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識之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版
高考常識之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版
“北京時間2023年6月28日,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正式發(fā)布!中國有108所學校進入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分別是:
中國排名第1位:北京大學(世界排名第17位)
中國排名第2位:清華大學(世界排名:25位)
中國排名第3位:香港大學(世界排名:26位)
中國排名第4位:浙江大學(世界排名:44位)
中國排名第5位:西北大學(世界排名:47位)
中國排名第6位:香港中文大學(世界排名:47位)
中國排名第7位:復旦大學(世界排名:50位)
中國排名第8位:上海交通大學(世界排名:51位)
中國排名第9位:香港科技大學(世界排名:60位)
中國排名第10位:香港理工大學(世界排名:65位)
中國排名第11位:臺灣大學(世界排名:69位)
中國排名第12位:香港城市大學(世界排名:70位)
中國排名第13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世界排名:137位)
中國排名第14位:南京大學(世界排名:141位)
中國排名第15位:武漢大學(世界排名:194位)
中國排名第16位:同濟大學(世界排名:216位)
中國排名第17位:臺灣陽明交通大學(世界排名:217位)
中國排名第18位:臺灣成功大學(世界排名:228位)
中國排名第19位:國立清華大學(世界排名:233位)
中國排名第20位:澳門大學(世界排名:254位)
中國排名第21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世界排名:256位)
中國排名第22位:北京師范大學(世界排名:272位)
中國排名第23位:華中科技大學(世界排名:275位)
中國排名第24位:天津大學(世界排名:285位)
中國排名第25位:西安交通大學(世界排名:291位)
中國排名第26位:香港浸會大學(世界排名:295位)
中國排名第27位:南方科技大學(世界排名:301位)
中國排名第28位:中山大學(世界排名:323位)
中國排名第29位:北京理工大學(世界排名:340位)
中國排名第30位:四川大學(世界排名:355位)
中國排名第31位:山東大學(世界排名:360位)
中國排名第32位:東北大學(世界排名:375位)
中國排名第33位:南開大學(世界排名:384位)
中國排名第34位:臺灣科技大學(世界排名:387位)
中國排名第35位:華南理工大學(世界排名:392位)
中國排名第36位:廈門大學(世界排名:392位)
中國排名第37位:臺北科技大學(世界排名:431位)
中國排名第38位:臺灣師范大學(世界排名:431位)
中國排名第39位:北京科技大學(世界排名:436位)
中國排名第40位:中南大學(世界排名:452位)
中國排名第41位:東南大學(世界排名:454位)
中國排名第42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世界排名:473位)
中國排名第43位:電子科技大學(世界排名:486位)
中國排名第44位:大連理工大學(世界排名:491位)
中國排名第45位:湖南大學(世界排名:494位)
中國排名第46位:吉林大學(世界排名:502位)
中國排名第47位:澳門科技大學(世界排名:505位)
中國排名第48位:國立中山大學(世界排名:505位)
中國排名第49位:華東師范大學(世界排名:511位)
中國排名第50位:上海大學(世界排名:514位)
中國排名第51位:中國農業(yè)大學(世界排名:534位)
中國排名第52位:中國人民大學(世界排名:556位)
中國排名第53位:重慶大學(世界排名:561位)
中國排名第54位:臺灣政治大學(世界排名:567位)
中國排名第55位:臺北醫(yī)學大學(世界排名:577位)
中國排名第56位:深圳大學(世界排名:595位)
中國排名第57位:南京理工大學(世界排名:600位)
中國排名第58位:國立中央大學(世界排名:611-620位)
中國排名第59位:長庚大學(世界排名:621-630位)
中國排名第60位:西北工業(yè)大學(世界排名:621-630位)
中國排名第61位:鄭州大學(世界排名:621-630位)
中國排名第62位:暨南大學(世界排名:631-640位)
中國排名第63位:香港嶺南大學(世界排名:641-650位)
中國排名第64位:國立中興大學(世界排名:661-670位)
中國排名第65位:華東理工大學(世界排名:681-690位)
