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藻游記-悠哉過離陽,徐鳳年回望舊時春秋

文接 ?太平城外交心,小年求一個江湖廟堂兩相宜
?
離開太平城的徐鳳年帶著小地瓜悠哉悠哉地向著武帝城趕去。
或許天下所有的父親都喜歡和子女吹噓自己年輕時的風(fēng)光往事,徐驍如此,徐鳳年也是如此。
“小地瓜啊,我去那座太平城的次數(shù)不多,不過次次都能留下一段江湖佳話,不過最難忘的還是祥符二年秋天那次?!毙禅P年娓娓開口。
吃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杏仁豆腐的徐念涼心情大好,沒有打斷同樣開心的徐鳳年。
至于童貫,自是恨不得徐鳳年把自己經(jīng)歷翻來覆去說上個好幾遍。
祥符二年,在那個蟬聲凋零的深秋,在北涼王徐鳳年入城后。
一座太安城內(nèi)。
徐偃兵,于新郎,齊仙俠,賈家嘉。
曹長卿,陳芝豹,吳見,柴青山,洛陽,徐嬰,鄧太阿,軒轅青鋒。
皆至。
天下四大宗師中的三人,離陽三位陸地神仙,新武帝徐鳳年,大官子曹長卿,桃花劍神鄧太阿。
齊聚京城,三足鼎立。
皆是一人戰(zhàn)兩人!
在解決了趙勾頭目后,軒轅青鋒拔地而起,紫虹長掠而走。
在幾乎所有人都在望向靜止少年或是軒轅青鋒逝去身影之際,一位兩鬢霜雪的中年儒士跨過門檻,緩緩走下臺階。
??? 陽光下,青衫儒士沒有轉(zhuǎn)身面朝年輕藩王。
??? 徐鳳年面帶笑意,雙手下垂,輕輕抖了抖袖子。
??? 街道盡頭,一位貌不驚人的中年劍客率先映入眼簾,緊接著是第二位,第三位,每一人無論容貌還是氣態(tài),如出一轍!
??? 但是每人持劍式,則略有不同。
??? 為首劍士,是那位桃花劍神成名的“倒持太阿”。
??? 他,或者說他們,不斷踏足這條通往下馬嵬驛館的青石板路。
??? 同一人,不同劍。
??? 與此同時,青衫儒士雙指捻住一枚棋子,輕輕松開,任由那枚棋子緩緩墜向地面。
??? 棋子下墜半尺有余,他開始背朝那群劍士,大踏步走向徐鳳年。
??? 已經(jīng)露面的街上數(shù)十提劍人,在那枚棋子下墜后,所有手中劍,無論是何種提持姿勢,劍尖不動,但劍身都無一例外開始向下彎曲。
??? 然而異象不僅于此。
??? 身穿蟒袍的年輕藩王站在原地巋然不動。
??? 但是他左右兩旁,同時出現(xiàn)了一位身形飄渺的羊皮裘老人,雙手負后抬頭望天,對天下事渾不在意的神態(tài)。
一名背負劍匣的矮小老人,咧嘴笑著,缺門牙。
一個魁梧赤足的白發(fā)麻衣老人,雙臂環(huán)胸,氣勢如虹。
??? 一位身穿武當?shù)琅鄣母叽罄先?,緩緩抬手,作出一指斷江式?/span>
??? 有個黑衣和尚,板著臉摸著自己的腦袋。
??? 有個身穿大紅蟒袍的宦官,雙手十指交錯在腹部。
(粗體摘自《雪中悍刀行》——噤若寒蟬(六))
身著黑金蟒袍的徐鳳年沒有動用身旁林立的春秋意氣,而是腳尖輕點,迎著那位西楚最得意而去。
一青虹,一黑虹在這青石板路上悍然相撞。
黑袍藩王一手仙人撫大頂居高而下砸向青衫儒士,曹官子右手做捻子狀將“棋子”輕輕下在徐鳳年掌心。
說是掌心與棋子,其實兩人只是罡氣相撞。
立于街道盡頭的“多位”中年劍士,則皆是手腕微抖,抖落那枚落在地面卻壓在劍身上的棋子,而后提劍輕劃,一劍斬雙雄。
青衫儒士左手大袖一揮,就有黑白二氣交錯成棋盤狀攔住這道隨手而就卻恢宏不輸吳見那簾劍氣長幕的磅礴劍氣。隨后右手又是推出,藩王抽身而退,后翻鶻落。
棄子壓劍神,落子退藩王。
徐鳳年落地后不做休息,沒再度糾纏曹長卿,而是以柳蒿師進城之法,以宋念卿踉蹌一劍,以吳見的人至劍至,問劍桃花劍神。
