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不是方便面,市場前景或沒那么好
隨著預制菜概念的火爆,近兩年不少企業(yè)競相入局,發(fā)力預制菜產(chǎn)業(yè)賽道。如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就在珠海參加一次座談會時表示,格力組建了一家預制食品設備生產(chǎn)公司。艾媒咨詢公司則預測,到2026年,預拌食品的市場規(guī)模有望達到10720億元,成為一個萬億元級產(chǎn)業(yè)。
看到機構的預測,真的讓人有一種恐怖的感覺。如果僅僅用“萬億級”等概念來籠統(tǒng)表達,或許還能接受。預測結果竟然能夠精確到10720億元這樣,這些機構真的很“神”。如此一來,不知會有多少企業(yè)和投資者會上當受騙,盲目跨入到預制菜領域。

有人說,外賣剛剛出來時,也沒有那么火爆。但是,很快地,“懶人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點外賣的人越來越多,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市場。同樣的,還有方便面市場,也從一個小眾市場變成一片藍海,為什么預制菜不能成為一個萬億級市場呢?
現(xiàn)在就下結論說預制菜市場不能成為一個萬億級市場,肯定是不恰當?shù)?,也是不科學的。但是,預制菜市場能否像外賣和方便面一樣,成為一個能夠爆發(fā)式增長的市場,還是值得認真關注與觀察的。按照“懶人現(xiàn)象”的日益濃烈,“懶人經(jīng)濟”的規(guī)模確實會越來越大,而預制菜則是專為“懶人”定制的一種市場模式、經(jīng)營方式,應當有市場。

按照中國烹飪協(xié)會今年6月份發(fā)布的《預制菜》團體標準,將預制菜分成即食/即熱預制菜、即烹預制菜和預制凈菜三大類。其中的即食、即熱預制菜,具有一定的方便面的功能。那么,這是否能夠激活消費者的需求呢?想必很多人都品嘗過火車上的盒飯,與即做即烹的食品相比,味道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嘴越來越挑剔的“懶人”們,能夠滿足這樣的食品感受嗎?日常生活中,畢竟不像坐火車,沒有辦法點外賣。為什么要吃與火車上一樣的食品呢,為什么不能直接點外賣或泡一碗方便面呢。如果說方便面是“垃圾食品”,難道預制菜就不是“垃圾食品”了嗎?生產(chǎn)、加工、儲存等的方式,不是與方便面如出一轍嗎?
至于另外兩種方式,也就是即烹預制菜和預制凈菜,就更是比即食、即熱預制菜要多不少程序了。這兩類預制菜并不能像外賣、方便面那樣能夠十分簡單地就成為可食用的物品,而只是比常規(guī)的菜肴少了購買、洗滌、刀切等環(huán)節(jié)。不錯,購買、洗滌、刀切確實是“懶人”們很不愿意干的事。但是,烹飪和收拾、碗筷等的洗滌整理,難道就是“懶人”們愿意干的事嗎?哪像外賣和方便面,吃完后嘴一抹、包裝盒一扔,吃飯的“任務”就完成了,該工作的工作,該玩的玩,一點也不耽誤。預制菜的“方便”,顯然沒有達到外賣和方便面的“高效率”。

更重要的是,預制菜的食材選擇和配備、洗滌清潔安全、口味復原、新鮮度保持、衛(wèi)生水平、添加劑、運輸管理、品質檢驗、倉儲物流、冷藏保鮮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并不是只要投資,就能把預制菜做成,就能滿足消費者需要。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存在問題,都有可能給預制菜市場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恰恰是,這些又是食品安全方面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也是最難監(jiān)管、最難控制、最難保證的方面。
也正是基于預制菜在生產(chǎn)、加工、銷售、運輸、安全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消費者對預制菜的接受也存在新鮮感保持的問題,現(xiàn)在就說預制菜市場將是一個萬億級大市場,還為時尚早。至少,方向還不十分明確。外賣也好,方便面也罷,它確實給“懶人”們創(chuàng)造了更“懶”的條件。而預制菜并不能給“懶人”們足夠“懶”的理由,尤其在消費者越來越講究食品安全、擔心各種添加劑等安全因素的情況下,預制菜確實面臨很大考驗。想一想海天醬油的添加劑處境,預制菜能否不受消費者質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而且,大量企業(yè)加入到預制菜領域,必然會出現(xiàn)魚目混珠、魚龍混雜現(xiàn)象,如何分別、如何防止,也是一個問題。預制菜會形成一個不錯的市場,但有沒有萬億級,需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