中國排名第66位:蘇州大學(世界排名:681-690位)
中國排名第67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世界排名:711-720位)
中國排名第68位:北京化工大學(世界排名:721-730位)
中國排名第69位:中國礦業(yè)大學(世界排名:781-790位)
中國排名第70位:南京農業(yè)大學(世界排名:781-790位)
中國排名第71位:蘭州大學(世界排名:791-800位)
中國排名第72位:北京工業(yè)大學(世界排名:801-850位)
中國排名第73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世界排名:801-850位)
中國排名第74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世界排名:801-850位)
中國排名第75位:北京郵電大學(世界排名:851-900位)
中國排名第76位:華中農業(yè)大學(世界排名:851-900位)
中國排名第77位:武漢理工大學(世界排名:851-900位)
中國排名第78位:臺灣亞洲大學(世界排名:901-950位)
中國排名第79位:北京交通大學(世界排名:901-950位)
中國排名第80位:東華大學(世界排名:901-950位)
中國排名第81位:國立中正大學(世界排名:901-950位)
中國排名第82位:中國海洋大學(世界排名:901-950位)
中國排名第83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世界排名:951-1000位)
中國排名第84位:北京外國語大學(世界排名:1001-1200位)
中國排名第85位: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世界排名:1001-1200位)
中國排名第86位:長榮大學(世界排名:1001-1200位)
中國排名第87位:臺灣中原大學(世界排名:1001-1200位)
中國排名第88位:哈爾濱工程大學(世界排名:1001-1200位)
中國排名第89位:江南大學(世界排名:1001-1200位)
中國排名第90位:南京師范大學(世界排名:1001-1200位)
中國排名第91位:上海外國語大學(世界排名:1001-1200位)
中國排名第92位:西南大學(世界排名:1001-1200位)
中國排名第93位:西交利物浦大學(世界排名:1001-1200位)
中國排名第94位:朝陽科技大學(世界排名:1201-1400位)
中國排名第95位:中國政法大學(世界排名:1201-1400位)
中國排名第96位:逢甲大學(世界排名:1201-1400位)
中國排名第97位:中國臺灣輔仁大學(世界排名:1201-1400位)
中國排名第98位:河海大學(世界排名:1201-1400位)
中國排名第99位:國立東華大學(世界排名:1201-1400位)
中國排名第100位:國立臺北大學(世界排名:1201-1400位)
中國排名第101位:臺灣海洋大學(世界排名:1201-1400位)
中國排名第102位:上海師范大學(世界排名:1201-1400位)
中國排名第103位:上海財經(jīng)大學(世界排名:1201-1400位)
中國排名第104位:淡江大學(世界排名:1201-1400位)
中國排名第105位:東海大學(世界排名:1201-1400位)
中國排名第106位: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世界排名:1201-1400位)
中國排名第107位:元智大學(世界排名:1201-1400位)
中國排名第108位:臺灣東吳大學(世界排名:1401+位)
以上就是“高考常識之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版”的全部內容。
考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分數(shù)和自己中意的學校和專業(yè)進行志愿填報,也可以考慮計劃外的招生。這些項目是不占用計劃內的志愿填報名額的,如部分學校的4+0項目、2+2項目、1+3項目、3+1項目、3+2本碩連讀項目、2+2+1本碩連讀項目等。
如果英語比較好的話,可以考慮4+0項目,不用出國,就可以拿到國外的國際本科,且可以留服認證。


如果想要本科碩士一起讀的話,可以選擇3+2或者3+1+1或者1+3+1等形式。

如果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又想讀國際本科的可以選擇2+2或者是1+3以及國外留學,當然也可以選擇邊工作邊讀書的非全日制的學歷提升其他方式,如自學考試、成人高考、國家開放大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