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悟道《韓非子-解老》第三十五章 有福

紅林悟道《韓非子-解老》第三十五章?有福
紅林悟道《韓非子-解老》上一章韓非子為我們解答了何為福?就人類本身而言,最世俗的最奢望的需求能得到滿足就是福,這是一個全面而無止境的需求,其實就是欲望,何為欲望,就是遠超出其自身能力的需求。但在韓非子看來,這些“欲望”都是美好事物的圓滿結局,只要能按事理(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為,欲望都能實現(xiàn)。但,現(xiàn)實是我們很多情況下都沒有按事理辦事,所以本該先天本有的福卻變了害人的欲望。
韓非子的福就是“全壽富貴”,這是一個不管從空間時間,還是從物質(zhì)精神來看,都是圓滿的標準。全,身體健全,空間無缺;壽,盡享天年,時間無漏;富,財貨全有,傳世后輩;貴,名望雙收,澤被后世。這四樣東西本身就是人們畢生追求的,“全與壽”是上天賜予人類先天本有的東西,需要我們珍惜愛護,不應自身的無知讓身體殘缺生命停止?!案慌c貴”是后天悟道努力的結果,需要我們探索與遵循,不應自身的自以為是讓富貴流失。“全壽富貴”獲得的唯一途徑就是懂事理,如果凡事都按事理而為,“全壽富貴”自然會有。福自天來,就看你能拿到多少。
禍福相對,此消彼長,事理為向,能動為力。對于世人而言,主觀能動性好理解,但理清事理卻很難,人類發(fā)展五千年也才積累了這么一些規(guī)律,何況是全知全懂。所以老子用“禍兮福之所倚”來告訴世人在禍中找到原因,擺正行進的方向。
禍福是矛盾對立體,統(tǒng)一于人。韓非子說完“禍”,自然還要說“?!薄H擞械?,實則為福,同樣,人有福,實則為禍。在韓非子看來福招禍就四步,第一步“人有福,則富貴至?!币馑际侨擞懈#毁F就來到。人有福,這是天注定的,因為事理與規(guī)律是先天存在的,自然福也就是先天存在的,如果人獲知了先天存在的事理規(guī)律,那么凡事就能成功,凡事成功富貴自然就到了。
第二步“富貴至,則衣食美?!币馑际歉毁F來到,衣食就美好。這是自然而然的事,人性分水嶺就在這里產(chǎn)生了,福與禍的界線就在這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只因為憂患可以激發(fā)人類的智慧與生存的本能,而安樂只會讓人失去本我而變得自以為是,麻痹神經(jīng)弱化心志。所以第三步“衣食美,則驕心生。”意思是衣食美好,驕心就產(chǎn)生。這是人類最為難以理解的轉(zhuǎn)變,天下萬物都會向著圓滿前進,唯獨人類在接近圓滿時開始走回頭路,這是上天的安排還是人性的必然。佛教的解釋是人“住相”所致,人心停留于安樂所以不能向前,不向前但時間不會停留,所以從時間軸上看人是走了回頭路。當安樂占據(jù)身心后,人們開始忘“本”,不再按事理從事,自以為是的驕心產(chǎn)生,開始藐視讓自己得福的事理與規(guī)律。
第四步“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币馑际球溞漠a(chǎn)生,就會行為邪僻而舉動悖理,拋棄事理,開啟自以為是的自我時代。安樂的生活為什么會讓人生驕心棄事理?從這一點看,人類的文明是何其的低端,星辰大海的偉大夢想抵不過“衣食美”的誘惑。也許人類的生存軌跡就是福為峰禍為谷的波形,這也是光的傳播形式。光消失的那一刻也就是人類消亡的時刻。而宗教的價值就是讓人類抵御誘惑與欲望。
【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衣食美;衣食美,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p>
失敗以成功為起點,成功以失敗為開始,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圣賢的思想為世人走出禍福波形困局指明了方向。偉人也為我們找到了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法寶: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上В靼椎娜瞬欢?,實踐的人更少。在公司管理中,危機隨時存在,只有永遠向前才能生存。技術、生產(chǎn)、銷售都要不斷創(chuàng)新,讓創(chuàng)新抵御安樂的誘惑,才能更好地生存與發(fā)展。真正的企業(yè)家要有這樣的“福禍”思想。