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官說句實話,為何被嘉靖帝亂棍打死?他戳破了皇帝的夢想
明朝嘉靖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540年,發(fā)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大事!一位三品大員因向皇帝上書直言,惹怒了嘉靖帝朱厚熜。盛怒之下的嘉靖帝,命錦衣衛(wèi)將其逮捕,然后在午門前施以廷杖。結(jié)果,廷杖尚未結(jié)束,這位官員就被亂棍打死!
明朝雖然實行廷杖制度,但在一般情況下,只打那些低級官員,比如御史、給事中這種言官。對于高級官員,往往還是能夠網(wǎng)開一面的,畢竟他們都是各個部門的負責(zé)人,具體工作還得需要他們來做。那么嘉靖帝為何一反常態(tài),將這位三品大員活活打死呢?

這位被打死的官員名叫楊最,是四川射洪人。正德十二年,楊最考中進士,后擔(dān)任工部主事、都水司郎中,曾在淮揚一帶治水,頗有功績。之后,楊最又在地方任職,擔(dān)任過寧波知府、黃州知府、云南按察司副使、貴州按察使,都很有政績。
后來,楊最因功被調(diào)入朝廷,出任太仆寺卿。太仆寺是明朝重要的政府機構(gòu)之一,“掌牧馬之政令”。眾所周知,在古代軍馬是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而太仆寺主要負責(zé)全國軍馬的管理工作。太仆寺的最高長官是太仆寺卿,為從三品官。然而,太仆寺卿將是楊最最后擔(dān)任的官職。

事情是這樣的,嘉靖帝一生崇信道教,對于道教的那些方術(shù),他深信不疑,而且身體力行,甚至妄想著自己能夠成仙得道。于是,嘉靖帝重用道士,搞了許多道教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朝政,“日求長生,郊廟不親,朝講盡廢,君臣不相接”。
雖然不少官員紛紛迎合嘉靖帝,不過明朝還是有正直之臣的,最先站出來的還是言官們。嘉靖九年,兵科給事中高金“力主削邵元節(jié)真人號,并奪其師李得晟恩恤”,嘉靖帝大怒,“立下詔獄拷掠”。嘉靖十七年,禮科給事中顧存仁上書,得罪了嘉靖帝,被廷杖六十,貶到保安州。后來,戶科給事中王納言也因上書獲罪,先遭廷杖,后被貶謫。

后來,有個叫段朝用的方士,他煉制了百余件金器,通過武定侯郭勛,送給了嘉靖帝,還說用這些器物“以盛飲食物,供齋醮,即神仙可致也”。嘉靖帝趕緊召見了段朝用,談得非常投機。于是段朝用建議,“帝深居無與外人接,則黃金可成,不死藥可得”。
嘉靖帝做夢都想成仙,于是他下了一道詔書,讓皇太子監(jiān)國,自己先“隱居”兩年,“朕少假一二年,親政如初”。此時皇太子年僅五歲,怎么能擔(dān)起監(jiān)國重任呢?因此,嘉靖帝的詔書,引起了滿朝文武的驚愕。不過因有前車之鑒,“舉朝愕不敢言”,就在這個時候,楊最站了出來!

楊最的奏折里全是實話,“陛下春秋方壯,乃圣諭及此,不過得一方士,欲服食求神仙耳。神仙乃山棲澡練者所為,豈有高居黃屋紫闥,兗衣玉食,而能白日翀舉者?臣雖至愚,不敢奉詔?!币馑际钦f,陛下想“隱居”一二年,不過是為了成仙,不過人家神仙都是隱居名山大川,修煉而成,哪有住在皇宮大內(nèi),每日錦衣玉食,白日飛升的?
楊最的潛臺詞是,“陛下您是不會成仙的”。嘉靖帝看完奏折后龍顏震怒,立即命令錦衣衛(wèi)將楊最逮捕下獄,接著在午門前施以廷杖,最后將楊最活活打死,“下詔獄,重杖之,杖未畢而死”。不過,嘉靖帝還是放棄了這個荒唐的想法,第二年段朝用也被處死。直到嘉靖帝死后,他的兒子隆慶皇帝才為楊最平反昭雪,“贈最右副都御史,謚忠節(jié)”。
參考資料:1.《明史》;2.《明穆宗實錄》;3.《明史紀(jì)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