????? 多位鄧太阿皆將手中劍平舉一刺,劍氣出袖,如青龍出水。
當世用劍能排進前五的兩位劍道宗師,于馬嵬坡驛站前,以劍問劍。
兩相碰撞,磅礴劍氣潑墨而散。
有武林中人觀戰(zhàn)的酒樓還好,自會有人出手化解。但那些無人照應(yīng)或是觀戰(zhàn)高手不夠分量的酒樓可就遭了殃,不僅大門被劍氣攪了個稀爛,連帶著樓中桌椅也被劍氣打碎。
等到劍氣散去,只見桃花劍神將手中長劍橫亙在胸擋住新武帝一拳,徐鳳年左手則以胡笳十八拍去。多位桃花劍神中走出一位,提劍抵住這一拍。而后又是走出一位,劍斬藩王。
僅以一人之壓制二人的曹官子自是不甘寂寞:“鄧太阿,哪有 “以多欺少”的道理?”大袖撫過身前用以抵擋劍氣的棋盤,棋子激射而出將眾位桃花劍神一一打散,只余抵住徐鳳年一拳的真身。而原本被握在眾多鄧太阿手中的長劍并未就此墜地而是就那么懸浮空中,桃花劍神——御劍之術(shù)已是入神。
鄧太阿曲劍輕彈,借勢退入御劍造就的劍林之中,連手中長劍也棄之不用,令其游人入劍林。
雙手空空的桃花劍神開口問道:“曹長卿,都說自李淳罡后就屬你一人獨占天象八斗風(fēng)流,今日讓我看看你是否敗了天象風(fēng)流的名聲?”
隨后曲指輕彈,劍林如同入海激流,涌向大官子曹長卿。如同陸地龍吸水將其團團圍住,翻飛的長劍之間偶爾漏出的縫隙,能窺見位于風(fēng)暴中心的大官子大袖翻飛。
曾有評價,白衣僧人李當心獨領(lǐng)金剛境,青衣曹官子一攬八斗天象氣魄,而指玄則當屬桃花劍神鄧太阿為尊。
見到劍神身邊已無劍,徐鳳年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漁翁得利的好機會,欺身而上左手一拳直指鄧太阿面門。
桃花劍神并指如劍,劍氣滿溢,點向這一拳,拳罡劍氣相互絞殺。
一拳未建功的徐鳳年并無驚訝,劍道造詣不低的他自然不會認為一名沒有劍的劍士就好對付了。
徐鳳年化拳為掌,按住鄧太阿雙指,借力騰空后左腿千斤墜一腳踏下。
隨后又是腰身一擰,右腿劈向閃過下踏的劍神。鄧太阿以左臂硬抗這一腿,同時右手指劍刺向藩王膝蓋。徐鳳年著地左腿發(fā)力,騰空而起又是一腳,這一腳踏在鄧太阿右臂,猛然發(fā)力踏得劍神在青石板上滑出去好幾丈。
落地的徐鳳年得理不饒人,復(fù)而前沖。
鄧太阿也不再留手,從那團龍吸水中招來一柄長劍入手,劍氣如花間蝶翻飛而去。
迎面而來的凌冽劍氣都給徐鳳年給一拳拳砸碎,新武帝就這么迎著鄧太阿手中長劍而去。拳劍終相交傳出的卻是金鐵之聲。
拳、肘、膝、腳徐鳳年以最簡單的武學(xué)壓迫得桃花劍神只能不停的揮劍抵擋,遠遠看去新武帝就像是個市井無賴不斷敲打著那片由桃花劍神揮劍構(gòu)成的劍氣屏障。
運轉(zhuǎn)如意的龍吸水突然出現(xiàn)了一絲凝滯,接著就是那襲青衣破陣而出,出陣的大官子并沒有去找將他困住的元兇的麻煩,反倒是一掌揮向了“肆意妄為”的新武帝。
徐鳳年回首擋住這突如其來一掌,正面的鄧太阿也趁著徐鳳年分神于曹長卿之際,轉(zhuǎn)守為攻。徐鳳年就這么落入兩人夾擊的境地。
在兩旁客?;ㄖ亟鹳I座位的妙齡女子都為這位藩王感到揪心,不乏有大膽者不顧禮儀出聲斥責(zé)曹長卿與鄧太阿的以多欺少。這就又引得更鐘情于青衣曹官子或是仰慕桃花劍神之人出聲反駁,戰(zhàn)況竟是不弱于三位陸地神仙一戰(zhàn)。
青石路上,青衣曹官子大袖翻飛,桃花劍神劍氣凜冽,黑袍武帝拳罡厚重。
一次傾力碰撞后,三人皆是向后退去,各據(jù)一方,三足鼎立。
還是徐鳳年先開口:“二位,若是嫌這地方太小施展不開身手,不如我們出城一戰(zhàn)?”
