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紅樓夢:林如海的托孤之謎
飽讀詩書林如海,有時探花出身。書中明確交待林如海祖上也是襲過列侯,到了林如海這樣一代,已經(jīng)是第五代,而且因襲一般是三代,而皇帝格外加恩,林如海的父親又襲了一代,林如海是從科第出身。林家也是鐘鼎之家,又是書香之族。
然而命運不濟,他被皇帝又欽點出為巡鹽御史,到任才一個月。卻命中子嗣不旺,唯一的兒子卻在三歲時夭折,雖然有幾房姬妾,可惜無出。已經(jīng)年過不惑之年的林如海,只好將唯一的小女兒黛玉當兒子養(yǎng),聊解膝下荒涼之悲。人生無常,時刻有變數(shù),嫡妻賈敏又不辛染疾仙逝,中年無子,又喪妻,人生悲涼、無可奈何他都占全了。這位出生鐘鼎之家的貴胄,其家族卻要在他這里凋零。

可能林如海和賈敏情深意切,所以在賈敏仙逝不久,那一年的冬天,林如海給在榮國府的黛玉寄來書信,不是報喜,卻是身染重疾。賈母讓賈璉陪同黛玉回揚州城。也許是林如海覺得賈敏太孤單了,他也不想獨自一人茍活于世,棄女不顧,要實現(xiàn):“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后,歸于其室?!?/p>
黛玉和父親有了短暫地相聚了一下,林如海便撒手人寰,黛玉徹底地變成了孤兒,很遺憾,林如海的幾房姬妾為什么不能共同撫養(yǎng)黛玉呢。作者不寫,我也不好臆測??傊?,黛玉在賈璉的幫助下,送父親的靈柩到蘇州老家,入祖墳。也是一種落葉歸根了。賈家歷經(jīng)五世,四世列侯,一世是巡鹽御史,林家只是人口凋零,家業(yè)沒有衰敗,而且林如海平日教導黛玉惜福養(yǎng)生,林家沒有出現(xiàn)敗家子的人物。林家這支庶不盛,子孫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甚親支嫡派的。沒有嫡派兄弟,所以林如海最后應該托孤于賈府。
只是作者不刻意寫而已,只是略略幾筆寫了黛玉又帶來很多書籍來,忙著打掃臥室,安插器具,又將些紙筆等物分送寶釵、迎春、寶玉等人。對于林家的財物只字不提,不過書中有寫到,甄家抄家時,甄家有送幾箱子東西來賈府,史家也有。唯獨不提林家最后的財物,而且只是寫賈母房中放著很多大柜子。儒家就有托孤之說,林如海托孤至親的賈家,也是吻合儒家的托孤。就如曾子所說的:“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當然作者是為了寶黛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感情,這樣的感情更加的牢固。

現(xiàn)代的一對經(jīng)典的愛情,就是林徽因和梁思成,他們相識10年,同時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求學,林徽因作為助教選修了建筑系。梁思成學建筑系,還是因林徽因做的選擇。這樣的感情早已融入他們彼此的血緣中。相互早已成為靈魂知己。志同道合,有著共同的志業(yè)。
所以為了寶黛相處一室,日久生情,這種感情不是一見鐘情,也不是媒妁之言的相互不曾見面的相見如賓的感情無法比及。
所以林黛玉吃人參燕窩也是情理之中,不是有什么例外,林家的所有的財產(chǎn)都是她的嫁妝,她未出閣時,她的日常用度也可以從她的財產(chǎn)中支取。因此王熙鳳才會說一個娶一個嫁不用準備嫁妝和彩禮。寶黛嫁娶的所有費用,都可以省儉,黛玉的嫁妝早已帶入賈家了,而賈家準備彩禮誰來收呢。林家除了黛玉一個孤女,已無他人了。
林如海應該是將林黛玉的未來都安排好,才會安詳?shù)亻]眼,去和賈敏團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