩選)挑選出攜帶有重組DNA分子的個體。
?(2)DNA分子體外連接技術(shù)
?黏性末端DNA片段的連接
DNA連接酶能夠催化外源DNA和載體分子之間發(fā)生連接作用,形成重組的DNA分子。應用
DNA連接酶可在體外將具有黏性末端的DNA限制片段,插入到適當?shù)妮d體分子上,從而可能按照人們的意圖構(gòu)建出新的DNA雜種分子
平頭末端DNA片段的連接
T4DNA連接酶法:可以催化粘端或平端雙鏈DNA或RNA的5’-P末端和3’-OH末端之間以磷酸二酯鍵結(jié)合,該催化反應需ATP作為輔助因子。
同聚物加尾法:應用末端脫氧核苷酸轉(zhuǎn)移酶,能夠?qū)⒑塑账峒拥紻NA分子單鏈延伸末端的3’ -OH基團上,它并不需要模板鏈的存在,它一個一個加上核苷酸,構(gòu)成由核苷酸組成的尾巴。需用5’特異的核酸外切酶處理平末端的DNA分子上產(chǎn)生帶5’ -OH的單鏈延伸。
化學合成的銜接物連接DNA分子:銜接物(1inker),是指用化學方法合成的一段由10-12個核苷酸組成的,具有一個或數(shù)個限制酶識別位點的寡核苷酸片段。
?(3)藍白斑篩選原理
β-半乳糖苷酶插入失活型篩選
載體分子上攜帶某種顯色酶基因,其表達產(chǎn)物能使細胞產(chǎn)生顏色反應,從而易于辨認和篩選,當有外源基因插入該顯色基因后,其顯色反應消失。【藍白篩選原理:某些質(zhì)粒帶有大腸桿菌的半乳糖苷酶基因片段,在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基因區(qū)外又另外引入了一段含多種單一限制酶位點的DNA序列。這些位點上如果沒有克隆外源性DNA片段,在質(zhì)粒被導入lac-的大腸桿菌后,質(zhì)粒攜帶的半乳糖苷酶基因?qū)⒄1磉_,與大腸桿菌的半乳糖苷酶基因互補,產(chǎn)生有活性的半乳糖苷酶,加入人工底物X-gal和誘導劑IPTG后,出現(xiàn)藍色的菌落。如果在多克隆位點上插入外源DNA片段,將使lac Z基因滅活,不能生成半乳糖苷酶,結(jié)果菌落出現(xiàn)白色。由于這種顏色標志,重組克隆和非重組克隆的區(qū)分一目了然?!?/p>
(4)工具酶是什么?常用的工具酶有哪些?
工具酶(tool enzymes) :指能用于DNA和RNA分子的切割、連接、聚合、反轉(zhuǎn)錄等有關(guān)的各種酶系統(tǒng)。
工具酶的種類:
①?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restriction endonadease)【Ⅰ、Ⅲ型它們識別與切割順序不在一個地方,不產(chǎn)生特異性的DNA片段,與基因工程意義不大。Ⅱ型也就是基因工程說到的限制酶核酸內(nèi)切酶,Ⅱ型酶分子量小,僅需Mg2+作為催化反應的輔因子,識別與切割位點相同,產(chǎn)生特異的DNA片段。同裂酶:指來源不同但識別相同靶序列的核酸內(nèi)切酶。同裂酶進行同樣的切割,產(chǎn)生同樣的末端。但有些同裂酶對甲基化位點的敏感性不同。同尾酶:指來源不同、識別靶序列不同但產(chǎn)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的核酸內(nèi)切酶】、② DNA連接酶(DNA ligase)【催化有互補順序的兩個dsDNA分子的粘性末端或平頭末端3′-OH、5′-P連接作用?!?、③逆轉(zhuǎn)錄酶(reverse transcriptase)[逆轉(zhuǎn)錄酶是一種多功能酶,它的酶活性有:逆轉(zhuǎn)錄酶:以mRNA為模板合成cDNA;DNA依賴DNApol:以ssDNA為模板,3-OH DNA片段為引物,合成DNA鏈。RnaseH :外切RNA酶活性,底物是RNA-DNA雜交分子RNA鏈,有兩種:①5′→3′外切RNA,稱5′→3′外切RNA酶;② 3′→5′外切RNA,稱3′→5′外切RNA酶,也稱RnaseH。]、④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① 5 ’ →3 ’聚合活性;② 3 ’ →5 ’外切酶活性;③ 在無dNTP時,可以從任何3 ’ -OH端外切;④ 在只有一種dNTP時,外切至互補核苷暴露時為止;⑤ 在有4種dNTP均存在時,聚合酶活性占主導地位。]、⑤核酸酶(nuclease)[① 降解ssDNA或ssRNA形成5’p末端的單或寡核苷酸,對DNA活性強于>RNA;② 中量S1可從切口或小缺口處降解dsDNA;③ 極大量的S1才能降解dsDNA或DNA-RNA雜交鏈,原因是后者對S1降解有抗性,所以S1又稱單鏈特異的核酸酶。]、⑥末端轉(zhuǎn)移酶[① 催化一個單核酸(dNTP)加到另一個DNA分子的3’-OH末端;② 平端或帶延伸3’-OH末端的dsDNA需要Co2+存在才能作模板,](terminal transferase)、⑦堿性磷酸酶[① 去除DNA、RNA和dNTP的5’磷酸根;② 去除5’p ,防止DNA片段或載體自身環(huán)化。③ 32p標記5’p末端前,先用其去除DNA或RNA上的5’p](BAP或CIP)。
(5)在分子克隆中要作為載體需要哪些條件?
要把一個有用的基因(目的基因-研究或應用基因)通過基因工程手段送到生
物細胞(受體細胞),需要運載工具攜帶外源基因進入受體細胞,這種運載
工具就叫做載體(vector)
載體所具備的特征① 能在宿主細胞中大量復制,得到大量的重組DNA分子;② 載體上的內(nèi)切酶位點對于一種酶來說只能有一個(置換型載體上被置換片段的兩側(cè)各有一個內(nèi)切酶位點);③ 克隆載體要有復制起點,表達載體要有啟動子④ 載體上要有報告基因或選擇標記基因⑤ 在不影響載體復制和表達的DNA序列上有內(nèi)切酶酶切位點⑥ 具有較高的外源DNA裝載能力。
5.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3’5’端的標記,再用DNA聚合酶聚合,末端有何變化?再用DNA連接酶連接,再酶切,是否能形成相同的末端?
Ⅱ型酶識別的特殊DNA序列稱為限制酶的識別位點(或切割位點)。它能識別dsDNA的4~6bp的回文序列并水解該部分的核苷鍵。一般來說是4~6bp,有6個以上的,但沒有4個以下的。識別順序呈二重對稱,即180°旋轉(zhuǎn)對稱。
形成平頭末端(bluntend)PvuⅡⅠ等形成的平頭末端
粘性末端(sticky end):限制酶切割產(chǎn)生2個突出的末端稱之,作用是放在一起自發(fā)形成雙鏈。
6.應用(判斷動物功能,DNA分子體外重組,體外表達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