二位大宗師也不去互通眼神只是異口同聲的說道:“好?!?/span>
徐鳳年也不去計較兩位自恃長輩的回答,何況二人本就是他的長輩,一位是自己沾親帶故的舅舅,一位又是看著小泥人長大的棋待詔叔叔。自己拳腳功夫上占了便宜,還不準二位前輩口頭占些便宜嗎?
之前一番三人亂戰(zhàn)看上去是勢均力敵,實則是徐鳳年占了些小便宜??恐詣僖换I的體魄,徐鳳年在兩位身上多多少少留了些沾灰腳印。
????? 徐鳳年拔地而起化作一道黑虹出城而去,鄧太阿則喚回那些被曹長卿破去的那些長劍,御劍升空,而最后動身的曹長卿則是背負雙手,縮地成寸般緩步踏空離開。
????? 他們?nèi)说绞莵砣プ匀?,這可苦了那些看客。那些聞風(fēng)而動花了大價錢購買觀戰(zhàn)位置的豪門子弟可算虧大了。
先是急匆匆的奔趕至馬嵬坡驛站,然后又下血本買了個觀戰(zhàn)的好位置,剛想坐下來喝杯茶,蹭一蹭這場對決的熱鬧,也好回去和中意的女子吹噓一番。
可這人才剛坐下茶還沒上,人就都飛了,這找誰說理去?總不能拉著那三位宗師讓他們就在這打個痛快吧。
白白花了大把銀子的豪門子弟做不到,可總有些人有能力繼續(xù)觀仰這場前無古人,也很有可能后無來者的三大宗師亂戰(zhàn)。
先動身依然是軒轅青鋒,一襲紫衣緩緩飄落在城墻上。
本來還有駐城士兵壯著膽子要來盤問這位從天而降的仙子,但突然又發(fā)覺天色好像暗了幾分,抬頭一看,又是幾道黑影落于城墻上。
城內(nèi)
徐偃兵,賈家嘉,陳芝豹,吳見,柴青山,洛陽,徐嬰,軒轅青鋒。
城外
新武帝徐鳳年,大官子曹長卿,桃花劍神鄧太阿。
????? 徐鳳年先至城外,還未回頭便感知到有一股劍氣襲來,猛然踏地前沖,空中回身只看到劍如雨下。一邊出拳不斷將長劍砸飛一邊還不忘出聲調(diào)侃:“鄧叔叔,趁人不備可會墜了你桃花劍神的名頭啊?!?/span>
鄧太阿反倒佯怒:“你個臭小子,先將偷偷依在我劍上的氣息抹掉再談這些!”
被識破小伎倆的徐鳳年也散去了趁著交手偷偷附上的氣息。
正“攀心交談”的叔侄二人突然各自出拳出劍分別打散一黑一白兩枚棋子。
徐鳳年看著憑空而立的曹官子說道:“怎么你們這些高手都不講點風(fēng)范的?”
曹長卿倒也不惱,笑著拍掉衣衫上的些許腳印,略帶揶揄的望著鄧太阿:“都?”
三位宗師皆是會心一笑。
又默契的同時開口:春秋,落子,太阿。
桃花劍神所御長劍錚錚清清鳴,長劍之間首尾相銜,當空如龍臥盤旋,桃花劍神立于龍首,并指如劍,劍斷長生。
大官子不斷凌空落子,棋子似天雷不斷砸入這方天地,棋子間交錯如狼牙,捻子而立,靜待收官。
新武帝左右人影不斷:
一位一劍了卻身前事的羊皮裘老頭。
一位腳踩草鞋,咧嘴傻笑的缺門牙老人。
一位青衫儒士,拱手而立,請老祖宗赴死。
一位耕田老者,揮手亂動春秋棋盤。
一位清秀道人,立誓為天下再修正道三百年。
這一日,太安城外,有劍氣沖霄,有收官無敵,有春秋風(fēng)流。
祥符二年,江湖盛傳,新武帝徐鳳年,太安城外已一己之力對敵兩位宗師,勝之。
故事講完了,武帝城也到了,徐鳳年看著這座曾經(jīng)最是虎踞龍盤的雄城,又想到那個住在內(nèi)城無敵于世一甲子的老匹夫。
突然覺得以后若是金剛指玄都能無敵于世,那樣的江湖會不會太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